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5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六元正紀大論》

金鬱之發,民病欬逆,心脅滿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 側,嗌乾面塵色惡。

此受司天在泉之勝制,鬱極乃發,以報復其歲氣。如庚子、庚午歲,太商金運而上臨少陰,庚寅、庚申歲,太商金運而相火司天;乙巳、乙亥歲,少商金運而相火在泉;乙卯、乙酉歲,少商金運而君火在泉,則金氣皆鬱矣。欬逆嗌乾,肺病也。《靈樞經》曰:「足少陽是動,病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有微塵,體無膏澤。」又曰:「肝是」動。則病腰痛嗌乾。面塵脫色。蓋金氣復而肝木病也。

《至真要大論》

帝曰:「天氣之變何如?」岐伯曰:「陽明司天,燥淫所勝,筋 骨內變,民病左胠脅痛,寒清於中,感而瘧,大涼革候, 欬腹中鳴,注泄鶩溏,心脅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塵, 腰痛,丈夫㿗疝,婦人少腹痛,目昧眥,瘍瘡痤癰,病本 於肝,太衝絕,死不治。」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燥淫所 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帝曰:「邪氣反勝,治 之奈何?」岐伯曰:「燥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辛寒,佐以 苦甘。」

「陽明司天,卯酉之歲也。」燥金淫勝於上,則肝血傷而面塵。蓋金淫於上,故病本於肝。太衝,肝經之俞穴脈也,肝氣已絕,故死不治。苦溫能勝清金,辛能潤燥,燥必內結,故以酸苦泄之。

歲陽明在泉,燥淫所勝,甚則嗌乾面塵,身無膏澤,足 外反熱。

陽明在泉,子午歲也。面有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乃足少陽病;嗌乾面塵,乃足厥陰病,蓋金勝而肝膽病也。

岐伯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民病厥心痛,嘔血血泄, 鼽衄善悲,時眩仆,胸腹滿,手熱肘攣掖腫,心澹澹大 動,胸脅胃脘不安,面赤目黃,善噫嗌乾,甚則色炲,渴 而欲飲,病本於心,神門絕,死不治,所謂動氣,知其臟 也。」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司天之氣,風淫所勝,平 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帝曰:「邪氣反 勝,治之奈何?」岐伯曰:「寒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鹹冷, 佐以苦辛」,

太陽司天,辰戌歲也。太陽為諸陽之首,即君火之陽。然本於在下之寒水,今寒凌心火,逼其火熱上炎,故面赤也。

太陰司天,客勝則首面胕腫。

此濕淫於上也。

《靈樞經》

《本輸篇》

手太陽當曲頰。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

《邪氣臟腑病形篇》

岐伯曰:「諸陽之會,皆在於面,邪中於面,則下陽明;邪 中於頰,則下少陽。」

「諸陽之會,皆在於面」者,精陽之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也。

黃帝問於岐伯曰:「首面與身形也,屬骨連筋,同血合 於氣耳。天寒則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 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 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氣之津液,皆上熏於 面,而皮又厚,其肉堅,故天熱甚寒不能勝之也。」

氣血皆上於面。天熱甚。寒不能勝之。謂陰陽寒暑之氣。皆從下而上也。

面熱者,足陽明病。

衛氣之悍熱太過,而上行於面也。

《終始篇》

少陰終者,面黑;太陰終者,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 逆則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

面黑者,氣色外脫也。

《經脈篇》

足少陰之脈動,則病饑不欲食,面如漆柴。

手厥陰之脈動,則病心中熱,面赤目黃。

足少陽之脈動,則病口苦,甚則面微有塵。

足厥陰之脈動,甚則面塵脫色。

手少陰氣絕。其面黑如漆。柴。

手陽明之脈,其支者上頸貫頰。

足陽明之脈,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 手太陽之脈,其支者,循頸上頰;又支者,別頰上䪼,病 則頰腫。

手少陽之脈。其支者。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 又支者。過客主人前交頰。是病則頰腫。

足少陽之脈,其支者,加頰車,下頸。

足厥陰之脈,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

《經別篇》

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 間,循胸裏,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 散於面,繫目系,合少陽於目外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