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2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 餅鋪頭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 發赤腫一片,中間有一粒如黃粟米頭子,便用獨蒜 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厚薄,正安於瘡上,著艾灸十 四壯,多至四十九壯。

按:謂癰疽所發,宜灸之也。然諸瘡患久成漏者,常有膿水不絕,其膿不臭,內無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厚三、二分,於瘡上著艾灸之,仍服內托之藥,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長滿矣。至有膿水惡物,漸潰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麪、硫黃、大蒜三物,一處搗爛,看瘡大小捻作餅子,厚約三分,於瘡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壯,一灸一易,後隔四五日,方用翠霞錠子并「信效錠子」,互相用之。絍入瘡內,歹肉盡去,好肉長平,然後貼收斂之藥,內服應病之劑,調理即瘥矣。蓋不止宜灸於瘡之始發也。大抵始發宜灸,要汗下補養之藥對證。至灸冷瘡,亦須內托之藥切當,設有反逆,不唯不愈,恐致轉生他病。

《攻補法》

元戎云:「陷脈為瘻,留連肉腠,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 生癰腫。榮逆血鬱,則熱聚為膿。《正理論》曰:『熱之所過, 則為癰腫。營氣不從,亦有不熱者乎』?」答曰:膏粱之變, 芳草之美,金石之過,氣血不盛,榮衛之氣充滿而抑 遏不能行,故閉塞血氣,腐而為癰也。當泄之以奪盛 熱之氣。若其人飲食疎,精神衰,氣血弱,肌肉消薄,營 衛之氣短促而濇滯,故寒薄腠理,閉鬱而為癰腫也。 當補之以接虛怯之氣,亦當以脈浮沉別之。既得盛 衰,泄之則連𧄍、大黃,補之則內托之類是也。

按:辨瘡瘍因熱因寒,及氣血鬱而成,當攻補之法不同,宜與前後諸篇兼看,殆無餘蘊矣。但世俗昧此理,而云是瘡不是瘡,且服五香連𧄍湯。然或中或否,致悮者多,蓋不審形氣虛實,瘡毒深淺,發表攻裏,所因不同故也。今以丹溪先生《外科精要》發揮諸法之義,附於後例之下,庶學者知所鑑焉。

《分三因》

陳無擇云:「發背癰疽者,該三因而有之。論曰:『癰疽瘰 𤻤,不問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經》亦云:氣宿於經 絡,與血俱澀而不行,壅結為癰疽』。不言熱之所作,而 後成癰者,此乃內因喜怒憂思,有所鬱而成也。身有 熱,被風冷搏之,血脈凝泣不行,熱氣壅結而成。亦有 陰虛陽氣湊襲,寒化為熱,熱盛則肉腐為膿者,此亦」 外因寒熱風濕所傷而成也。又服丹石及炙煿酒麪、 溫牀厚被所致。又盡力房室,精虛氣節所致者,此乃 不因內外所傷而成也,故知《三因》備也。

按:「所分三因雖備,但未具瘡瘍之邪在經、在表在裏之異,故其治亦不能詳備也。」

《陰滯於陽則生癰陽滯於陰則生疽》

丹溪曰:「《精要》云:『陽滯於陰,脈浮洪弦數。陰滯於陽,脈 沉細弱濇。陽滯以寒治之,陰滯以熱治之』。」切詳其意, 陽滯陰滯,當作熱治寒治,求之寒熱,固可作陰陽論, 於陰於陽,分明是於氣於血,他無可言也。熱滯於氣, 固無寒滯耶?寒滯於血,固無熱滯耶?何寒不能傷氣, 熱不能傷血耶?以予觀之,氣為陽行脈外,血為陰行 脈內,相並分派,周流,循環一身,無停止,謂之「脈。」一呼 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共得六寸,一身 通行八十一丈,得熱則行速而太過,得寒則行遲而 不及。五味之厚,七情之偏,運氣為滯,津液稠厚,積而 久也。為飲為痰,滲入脈內,血為所亂,因而凝濁,運行 沍泣,或為沸騰,此陰滯於陽也,正血滯於氣也,氣病。 今人或以藥助邪,病上生病血之病日增,溢出脈外, 隧道隘塞,升降有妨,運化失令,此陽滯於陰也,正氣 滯於血也。病分寒熱者,當是禀受之素,偏虛邪之雜 合,豈可以陽為熱,陰為寒耶?浮洪弦數,氣病之脈也, 豈可遽以此作熱論?沉細弱濇,血病之脈,豈可遽以 此作寒論?此萬病之根本。豈止疥癬瘡瘍癰疽而已。 幸相評其是否。

《明本末》

東垣曰:「《生氣通天論》云:『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 腫』。」又云:「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陰陽應象論》 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是言濕氣外傷,則 營氣不行。榮衛者,皆營氣之所經營也。營氣者,胃氣 也,運氣也。營氣為本,本逆不行,為濕氣所壞而為瘡 瘍也。膏粱之變,亦是言厚滋味過度,而使營氣逆行, 凝於經絡為瘡瘍也。此邪不在表,亦不在裏,唯在其 經中道病也。已上《內經》所說,俱言因營氣逆而作也。 遍看諸瘡瘍論中,多言二熱相搏,熱化為膿者,有只 言熱化為膿者,又言濕氣生瘡,寒化為熱而為膿者, 此皆瘡疽之源也。宜於所見部分,用引經藥,并兼見 證中分陰陽證,先瀉營氣是其本,本逆助火,濕熱相 合,敗壞肌肉而為膿血者,此治之次也。宜遠取諸物 以比之。一歲之中,大熱無過夏,當時諸物皆不壞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