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透風。汗出為度。諸病如失。後食白粥調理。

沖和膏

治癰疽發背,陰陽不和,冷熱不明者,宜用之。

紫荊皮炒,五兩 獨活炒,三兩 赤芍炒,二兩 石菖蒲一兩半 白芷一兩

右為細末,葱湯熱酒俱可調敷。

煮拔筒

治「發背已成將潰時,膿毒不得外發,必致內攻,乃生煩躁,重如負石,非此法拔提,毒氣難出也。」

羌活、 獨活、 紫蘇、 蘄艾、 鮮菖蒲、 甘草、 白芷各五錢, 連鬚葱三兩。

預用新鮮嫩竹一段,徑口一寸二三分,長七寸,一頭留節用刀。去外青,留內白一半,約厚一分許。靠節鑽一小孔,以柳木條塞緊,將前藥放入筒內,筒口用葱塞之。將筒橫放鍋內,以物壓之,勿使浮起。用清水十大椀,渰筒煮數滾,約內藥濃熟為度,取出候用。再用鈹針於瘡頂上一寸內,「品」字放開三孔,深入淺寸,約筒圈內,將藥筒連湯用大磁鉢盛貯。患者榻前將藥筒倒出,急「用筒口乘熱對瘡合上,以手捺緊,其筒自然吸住,約待片時,藥筒已溫,拔去塞孔木條,其箇自脫。將器倒出筒中物色,看其何樣,如有膿血相粘,鮮明紅黃之色,約有一二杯許,其病乃是活瘡,治必終愈。」如拔出物色,純是敗血氣穢,紫黑稀水,而無膿意相粘者,其病氣血內敗,肌肉不活,必是死瘡,強治亦無功矣。此法家傳屢經有驗。如陽瘡易潰易膿之證。不必用此以傷氣血。只可用之於陰瘡。要在十五日前後。堅硬不潰不膿者。行之最當。此法的有回天之效。醫家不可缺也。

當歸酒

治發背陰疽

辢桂五錢, 當歸四錢。 木香、 白芷各二錢。

右剉,分二貼,每貼酒煎,去滓,入乳香末半錢調服。

清心飲

治瘡瘍腫痛。發熱飲冷。脈沉實。睡語不寧。

防風, 川芎, 薄荷葉, 當歸, 芍藥, 大黃, 麻黃, 連𧄍, 芒硝各半兩, 石膏末 黃芩 桔梗各一兩 滑石三兩 甘草二兩, 荊芥, 白朮、 梔子各一分 黃連五錢

每劑一兩,水二鍾,煎至八分服。

破棺丹

治瘡瘍熱極,汗多大渴,便祕,譫語,或發狂,結陽之證。

大黃二兩五錢,半生半熟 芒硝 甘草各二兩

右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童便酒化下,白湯化服亦可。

十宣散

治瘡瘍脈緩濇,身倦怠,惡寒,或脈弦或緊細者,皆宜用之。散風寒,助陽氣也。

人參 當歸酒拌 黃芪鹽水拌炒 甘草炙 白芷 川芎 桔梗炒,各一錢 厚朴薑製,五分 防風 肉桂各三分

右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服。

箍藥

治發背毒甚,散走不住,此藥圍之即解。

芙蓉葉 白芷 大黃 山慈姑 寒水石煅 白芨 蒼耳草 黃蘗炒,各等分

右各另為末,用水調搽四圍中,如乾,以水潤之。

烏金膏

解一切瘡毒,及腐化瘀肉,最能推陳致新。

巴豆一味,去殼炒焦,研如膏。

右點腫處則解毒,塗瘀肉上則自化,加乳香少許亦可。如絍瘡內能搜膿化毒,加香油少許,調稀可用。若餘毒深伏,不能收斂者,宜此絍之,不致成漏。

援生膏

治一切惡瘡。初起點破。雖未全消。亦得以殺其毒。

「雄黃五錢, 輕粉、 蟾酥各三錢, 乳香、 沒藥、 血竭」各一錢, 麝香五分。

右用蕎麥稭灰或真炭灰一斗二升,淋灰湯八九椀,將栗柴或桑柴文武火煎作三椀,以備日久藥乾添用。取二椀,盛於磁器內,將前藥碾為極細末,入灰湯內,用鐵桿或柳枝順攪,再入好細石灰一升,再攪勻,過一宿,卻分於小磁罐收貯。凡遇諸惡瘡,點當頭一二點,一日換二次,次日又二次,須出血水為妙。如藥乾。卻加所存灰湯少許調之。

神功散

治發背一切瘡瘍,不問陰陽,腫潰並效。

黃蘗炒 川烏炮

右另為末,各等分,用唾津調敷患處,并塗瘡口。一道人不問陰陽腫潰虛實痛否,此藥用漱口水調搽,不留瘡頭,日易之,內服「仙方活命飲」 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