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0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四十六卷目錄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六

  懊憹門

  黃帝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張機金匱要略論證治

  傷寒論傷寒證治

  劉完素六書總論證治

  成無己明理論屬傷寒證

  方梔子大黃湯 梔子湯 梔子厚朴湯 涼膈散 安神丸

  鍼灸

  懈惰門

  黃帝素問診要經終論 平人氣象論 玉機真臟論 氣厥論 風論 痹論

  病能論 刺要論 四時刺逆從論 示從容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海論 動輸篇 論疾診尺篇

  李杲十書脾胃虛證

  朱震亨心法論證治

  徐春甫古今醫統久暫之殊

  方紫菀湯 黃芪飲子 黃芪人參湯 交泰丸 生薑和中湯 升陽益胃湯 升陽補

  氣湯 益胃湯 升陽除濕湯 補虛損方 人參補氣湯

  鍼灸

  醫案

  太息門

  黃帝素問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至真要大論

  靈樞經經脈篇 脹論

  張機金匱要略肝中寒證

  方半夏湯 溫膽湯

  鍼灸

藝術典第三百四十六卷

醫部彙考三百二十六

懊憹門

《黃帝素問》

《六元正紀大論》

火鬱之發,民病甚則瞀悶懊憹,善暴死。

皆火熱盛而精血傷也。

《漢張機金匱要略》

《論證治》

《黃疸篇》曰:「心中懊憹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 酒黃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

《傷寒論》

《傷寒證治》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 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 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 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中因鞕,則為結 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 頸而還,小便不利者,身必發黃也。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 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 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 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 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 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 微滿,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 氣湯。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饑 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頭痛,翕翕發熱,形像中風,常微汗出,自嘔者,下 之益煩,心中懊憹如饑,發汗則致痓,身強難以屈伸; 熏之則發黃,不得小便,久則發欬吐。

《金劉完素六書》

《總論證治》

「懊憹」者,煩心熱躁,悶亂不寧也。甚者似中巴豆、草烏 頭之類毒藥之狀也。

懊憹煩心,反復顛倒,不得眠者,煩熱怫鬱於內,而氣 不能宣通也。或胸滿結痛,或頭微汗出,虛煩者,梔子 湯主之。或氣少者,加甘草一錢。或嘔者,及初誤以丸 藥下者,加生薑半兩。凡懊憹虛煩者,皆用涼膈散甚 佳,及宜湯濯手足,使心胸結熱宣散而已。心煩腹滿, 坐臥不安,梔子厚朴湯主之。或陽明病下之後,躁熱 而懊憹者,三一承氣湯。汗後煩躁不得眼,五苓散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