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內固清心散

治發背熱甚臖痛,煩躁飲冷,有此證者,可預防毒氣內攻,當服此藥,庶不變證。

「茯苓、 辰砂、 人參、 元明粉、 白豆蔻、 甘草、 乳香、 明雄黃」各二錢, 冰片一錢, 菉豆粉少許。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蜜湯調下,不拘時候。

琥珀蠟礬丸

治發背已成未膿之際,恐毒氣不能外出,必致內攻,預服此丸,護膜護心,亦且散血解毒。

白礬一兩二錢, 硃砂、 雄黃各一錢二分, 琥珀 一錢,另研極細, 黃蠟一兩, 蜂蜜二錢,臨服加

右上四味,先碾研極細,另將蜜蠟銅杓內鎔化,離火片時,候蠟四邊稍凝時,方入上藥攪勻,共成一塊,以一人將藥火上微烘,眾手急丸,「小寒豆大」 ,用硃砂為衣,磁罐收貯。每服二三十丸,白湯食後送下。病甚者,早晚日進二次,其功最效。

回陽三建湯

治「陰疽發背,初起不疼不腫,不熱不紅,硬若牛皮,堅如頑石,十日外脈細身涼,肢體倦怠,形如𪔀甲,色似土硃,粟頂多生,孔孔流血,根陷平散,軟陷無膿。又皮不作腐,手熱足涼者,俱急服之。」

附子 人參 黃芪 當歸 白茯苓 枸杞子 川芎 陳皮 山萸肉各一錢 木香 生甘草 紫草 厚朴 紅花、 獨活各五分

「煨薑三片,皂角樹根上白皮二錢,水二椀,煎八分,入酒一杯,隨病上下,食前後服之。用綿帛盇煖瘡上,不得大開瘡孔,走泄元氣為要。」 愚按:凡背疽屬陰者,皆由臟腑先壞,而內毒不得發越於外也。舊有用雞冠剪血滴於疽上者;有酢煮雄艾敷圍者;豬腦熱藥敷圍者;神燈火氣灼照者。此數法皆陰疽之用,予雖嘗「用,未見其實。但陰疽不起者,如樹木之根壞,強力培植枝葉,而終無發生之理。予嘗據理用藥,固有得其生者,十中三、四。譬之稼穡,先疏其土,通其地脈,助其根本,回其陽氣。此四者,缺一不可用。蒼朮、厚朴、茯苓、陳皮疏其土,川芎、當歸、紫草、紅花通其脈,人參、黃芪、枸杞、山萸助其本,附子、木香、甘草、獨」 活,回其陽。如此用之,但根本內有一脈未絕之氣,服之俱可得生。又驗其手足溫暖,瘡便發熱,漸作臖腫,復生疼痛,色暗得活,堅硬得腐,胃氣得回,此是藥之效驗,必在三服中應之為吉。外兼照法接助回陽,此通治陰疽之大法也。

神燈照法

治發背初起,七日前後,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潰,不起發者即發,不腐潰者即腐,誠為良法也。

雄黃、 硃砂、 血竭、 沒藥各二錢, 麝香四分。

右五味,研為細末,每用三分,綿紙裹藥為撚,長約尺許,以真麻油潤透,燃如燈火,離瘡半寸許,自外而內,周圍徐徐照之,火頭向上,藥氣入內,瘡毒隨火解散,自不內侵臟腑。「初用三條,漸加至四五條,候瘡勢漸消漸減,熏後隨用敷藥。如已潰大膿發洩時,不必用此照敷,只宜用膏藥盇貼。」

敷藥

凡發背,用神燈照後,即用此藥敷之。

車前草、《連根 稀》薟草、 《五龍草》、 金銀花,各等分。

右四味,鮮草藥一處搗爛,加三年陳小粉,初起仍加飛鹽末二三分,共打為稠糊,遍敷瘡上,中留一頂,以膏盇貼避風,自然拔出膿毒。若冬月草無鮮者,預採蓄下,陰乾為末,用陳米酢調敷,亦如前法,並效。今恐前敷藥內用五龍草,隨地或有缺少,不便合用。予嘗用神燈照後頂,以膏盇周圍腫上,以如意金黃散代敷亦效。

如意金黃散

治發背。神燈照後。用此代前敷藥。

《天花粉》:上白十斤, 黃蘗 大黃 薑黃各五斤, 香白芷三斤, 紫厚朴 陳皮 生甘草 蒼朮 天南星各二斤。

以上共為咀片,曬極乾燥,為極細末,磁罎收貯,勿令洩氣備用。

黍米寸金丹

二名返魂丹,三名再生丸,四名追命丹,五名延壽丹,六名「來甦圓」 ,七名知命丸,八名「得道丸。」 此方異人所傳,治癰疽發背初起,憎寒壯熱,四肢倦怠沉重者,不分表裡,老幼輕重,並宜服之。

麝香五分 乳香 沒藥 雄黃 狗寶 輕粉、 烏金石各一錢 蟾酥 硇砂各二錢 黃蠟 粉霜各三錢 鯉魚膽陰乾,三箇 狗膽一箇 白丁香四十九箇 金頭蜈蚣全者,酥炙黃,七條 頭胎,男乳一合

右為細末,除黃蠟乳汁二味,熬成膏子,後入二味和丸「菉豆大,大人三丸,小兒用一丸,病重者五丸,冷病用葱湯,熱病用新汲水送下。衣被密盇,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