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之象也。皆堅勁之極,而無柔和之氣,乍數乍疏,欲灌不能,脾氣欲絕之象也。如羽毛中人膚,肺氣虛散之象也。蓋堅勁虛散,皆不得胃氣之中和,人無胃氣則死矣。色青白不澤,赤黑不澤,皆兼尅賊所勝之色。色生於血脈,氣將絕,故不澤也。夫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而後行氣於臟腑。是臟腑之氣欲絕。而毛必折焦也。《靈樞經》曰:「血獨盛。則淡滲皮膚生毫毛。」又曰。經脈空虛。血氣枯弱。腸胃《辟》「皮膚薄著,毛腠夭焦,予之死期。」是皮毛夭折者,血氣先絕也。
黃帝曰:「見真臟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 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 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 而至於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 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 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帝曰:「善。」
〈註〉五臟之氣,皆胃腑水穀之所資生,故胃為五臟之本。手太陰者,兩脈口也;臟氣者,五臟之精氣也。五臟之氣,必因於胃,乃至於手太陰,又非惟微和之為胃氣也,即五臟之弦、鉤、毛、石,各以其時自為其象,而至於手太陰者,皆胃氣之所資生,故邪氣勝者,五臟之精氣已衰,而不能為弦、鉤、毛石之象矣。如令人有大病而病甚者,胃氣絕而真臟見,真臟見者,病氣勝而臟氣絕也。
《黃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 乃治之,無後其時。」
〈註〉帝以伯所言之五臟乘傳,有淺有深,而胃氣不資,有虛有絕,故當察其形氣色脈,治病者宜急治之,無後其時,而致於死不治也。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 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
〈註〉形氣相得,病之新也;「色澤以浮」,乘逆淺也。「脈從四時」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脈弱以滑」者,胃氣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也。察此四易,當急治之,而無後其時。取之以時者,春刺散俞,夏刺絡俞,秋刺皮膚,冬刺俞竅也。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 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註〉形氣相失,病之久也。色夭不澤,乘傳深也。脈實以堅,無胃氣也;脈逆四時,尅賊勝也。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 脾脈。其至皆懸絕沈濇者,命曰「逆四時。」
〈註〉春得肺脈,夏得腎脈者,臟精衰而不勝乘之也。其至皆懸絕沈濇者,無胃氣之資生也。
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沈濇,秋冬而脈浮大,名曰「逆 四時」也。
〈註〉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者,臟真之神氣也。如無弦鉤毛石之象,而升降浮沈之氣不可逆,蓋氣順則脈順,氣逆則脈逆,脈隨氣行也。
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 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
〈註〉「脈病不相應者,病勝臟也,故皆為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