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0 (1700-1725).djvu/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滑壽曰:「有聲無物為嘔,有聲有物為吐。脾受病故腹脹泄注,食即嘔吐而上逆也。」

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

滑壽曰:食方已,即窘迫欲利也。白者金之色 。謝氏曰:「此腸寒之證也。」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

滑壽曰:溲,小利也。便指大便而言。溲而便膿血,謂小便不悶,大便不裏急後重也。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 泄之要法也。

滑壽曰:瘕,結也,謂因有凝結而成者。裏急,謂腹內急迫。後重,謂肛門下墜。惟其裏急後重,故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者,小便亦不利也 。謝氏曰:「小腸大瘕二泄,今所謂痢疾也。《內經》云:『腸澼故下痢赤白者,灸小腸俞是也』。」 穴在第十六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累驗 。四明陳氏曰:「胃泄即飧泄也。脾泄即濡泄也。大腸泄」 即洞泄也。小腸泄,謂凡泄則小便先下而便血。即血泄也。大瘕泄,即腸癖也。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否?」然:傷寒有五,有 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滑壽曰:「變」 當作「辨」 ,謂分別其脈也 。紀氏曰:「汗出惡風者,謂之傷風;無汗惡寒者,謂之傷寒。一身盡疼,不可轉側者,謂之濕溫。冬傷於寒,至夏而發者,謂之熱病;非其時而有其氣,一歲之中,病多相似者,謂之溫病。」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浮而弱, 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濇;熱病之脈,陰 陽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濇;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 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滑壽曰:上文言傷寒之目,此言其脈之辨也。陰「陽」 字皆指尺寸而言 。楊氏曰:溫病乃是疫癘之氣,非冬感於寒,至春變為溫病者,散行諸經,故不可預知,臨病人而診之,知在何經之動,乃隨而治之。謝氏曰:仲景《傷寒例》云,冬時嚴寒,萬類收藏,君子周密,則不傷於寒,觸冒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而重於溫也。」 又曰:「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為風溫。」 今按:仲景例,風溫與《難經》中風脈同,而無濕溫之說。又曰:「《難經》言溫病,即仲景傷寒例中所言溫瘧、風溫」 、溫毒、溫疫四溫病也。越人言其概而未詳,仲景則發其祕而條其脈,可謂詳矣。龐安常《傷寒總論》云:「《難經》載五種傷寒,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據《難經》溫病又是四種傷寒,感異氣而變成者也。所以王叔和云:「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成風溫。陽脈洪數,陰」 脈實大,更遇濕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濕氣,變為濕溫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斯乃同病異名,同脈異經者也。所謂隨其經所在而取之者此也。龐氏此說,雖不與《難經》同,然亦自一義例。但傷寒例言溫疫而無濕溫,叔和言濕溫而無溫疫,此亦異耳。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 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 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滑壽曰:受病為虛,不受病者為盛。唯其虛也,是以邪湊之;唯其盛也,是以邪不入。即《外臺》所謂表病裏和,裏病表和之謂,指傷寒傳變者而言之也。表病裏和,汗之可也,而反下之,表邪不除,裏氣復奪矣;裏病表和,下之可也,而反汗之,裏邪不退,表氣復奪矣,故云死。所以然者,汗能亡陽,下能損陰也。此陰陽字,指表裏言之。《經》曰:「誅伐無過。命曰大惑。」 此之謂歟。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 髮焦,鼻藁不得汗;肌寒熱者,皮膚痛,脣舌藁無汗;骨 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藁痛。

滑壽曰:「《靈樞》二十一篇云: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藁腊。不得汗,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脣藁腊。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補足太陰以出其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謂一身百脈。無有是處也。汗注不休,齒未藁,取其少陰股之絡。齒已藁,死不治。愚按:此蓋內傷之病,因以類附之。東垣《內外傷辨》,其兆於此乎?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然:狂疾之始發,少 臥而不饑,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倨貴也,妄笑好歌 樂,妄行不休是也。癲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其脈 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滑壽曰:「狂發於陽,故其狀皆自有餘而主動;癲發於陰,故其狀皆自不足而主靜,其脈三部陰陽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