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 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 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 之。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弦緊,此寒也。宜溫藥下之,宜大 黃附子湯。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肝中風者,頭目瞤,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聲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臟病也, 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 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氣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欬嗽則輒已。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

《華佗中藏經》

痛滿

肝脈實而微,則為不足,病在內,不及則令人胸脅脹 滿。大凡肝實引兩脅下痛,喜怒;虛則如人將捕之。其 氣逆,則頭痛,耳聾頰赤,其脈沉而急,浮而急亦然。主 脅支滿,小便難,頭痛眼眩;其脈微急,氣在脅下。肝虛 冷則脅下堅痛,目盲臂痛,發寒如瘧狀,不欲食; 脾正熱則面黃目赤,脅痛滿。

胃寒則腹中痛,痛甚則腹脅脹滿,吐嘔不入食,當心 上下不通,惡聞食臭,嫌人語,振寒喜伸欠。

肺有積則脅痛,虛則力乏喘促,右脅脹,語言氣短。 上焦實熱,則腹脹,脅肋痛。

死候

面色黑。脅滿者。不能反側者死。

《唐孫思邈千金方》

痛屬肝實熱

左手關上脈陰實者,足厥陰經也。病苦心下堅滿,常 兩脅痛,息忿忿如怒狀,名曰肝實熱也。

滿屬肝虛寒

左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厥陰經也。病苦脅下堅,寒熱 腹滿,不欲飲食,腹脹悒悒不樂,婦人月經不利,腰腹 痛,名曰肝虛寒也。

《宋朱肱活人書》

痛滿

傷寒三四日,胸脅痛而耳聾,或口苦舌乾,或往來寒 熱而嘔,其尺寸脈俱弦,此足少陽膽經受病也。太陽 病不解,轉入少陽,脅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 尚未可吐下,其脈弦緊者,小柴胡湯主之。

病身涼汗出,兩脅疼痛,或乾嘔,此十棗湯證也。 大抵脅下痛者,此為有飲,須分表裡。乾嘔微利,發熱 而欬,為表有水,小青龍湯加芫花主之。身體涼,表證 罷,乾嘔而脅下痛,為裡有水,十棗湯主之。十棗湯非 小青龍湯之比,須量人虛實,不可妄投。

《竇漢卿瘡瘍全書》

內丹

內丹者,從脅下至腰下,腫發赤色,名曰「內丹。」如早覺 可治,至腰便不可治。其病多大小便不通,似有不過 三日而飛遍身青黑色而死。用「救急丹」酢磨敷內丹 處,更服「連𧄍敗毒散。」

上下肋癰

此證乃肝經寒熱不調,風濕伏於腸胃,結成癰毒,發 出皮膚,為惡證。用敗毒流氣散,後服「內托流氣飲。」

《金成無己明理論》

脹滿

傷寒胸脅滿,何以明之?胸脅滿者,謂胸膈氣塞滿悶 也,非心下滿者也;脅滿者,謂脅肋下氣脹䐜滿也,非 腹滿者也。邪氣自表傳裡,必先自胸膈,以次經心脅 而入胃,邪氣入胃,為入腑也。是以胸滿多帶表證。脅 滿者,當半表半裡證也。經曰:「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 去芍藥湯主之。」又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 不可下,宜麻黃湯。是胸滿屬表,而須發汗者也。蓋胸 中至表猶近也,及脅者,則更不言發汗,但和解而已。 《經》曰: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又曰:胸脅滿不去 者,小柴胡湯主之。本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者,脅下 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脈沉緊者,小柴胡湯主 之。是知脅滿屬半表半裡明矣。大抵胸脅滿,以邪氣 初入裡,未停留為實氣,鬱積而不行,致生滿也,和解 斯可矣。若邪氣留於胸中,聚而為實者,非涌吐則不 可已。故華佗曰:「四日在胸,吐之則愈。」是邪氣已收斂 而不散漫者,則可吐之。《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病 在胸膈之上為高,越之為吐也。經曰:病在胸中,當吐 之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則以梔子豉湯吐 之。若胸中痞鞭,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中有 寒也,則以瓜蔕散吐之。二者均是吐劑。梔子豉湯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