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五十丸,酒下。〈袖珍方〉
化食消氣:五靈脂一兩,木香半兩,巴豆四十粒,煨熟 去油為末,糊丸菉豆大,每白湯下五丸。〈普濟下同〉 酒積黃腫:五靈脂末一兩,入麝香少許,飯丸小豆大, 每米飲下一丸。
中滿腹脹,旦食不能暮食:用不著鹽水豬血,漉去水, 曬乾為末,酒服取泄甚效。〈李樓奇方〉
食即汗出,脾胃虛也。「豬肝一斤,薄切焙乾為末,煮白 粥,布絞汁,眾手丸梧子大,每飲下五十丸,日五。」 脾虛吐食:羊肉半斤作生,以蒜薤、醬豉五味和拌,空 腹食之。〈心鏡〉
食物入鼻,介介作痛不出:用牛脂一棗大,納鼻中吸 入,脂消則物隨出也。〈外臺〉
飲酒欲斷,刮馬汗和酒服之。〈千金〉
飲酒過度,欲至穿腸者:用驢蹄硬處削下,水煮濃汁, 冷飲之。《襄州散》將樂小蠻得此方有效。〈經驗方〉 脾胃虛弱,惡心不欲飲食:「虎肉半斤切,以蔥椒醬調, 炙熟,空心冷食。」〈養老〉
飲酒成泄,骨立不能食,但飲酒即泄:用嫩鹿茸酥炙, 肉蓯蓉煨一兩,生麝香五分,為末,陳白米飯丸梧子 大。每米飲下五十丸,名「香茸丸。」〈普濟〉
食後喜嘔:鹿角燒灰二兩,人參一兩為末,薑湯服方 寸匕,日三。〈肘后方〉
鍼灸
《甲乙經》曰:「傷食,脅下滿,不能展轉反側,目青而嘔,期 門主之。」
腹滿不能食。刺脊中。
腹中氣脹引脊痛,食飲而身羸瘦,名曰「食㑊。」先取脾 俞,後取季脅。
寒中傷飽,食飲不化,五臟䐜滿脹,小腹胸脅榰滿脹, 則生百病,上脘主之。
腹脹腸鳴,胃中傷飽,食飲不化,中脘主之。
食飲不化,入腹還出,下脘主之。
腸中寒,脹滿,善噫,聞食臭,胃氣不足,腸鳴腹痛,泄食 不化,心下脹,三里主之。
腹滿,胃中有熱,不嗜食,懸鍾主之。
大腸實則腰背痛,痹寒轉筋,頭眩痛;虛則鼻衄,癲疾 腰痛,濈濈然汗出,令人欲食而走,承筋主之。取腳下 三折,橫視,盛者出血。
《千金方》曰:「豐隆,主不能食。」
石門,主不欲食,穀入不化。
天樞、厲兌、內庭,主「食不化,不嗜食,俠臍急。」
維道,主三焦有水氣,不能食。
中封,主身黃有微熱,不嗜食。
然谷、內庭、脾俞,主不嗜食。
《胃腧》、腎腧主胃中寒脹。食多身瘦羸。
大腸腧,《周榮》主食不下,喜飲。
陽綱、期門、少商、勞宮,主飲食不下。
章門,主「食飲不化,入腹還出,熱中不嗜食,苦吞而聞 食臭,傷飽,身黃酸疼,羸瘦。」
中庭、中府,主膈寒,食不下,嘔吐還出。
巨闕,主膈中不利。
中極,主饑不能食。
上脘、中脘、主寒中傷飽,食飲不化。
凡飲食不化,入腹還出,先取下脘,後取三里瀉之。 凡不嗜食,刺然谷,多見血,使人立饑。
《東垣十書》曰:「全不思食,取然谷出血,立饑。」
饑不能食。飲食不下。「取章門、期門。」
胃病飲食不下,取三里。
吐宿汁吞酸,取章門「神光。」
三焦停水,氣攻不食,身黃微熱,胃中有寒故也。取維 道、中封、胃俞、腎俞。
饑不能食。飲食不下。嘔而雷鳴。取大迎中極食竇 《資生方》曰。飲食不多。心腹膨脹。面色萎黃。世謂脾腎 病。宜灸中脘。
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後取章門、太倉。」 《醫學綱目》曰:「胃弱不思飲食,腸鳴腹痛,食亦不化,取 三里、三陰交。」
三焦邪熱,不嗜飲食:關元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