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1 (1700-1725).djvu/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此華佗之治法也。若按三陰三陽之法,傳變無出仲 景之書。蓋治傷寒有法,治雜病有方。雜病之方,可以 異其傳,調理傷寒,當按定法也。茲不復敘,今具《四時 大略》,用藥於後。

春病風寒,頭痛發熱,身體強痛,宜進香蘇散或十神 湯。或欲發汗,加葱白、薑豉煎。 夏感風暑,頭痛發熱,身疼煩渴,宜用五苓散,或煎葱 白湯調服。

秋感風冷。身熱頭痛。鼻塞欬嗽。宜進「金沸草散。」 冬冒風寒。身熱頭痛。無汗惡寒。宜進「五積散。」

《朱肱活人書》

《論治法》

古人治傷寒有法,非雜病之比,五種不同,六經各異, 陰陽傳受,日數淺深,藥劑溫涼,用有先後,差之毫釐, 輕者危殆,況不識法者乎?傷寒惟兩感不治,其餘證 候,雖感異氣,能消息之,無不愈者。其有差失,仲景所 謂「醫殺之耳。」知其法者,若綱在網,如此而汗,如此而 吐,如此而下,桂枝、承氣、瓜蔕、四逆,用之無不差。惟其 應汗而下,為痞、為結胸,為懊憹;應下而汗,為亡陽,為 讝語,為下厥上竭。又有當溫反吐,療熱以溫,變證百 出,無復紀律,擾擾萬緒起矣。大抵傷於寒為病熱。孫 真人云:「服承氣湯得利差,慎不中補也。」熱氣得補復 成。王叔和云:「虛熱不可大攻之,熱去則寒起。」二人之 論,疑若相戾。然熱氣有實有虛,非深得仲景之意。豈 能至此耶。

《辨經絡》

治傷寒,先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途冥行,不知邪氣 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陽,反攻少陰,證是厥陰,乃和少 陽,寒邪未除,真氣受斃。又況傷寒看外證為多,未診 先問,最為有准。孫真人云:「問而知之,別病淺深,名為 巧。」《醫病家》云:「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則知病在太 陽經也;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則知病在陽明經也; 胸脅痛,耳聾,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 陽經也;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 痛,則知病在太陰經也;引飲惡寒,或口燥舌乾,則知 病在少陰經也;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也。」然後 切脈以辨其在表在裏,若虛若實,以汗下之。古人所 以云,「問而知之為中工,切而知之為」下工。若經隧支 絡。懵然不分。按寸握尺。妄意疾證。豈知坐受《明堂》。藏 室金蘭者耶。

《識陰陽》

治傷寒須識陰陽二證。手足各有三陰三陽,合為十 二經。在手背者為陽,屬表為腑;在手掌裏者為陰,屬 裏為臟。足經倣此。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素問·熱 論》亦只說足三陰三陽受病。巢氏言:「一曰太陽屬小 腸。」誤矣。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足之陰者,陰中之太 陰。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陽務於 「上,陰務於下,陽行也速,陰行也緩,陽之體輕,陰之體 重,陰家脈重,陽家脈輕,陽候多語,陰證無聲,陽病則 旦靜,陰病則夜寧,陽虛則暮亂,陰虛則夜爭,陰陽消 息,證狀異名,然而物極則反」,寒暑之變,重陽必陰,重 陰必陽,陰證似陽,陽證似陰,陰盛隔陽,似是而非,若 同而異,明當消息,以法治之。

太陽、陽明、少陽,皆屬陽證也。太陽者,膀胱也,發熱惡 寒,頭疼腰痛而脈浮也。陽明者,胃也,不惡寒反惡熱, 濈濈汗出,大便祕,潮熱而脈長也。少陽者,膽也,口苦 咽乾,脅下滿,發熱而嘔,或往來寒熱而脈弦也。麻黃 湯、大青龍湯、桂枝湯,治太陽經傷風寒也。大柴胡湯、 調胃承氣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治陽明傷寒也。小 柴胡湯治少陽傷寒也。其他藥皆發汗吐下後證也。 陰病不當發汗,發汗即動經。然太陰脈浮,少陰發熱, 亦須微微取汗,但不正發汗耳。大抵風寒中人,與榮 衛俱薄而發熱,又未曾行諸汗藥,雖無陽證,須少汗 解逐之。王叔和云:「表中風寒,入裏則不消。」故知初病 脈沉細數,雖裏不消,本表中風寒,須宜溫覆少汗而 解。仲景太陰證,脈浮可汗,宜桂枝湯。少陰病發熱脈 沉,宜麻黃附子細莘湯。少陰二三日,常見少陰證,無 陽證者,宜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皆陰證表藥也。 要知脈沉細數,病在裏,不可發汗,此大略之言耳。脈 應裏而發熱在表,宜以小辛之藥,取微汗而溫散也。

《察脈候》

治傷寒,先須識脈,若不識脈,則表裏不分,虛實不辨。 仲景猶誚當時之士,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必欲 診衝陽,按太谿,而後無歉,況於寸關尺耶?大抵問而 知之,以觀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內,證與脈不可偏 廢。且如「傷寒脈緊,傷風脈緩,熱病脈盛,中暑脈虛,人 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率以脈別之,非特」 此也,病人心下緊滿,按之石鞕而痛者,結胸也。結胸 證於法當下,雖三尺之童,皆知用大黃甘遂陷胸湯 下之,然仲景云:「結胸脈浮者不可下,下之則死。」以此 推之,若只憑外證,便用陷胸湯則誤矣。況傷寒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