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5 (1700-1725).djvu/1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河間之言,信不誣矣。至於東垣、丹溪治目昏,用參、芪 補血氣,亦能明者,又必有說通之。蓋目主氣血,氣血 盛則元府得利,出入升降而明。虛則元府無以出入。 升降而昏。此則必用參芪四物等劑。助氣血運行而 明也。

楞緊瞳散

陽主散,陽虛則眼楞緊急而為倒睫拳毛;陰主斂,陰 虛不斂,則瞳子散大而為目昏眼花。故東垣治眼楞 緊急,用參、芪補氣為君,佐以辛味疏散之品,而忌芍 藥、五味子酸收之類是也。治瞳子散大,用地黃補血 為君,佐以酸味收斂之品,而忌茺蔚子、青葙子之類 是也。

「腎主骨之精,為瞳子散大」者,因腎水虛骨枯,而心包 絡之火得以乘之也。

熟地黃丸治血弱氣虛,不能養心,致火旺於陰分,瞳 子散大。少陰為火君主,無為不行其令,相火代之,與 心包絡之脈出心系,分為三道,少陽相火之體無形, 其用在其中矣。火盛則能令母實,乙木肝旺是也。其 心之脈挾目系,肝之脈連目系,況手足少陽之脈,同 出耳中,至耳上角斜起,終於目外小眥,風熱之盛,亦 從此道來,上攻頭目,致偏頭腫悶,瞳子散大,視物昏 花,血虛陰弱故也。法當養血涼血,益血收火,散火而 除風熱則愈矣。

內障

《內障》在睛裏昏暗,與不患之眼相似,唯瞳人裏隱隱 青白者無,隱隱青白者亦有之。

內障,先患一目,次第相引,兩目俱損者,皆有瞖在黑 睛,內遮瞳子而然。今詳通黑睛之脈者,目系也。目系 屬足厥陰、足太陽、手少陰三經。蓋此三經臟腑中虛, 則邪乘虛入經中鬱結,從目系入黑睛內為瞖。《龍木 論》所謂腦脂流下作瞖者,即足太陽之邪也;所謂肝 氣衝上成瞖者,即足厥陰之邪也。故治法以針言之, 則當取《三經》之腧穴,如天柱、風府、太衝、通里等穴是 也。其有手巧心審諦者,能用針於黑眼裏撥其瞖,為 效尤捷也。以藥言之,則當補中疏通此三經之鬱結, 使邪不入目系而愈。

飲食不節,勞傷形體,脾胃不足,內障眼病。宜人參補 胃湯、益氣聰明湯、圓明內障升麻湯、復明散右四方 治目不明,皆氣虛而未脫,故可與參、《芪》中微加連、蘗。 苦氣既脫,則黃蘗等涼劑不可施。《經》云:「陽氣者,煩勞 則張,精絕,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之類,是其 證也。

外障在睛外遮暗

《經》云:「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 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按此論表裏之瞖明矣。用以 治證,如鼓應桴也。

凡赤脈瞖,初從上而下者屬太陽,以太陽主表,其病 必連眉稜骨,或腦項痛,或半邊頭腫痛是也。治法宜 溫之散之,溫則臘茶、鹽、川附等分,煎服立愈。古人嘗 以此證用川附一錢,作一服隨愈。然則《簡要》夏枯散、 東垣選奇湯之類是也。

赤脈瞖初從下而上者,或從內眥出外者,皆屬陽明。 以陽明主裏,其證多熱,或便實是也。治法宜下之。寒 之下則《局方》流氣飲、溫白丸加黃蘗、黃連、錢氏瀉青 丸之類,累用累驗。寒則一味黃連羊肝丸之類也。

目赤

運氣目赤有三:一曰風助火鬱於上。《經》云:「少陰司天 之政,二之氣,陽氣布,風乃行,寒氣時至,民病目瞑目 赤,氣鬱於上而熱。」又云:「少陽司天之政,初之氣,風勝 乃淫,候乃大溫,民病氣怫於上,目赤」是也。

二曰火盛。《經》曰:「火太過曰赫曦。赫曦之紀,民病目赤。」 又云:「火鬱之發,民病目赤心熱。」又曰:「少陽司天之政, 三之氣,炎暑至目赤。」又云:「少陽之勝,目赤」是也。 三曰燥邪傷肝。《經》云:「歲金太過,燥氣流行,民病目赤。」 又曰:「陽明司天,燥氣下臨,肝氣上從,脇痛目赤」是也。

目昏

運氣目昏有四:一曰風熱。《經》云:「少陰司天之政,風熱 參布,雲物沸騰,太陰橫流,寒時至,往復之作,民病聾 瞑。」此風熱參布目昏也。

二曰熱。《經》云:「少陰在泉,熱淫所勝,病目瞑,治以鹹寒」, 此熱勝目昏也。

三曰風。又云:「歲水不及,濕乃大行,復則大風暴發,目 視䀮䀮。」此風勝目昏也。 四曰燥。《經》云:陽明司天,燥淫所勝,目眛眥瘍,治以苦 熱是也。

瞖膜

瞖膜者,風熱重則有之,或斑痘後亦生瞖,此肝氣盛 而發在表也,宜發散而去之。若反疏利,則邪氣內蓄, 為瞖益深。邪氣未定,謂之「熱瞖」而浮;邪氣已定,謂之 「冰瞖」而沉;邪氣牢而深者,謂之「陷瞖。」當用焮發之物, 使其邪氣再動,瞖膜乃浮,佐之以退瞖之藥而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