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6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六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六

  疸門二

  喻昌醫門法律黃癉 律三條

  張介賓景岳全書論證 論治

  陳士鐸石室祕籙黃疸

  方豬膏髮煎 小建中湯 小半夏湯 小柴胡湯 越婢加朮湯 抵當湯 麻黃連軺

  赤小豆湯 麻黃湯 五苓散 大黃硝石湯 大陷胸湯 茵陳蒿湯 大建中湯 芪芍

  桂苦酒湯 桂枝加黃芪湯 黃芪湯 茵陳五苓散 加減五苓散 穀疸丸 茯苓茵陳

  梔子湯 陶氏茵陳湯 梔子大黃湯 葛根湯 藿枇飲 當歸白朮湯 白朮湯 硝石

  散 加味四君子湯 滑石散 腎疸湯 茯苓滲濕湯 參朮健脾湯 當歸秦艽散 麻

  黃醇酒湯 黃連散 搐鼻瓜蔕散 茵陳附子乾薑湯 秦艽湯 鍼砂丸 梔子蘗皮湯

   大茵陳湯 茵陳梔子黃連三物湯 山茵陳散 小溫中丸 大溫中丸 煖中丸 石

  膏散 秦艽飲子 茵陳大黃湯 茵陳梔子湯 茵陳茯苓湯 茵陳橘皮湯 茵陳附子

  湯 茵陳四逆湯 茵陳薑附湯 茵陳吳茱萸湯 瘴疸丸 茵陳瀉黃湯 濟生茵陳湯

   退黃散 退黃丸 褪金丸 綠礬丸 疸方 又方 四寶丹 逍遙散 紅丸子 六

  味地黃丸 異攻散 葛花解酲湯 如神散 石膏茵陳散 必效散 茯苓加減湯 棗

  子綠礬丸 五疸搐鼻方 大黃丸 五疸方 三黃散 秦椒散 又方 黃疸湯 黃疸

  丸 大黃黃蘗湯 茵陳丸 急黃方 風疸方 梔子枳實豉大黃湯 凝水石散 茯苓

  丸 半夏湯 牛膽丸 大茵陳湯 茵陳丸 犀角散 養勞湯 穀芽枳實小柴胡湯

  紫金丹 小茵陳湯 五福飲 柴芩煎 柴苓湯 左歸飲 右歸飲 大分清飲 茵陳

  飲 理陰散 溫胃飲 壽脾煎 五君子煎

藝術典第三百六卷

醫部彙考二百八十六

疸門二

《醫門法律》
臣喻昌著

黃癉

經言:溺黃赤安臥者,癉病。溺黃赤者,熱之徵也;安靜 嗜臥者,濕之徵也。所以有開鬼門,潔淨府之法。開鬼 門者,從汗而泄其熱於肌表也;潔淨府者,從下而泄 其濕於小便也。此特辨明定治之大端,而精微要妙, 惟《金匱》有獨昭焉。要知外感發黃一證,傷寒陽明篇 中已悉,《金匱》雖舉外感內傷諸黃,一一發其底蘊,其 所重尤在內傷,茲特詳加表章,為後學法程焉。 《金匱》論外感熱鬱於內而發黃之證云:「寸口脈浮而 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痹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 黃,瘀熱以行。」其義取傷寒風濕相搏之變證為言,見 風性雖善行,纔與濕相合,其風即痹而不行,但鬱為 瘀熱而已。及鬱之之極,風性乃發,風發遂挾其瘀熱 以行於四肢,而四肢為之苦煩,顯其風淫末疾之象; 挾其瘀熱以行於肌膚,而肌膚為之色黃,顯其濕淫 外漬之象。其脈以因風生熱,故浮;因濕成痹,故緩。此 而行《內經》開鬼門,潔淨府之法,俾風挾之熱從肌表 出,濕蒸之黃從小便出,而表裏分消,為有據也。 《金匱》重出傷寒陽明病不解後成《糓癉》一證。云:陽明 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煩、頭眩,小便必難,此欲 作穀癉,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此因 外感陽明,胃中之餘熱未除,故食難用飽,飽則食復 生熱,兩熱相合而發煩、頭眩、小便難,腹滿,勢所必至。 在陽明證本當下,陽明而至腹滿,尤當急下。獨此一 證下之,腹滿必如故,非但無益,反增困耳。以其脈遲 而胃氣空虛,津液不充,其滿不過虛熱內壅,非結熱 當下之比。《金匱》重出此條,原有深意,見脈遲胃虛,下 之既無益,而開鬼門、潔淨府之法,用之無益,不待言 矣。嘗憶一友問:仲景云:下之腹滿如故,何不立一治 法?予曰:「仲景必用和法,先和其中,後乃下之。」友曰:「何 以知之?」予曰:仲景云:脈遲尚未可攻,味一「尚」字,其當 攻之旨躍然。《金匱》又云:諸黃腹痛而嘔者,用小柴胡 湯。觀此仍是治傷寒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 主之之法,是以知之耳。陳無擇治穀癉,用穀芽枳實 小柴胡湯,差識此意。但半消、半和、半下,三法並用,漫 無先後,較諸仲景之絲絲必貫,相去遠矣。

《金匱》又云:「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即消穀,緊則 為寒,食即為滿。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 寒相搏,食穀則眩,穀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 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穀癉。」此 論內傷發黃,直是開天闢地,未有之奇。東垣脾胃論 彷彿什一,後世樂宗《金匱奧義》,置之不講,殊可慨也, 請細陳之。「人身脾胃,居於中土,脾之土,體陰而用則 陽;胃之土,體陽而用則陰。」兩者和同,則不剛不柔,胃 納糓食,脾行穀氣,通調水道,灌注百脈,相得益彰,其 用大矣。惟七情饑飽房勞,過於內傷,致令脾胃之陰 陽不相協和。胃偏於陽,無脾陰以和之,如造化之有 夏無冬,獨聚其熱而消穀;脾偏於陰,無胃陽以和之, 如造化之有冬無夏,獨聚其寒而腹滿。其人趺陽之 脈,緊寒數熱,必有明徵。診其或緊或數,而知脾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