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5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痛在皮肉,邪氣盛則必侵於內。急須內托以救其裏也。

黃芪 芍藥 黃芩 白朮土炒 茯苓 人參 甘草 柳桂 地骨皮 防己 當歸各一兩 防風二兩

右㕮咀,先煎蒼朮一斤,用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朮滓,入前藥十二味,再煎至三四盞,絞取清汁,作三四服,終日服之。又煎蒼朮滓為湯,去滓,再依前煎服十二味滓。「此除濕散鬱熱,使胃氣和平。如或未已,再作半料服之。若大便祕及煩熱,少服黃連湯。如微利及煩熱已過,卻服復煎散半料,如此使營衛俱行,邪氣不」 能內侵也。

當歸黃芪湯

治「頭項瘡瘍,臟腑已行。而痛不可忍者。」

當歸 黃芪 地黃 地骨皮 川芎 芍藥等分。

右㕮咀,每服一兩,水一椀,煎至五分,去滓溫服。如發熱者,加黃芩。

煩熱不能臥者。加梔子。

如嘔是濕氣侵胃也

升麻牛蒡子散

治時毒頭面腫,及項胸膈有瘡,脈浮洪表候者。

升麻 牛蒡子 桔梗 生甘草 葛根 元參 麻黃 連𧄍各一錢。

右咀,薑三片,水二盞,煎八分,取微汗。

二神丸

治腦疽,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大便溏泄。必服之。

破故紙四兩,微炒黃色, 肉果肥大者,二兩,生用。

用大棗四十九枚,老生薑四兩切片,水浸棗、薑,煎至水乾為度,取棗肉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清米湯空心送下。

隔蒜灸法

治一切瘡毒,大痛或不痛,或痲木,如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其毒隨火而散,以暢達拔引鬱毒,此從治之法也,有回生之功。

大蒜去皮,切,三文錢厚。

右安瘡頭上,用艾壯於蒜上,灸之三壯,換蒜復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殺其大勢,不能為害。如瘡大,用蒜搗爛攤患處,將艾鋪上燒之,蒜敗再換。如不痛,或不作膿,及不起發,或陰瘡,尤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膿,不起發者,不治,此氣血虛極也。

十宣散

治「頭瘡脈緩濇,身倦怠,惡寒,或脈弦,或緊細者,皆宜用之。散風寒,助陽氣也。」

人參 當歸酒拌 黃芪鹽水炒,各一錢 白芷 川芎 甘草灸 桔梗各一錢 厚朴薑製,五分 防風 肉桂各三分

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服。

槐花酒

治發背腦疽及一切瘡毒,不問已成未成,但焮痛者並治之用槐花四五兩微炒黃,乘熱入酒二鍾,煎十餘沸,去查熱服。未成者二三服,已成者一、二服。

清涼飲

治「積熱腦瘡,煩躁飲冷,焮痛脈實,大便閉結,小便赤澀。」

大黃炒 赤芍藥、 當歸、 甘草各二錢。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仙方活命飲

治「腦疽,未作膿者內消,已成膿者即潰」 ,此排膿止痛、消毒之聖藥也。

穿山甲蛤粉炒黃色 甘草節 防風 赤芍藥 沒藥 白芷 當歸尾 乳香 皂刺炒,各一錢 天花粉 貝母各八分 金銀花 陳皮各三錢

作一劑。用酒一椀,同入瓶內,紙糊瓶口,弗令泄氣,慢火煎數沸,去查,分病在上下,食前後服之。能飲酒者,再飲二三杯尤好。

人參敗毒散

治「腦疽焮痛。發寒熱。或拘急頭痛。脈數有力。」

人參 羌活 獨活 前胡 柴胡 白茯苓 桔梗 枳殼 川芎 甘草各一錢。

作一劑。用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五香連𧄍湯

治腦疽。初覺一二日便厥逆。咽喉閉塞。寒熱。

沉香 木香 麝香另研 連𧄍 射干 升麻 丁香 獨活 桑寄生 甘草炙,各一錢 大黃 木通 乳香各一錢五分

每服五錢。水一鍾,煎八分,溫服取利。

托裏散

治腦疽。飲食少思。或不腐。不收斂。

人參 黃芪鹽水,拌炒 川芎 白朮炒 茯苓 當歸《酒拌》 芍藥各一錢 厚朴薑製 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