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0 (1700-1725).djvu/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傳其所勝也;腑病易治者,以傳其所生也。雖然,此特各舉其一偏而言耳。若臟病傳其所生,亦易治;腑病傳其所勝,亦難治也。故龐安常云:「世之醫書,惟扁鵲之言為深,所謂《難經》者也。越人寓術於其書,而言之有不詳者,使後人自求之歟。」 今以此篇詳之,龐氏可謂得越人之心者矣。

《五十五難》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 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 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 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 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 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 知積聚也。

滑壽曰:「積者,五臟所生,五臟屬陰,陰主靜,故其病沉伏而不離其處。聚者,六腑所成,六腑屬陽,陽主動,故其病浮動而無所留止 。」 楊氏曰:「積,蓄也,言血脈不行,蓄積而成病也 。」 周仲立曰:「陰沉而伏,初亦未覺,漸以滋長,日積月累者也。聚者,病之所在,與血氣偶然邂逅,故無常處。」 與《五十二難》意同。

《五十六難》曰:五臟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日何月得之? 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 愈,令人發咳逆。請幫助識別此字。瘧連歲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何以言之?「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 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 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滑壽曰:「肥之言盛也,有頭足者,有大小本末也。欬逆者,足厥陰之別,貫膈,上注肺肝,病故胸中欬而逆也,二日一發為」請幫助識別此字。瘧《內經》「五臟皆有瘧。」此在肝為風瘧也。抑以瘧為寒熱病。多屬少陽。肝與之為表裏。故云左脅肝之部也。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 令人病煩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 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欲復還腎,腎 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滑壽曰:《伏梁》,伏而不動,如梁木然。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 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 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 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痞氣以 冬壬癸日得之。

滑壽曰:「痞,氣痞塞而不通也。疸,發黃也。濕熱為疸。」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 灑淅寒熱,喘欬,發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 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 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 日得之。

滑壽曰:「息賁,或息或賁也,右脅肺部。肺主皮毛,故灑淅寒熱,或謂臟病止而不移,今肺積或息或賁何也?然或息或賁,非居處無常,如腑病,特以肺主氣,故其病有時而動息爾。腎亦主氣,故賁豚亦然。」

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 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 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 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 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五積之要法也。

滑壽曰:「賁豚,若豚之賁突,不常定也。豚性躁,故名之。令人喘逆者,足少陰之支,從肺出絡心,注胸中也 。此難但言臟病,而不言腑病者,《紀氏》謂以其發無常處也。楊氏謂六腑亦相傳行,如五臟之傳也 。」 或問「天下之物理,有感有傳。感者情也,傳者氣也,有情斯有感,有氣斯有傳。今夫五臟之積,特以氣之所勝傳所不勝云爾。至於王者不受邪,是固然也。若不勝者,反欲還所勝,所勝不納,而留結為積,則是有情而為感矣。且五臟在人身中,各為一物,猶耳司聽,目司視,各有所職而不能思,非若人之感物,則心為之主,而乘氣機者也。然則五臟果各能有情而感乎?」 曰:越人之意,蓋以五行之道,推其理勢之所有者,演而成文耳,初不必論其情感,亦不必論其還不還,與其必然否也。讀者但以所勝傳不勝,及王者不受邪,遂留結為積觀之,則不以辭害志而思過半矣 。或又問:「『『子言情感氣傳』,先儒之言則曰『形交氣感』,是又氣能感矣』。於吾子之言何如?」 曰:「先儒之說,雖曰氣感,由形交也。形指人身而言,所以感之」 主也。

《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 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 名曰後重。」

滑壽曰:「此五泄之目,下文詳之。」

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滑壽曰:「胃受病,故食不化,胃屬土,故色黃。」

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