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6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擊之藥,當求腫脹門諸法治之,腫退而喘自定。古法

治心下有水氣上乘於肺,喘而不得臥者,以「直指神 祕湯主之。」但此湯性用多主氣分,若水因氣滯者,用 之則可。若水因氣虛者,當以加減《金匱》腎氣湯主之。 老弱人久病氣虛發喘者,但當以養肺為主。凡陰盛 者宜溫養之,如人參、當歸、薑、桂、甘草,或加以芪、朮之 屬。陽勝者宜滋養之,如人參、熟地、麥冬、阿膠、五味子、 梨漿、牛乳之屬。

關格之證為喘者,如《六節臟象論》曰:「人迎四盛已上 為格陽,寸口四盛已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 倍以上為關格。」此關格之證,以脈言,不以病言也。今 人之患此者頗多,而人多不知。且近時察脈者,不論 人迎,惟在寸口,但其兩手之脈,浮弦至極,大至四倍 以上者,便是此證。其病必虛里跳動,而氣喘不已,此 之喘狀,多無欬嗽,但覺胸膈舂舂,似脹非脹,似短非 短,微勞則喘甚,多言亦喘甚,甚至通身振振,慌張不 寧,此必情慾傷陰,以致元氣無根,孤陽離劇之候也, 多不可治。

凡病喘促,但察其脈息,微弱細濇者,必陰中之陽虛 也。或浮大弦芤,按之空虛者,必陽中之陰虛也。大凡 喘息不得臥,而脈見如此者,皆元氣大虛,去死不遠 之候。若妄加消伐,必增劇而危。若用苦寒或攻下之, 無不即死。

實喘之證,以邪實在肺也。肺之實邪,非風寒則火邪 耳。蓋風寒之邪,必受自皮毛,所以入肺而為喘。火之 熾盛,金必受傷,故亦以病肺而為喘。治風寒之實喘, 宜以溫散;治火熱之實喘,宜以寒涼。又有痰喘之說, 前人皆曰「治痰」,不知痰豈能喘,而必有所以生痰者, 此當求其本而治之。凡風寒外感,邪實於肺,而欬喘 「並作者,宜六安煎加細莘或蘇葉主之。若冬月風寒 感甚者,於本方加麻黃亦可,或用小青龍湯、華蓋散、 三拗湯之類主之。外有風寒,內兼微火而喘者,宜黃 芩半夏湯主之。兼陽明火盛,而以寒包熱者,宜涼而 兼散,以大青龍湯或五虎湯、越婢加半夏湯之類主 之。」外無風寒,而惟火盛作喘,或雖有微寒。而所重在 火者。宜桑白皮湯。或「抽薪飲」之類主之。

痰盛作喘者,雖宜治痰,如二陳湯、六安煎、導痰湯、千 緡湯、滾痰丸、抱龍丸之類,皆可治實痰之喘也。六君 子湯、金水六君煎之類,皆可治虛痰之喘也。然痰之 為病,亦惟為病之標耳,猶必有生痰之本。故凡痰因 火動者,必須先治其火;痰因寒生者,必須先去其寒。 至於或因氣逆,或因風邪,或因濕滯,或因脾腎虛弱, 有一於此,皆能生痰。使欲治痰而不治其所以痰,則 痰終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

氣分受邪,上焦氣實作喘,或怒氣鬱結傷肝,而人壯 力強,脹滿脈實者,但破其氣而喘自愈。宜「廓清飲、四 磨飲、四七湯、蘿蔔子湯、蘇子降氣湯」之類主之。或陽 明氣祕不通而脹滿者,可微利之。

《哮證治》

喘有夙根,遇寒即發,或遇勞即發者,亦名哮喘。未發 時以扶正氣為主,既發時以攻邪氣為主。扶正氣者, 須辯陰陽,陰虛者補其陰,陽虛者補其陽。攻邪氣須 分微甚,或散其風,或溫其寒,或清其痰火。然發久者 氣無不虛,故於消散中宜酌加溫補,或於溫補中宜 量加消散。此等證候,當惓惓以元氣為念,必使元氣 漸充。庶可望其漸愈。若攻之太過。未有不致日甚而 危者。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喘病治法》

「急治者,不可須臾緩也。如人忽感風邪,寒入乎肺經, 以致一時喘急擡肩,大喘氣逆,痰吐不出,又不能臥 是也。」方用柴胡、當歸、黃芩、甘草、半夏、射干各一錢,桔 梗、麥冬、茯苓各二錢,水煎服。此方妙在用柴胡、射干、 桔梗以舒發肺金之氣,用半夏以祛痰,用黃芩以去 火。蓋外感寒邪,則內必變為熱證。今用黃芩以清解 之。然徒用黃芩。雖曰清火。轉足以抑遏其火氣。妙在 用桔梗射干柴胡一泒辛散之品。轉足以消火滅邪。 此急治之一法。

凡人有氣喘不得臥,吐痰如泉湧者,舌不燥而喘不 甚,一臥則喘。如此非外感之風邪,乃腎中之寒氣也。 蓋腎中無火,則水無所養,乃上泛而為痰,將胃中之 水盡助其洶湧之勢,而不可止遏矣。法當用六味丸 湯加附子、肉桂,大劑飲之,則腎宮火熱而水有所歸, 水既歸宮,喘逆之氣亦下安而可臥。蓋人之臥,必得 腎氣與肺氣相交,而後河車之路平安,無奔逆也。方 中補其腎火,何以安然能臥?不知腎為肺之子,子安 則母亦寧,肺金之氣可歸於腎宮,以養其耗散之氣 矣。此所以補腎火,正所以養肺金也。況六味丸全是 補腎水之神劑乎。水火同補而肺金更安,肺腎相安, 有不臥之而甚適者乎。

喘證不同,有虛喘,有實喘。實喘看其證,若重而實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