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1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定蚘,後用涼劑以退熱。《開「吐蚘」條》下。

「凡治傷寒,若經十餘日以上,尚有表證當汗者,宜羌 活沖和湯微汗之;十餘日,有裏證宜下者,當大柴胡 微下之。」蓋傷寒過經,正氣多虛,恐麻黃承氣太峻,若 悮用麻黃,令人汗多亡陽;悮用承氣,令人大便不禁, 故有此戒。若表證未除,裏證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得 以大柴胡湯通表裏而緩下之。又老弱及血氣兩虛 之人。有下證者。亦宜微下之。或蜜導法。不傷元氣。如 元氣壯實。不在禁例。隨病制宜。

凡見傷寒。尺脈弱而無力。切禁汗下。寸脈弱而無力。 切忌發吐。宜用小柴胡和之。

凡治傷寒,若汗下後,不可用參芪大補之劑,宜小柴 胡和之。若用大補,使邪氣得補而熱愈盛,變生他證 矣。所謂「治傷寒無補法」也。如曾汗下後,果是虛弱之 甚,脈見無力,方用人參三白湯加柴、芪,甘溫補之。其 勞力內傷,不在禁補之例,看消息用之也。

《足太陽經證治》

夫足太陽膀胱經乃諸陽之首主氣,為四通八達之 衢,故多傳變,受病為先。其經起於目內眥睛明穴,從 頭下後項,連風府,行身之背,絡於足小指至陰穴也。 其證有頭項痛,腰脊強、惡心拘急,體痛、骨節疼,發熱 惡寒,此是太陽經表證標病。若有一毫頭疼身熱惡 寒,不拘日數多少,便宜發散,自然熱退身涼,有何變 證?要在脈靜為不傳,脈躁盛為傳也。治之一差,變證 百出。若或發熱煩渴,小便不利者,此是「足太陽傳本 病,宜利小便。若小便自利如常者,不可利之。若利之 則引熱入裏,為熱結膀胱,其人如狂等證。又不可下, 下之使表邪乘虛傳裏,則為痞滿結胸,脅熱利不止 等證。如當發汗,不可太過,過則為亡」陽。肉瞤筋惕等 證。故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有汗不可 再發汗,汗多不得利小便也。

辨脈法浮緊有力,是傷寒,浮緩無力是傷風。脈浮煩 渴,小便不利,是熱結膀胱,是傳本經,宜利小便。尺寸 俱浮者,太陽受病也。

辨證法:「自汗因表虛,乃風寒衛氣,是標病,宜實表散 邪。無汗因表實,乃寒傷榮血,是標病,宜發汗。身熱煩 渴,小便不利,因熱結膀胱,是傳本病,宜利小便。」 用藥法:冬月正傷寒無汗,用麻黃湯。傷風自汗,用桂 枝湯。三時無汗,用芎蘇散、沖和湯、正氣散選用。三時 有汗,用加減沖和湯、羌活散。熱結膀胱,用五苓散。

《足陽明經證治》

「足陽明胃經,乃兩陽合病於前,腑居中土,萬物所歸, 其經起於鼻頞,絡於目,循於面,行身之前,終於足大 指次指也。其證目痛鼻乾不眠,頭額痛,身微熱惡寒, 此是陽明經之標病,不拘日數多少,便宜解肌。若身 熱煩渴欲飲水,汗出惡熱者,此陽明經本病也,當清 解邪熱。若潮熱自汗,讝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 衣被,揚手擲足,或發斑黃狂亂,大便燥實不通。或手 足乍冷乍溫。腹滿硬痛喘急。此是正陽明胃腑本實 病也。宜急以「調胃承氣湯」下之。凡自汗不宜利小便, 利之則津液枯竭也。

辨脈法,「微洪熱在經,洪數熱在腑,沉數熱在裏。尺寸 俱長者,陽明受病也。」

辨證法「身熱目痛,鼻乾不眠者,是標病,宜解肌。身熱 煩渴欲飲,汗出惡熱者,是本病,宜清解邪熱。潮熱自 汗,讝語發渴,或發斑黃狂亂,大便不通,惡熱者,是本 實病,宜急下。若元氣本虛弱者,宜蜜導法。」

用藥法解肌。用葛根湯。清解邪熱。用白虎湯。急下。用 「調胃承氣湯。」

《足少陽經證治》

足少陽膽經,前有陽明,後有太陽,兩陽交中,名曰少 陽,主半表半裏。緣膽無出入,其脈起於目銳眥瞳子 窌上,上頭角,絡耳中,循胸脅,行身之側,終於足小指 次指竅陰穴也。其證頭角疼而目眩,胸脅痛而耳聾, 寒熱,嘔而口苦,胸滿而或心下痞悶,此是少陽經半 表半裏證。《本經》不從標本,從乎中。治有三禁,不可吐, 「不可汗、不可下、利小便也。」只宜和解表裏,隨手而愈。 凡頭角疼、耳中痛、耳邊腫、耳中洪洪而鳴、耳中上下 腫痛,或脅滿痛,皆是少陽部分邪火為之。若口苦,少 陽膽熱也。脅下腫痛者,少陽邪結也。治之得法,有何 壞證?常須識此,宜詳審之。

辨脈法:「脈見弦數,本經病也。」

辨證法「頭角痛而目眩,胸脅痛而耳聾,寒熱嘔而口 苦,心下滿悶者,即是半表半裏證。不從標本,從乎中 治。」

用藥法。「《本經》證。」俱用小柴胡湯。隨證加減。再無別湯。

《足太陰經證治》

足太陰脾經,乃三陰之首,名曰太陰中宮坤土。其脈 始於足大指隱白穴,上行至腹,絡於咽,連舌本,循身 之前也。其證身熱腹滿,咽乾,手足溫,或自利不渴,此 是陽經熱邪傳入太陰標病,宜柴胡桂枝湯不熱。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