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3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鍼灸

《千金方》曰:「附骨疽,灸間使後一寸,隨年壯,立瘥。」

醫案

李杲《十書》曰:「蒲津王世祥,年七十,感寒濕地氣,二月 間,得附骨癰於左腿外側,足少陽之分,少侵足陽明 分,闊六、七寸,長一小尺,堅硬漫腫,不辨肉色,皮澤深 以指按至骨,大痛,又行步作痛。與柴胡、鼠黏子各一 錢半,連𧄍、肉桂各一錢,黃芪、歸梢各二錢,黃蘗、甘草 各五分,升麻七分,酒煎服,少時以早膳壓之,藥下咽」, 疼痛立止。二日後柔軟而腫消矣。

賈德茂男,十歲,四月天氣大熱於左足大腿近膝股 內,足厥陰肝之經,少侵足太陰脾之經分出附骨疽, 不辨肉色漫腫,皮澤木硬,病勢甚大。其脈在三部細 弦,按之洪緩,略有力。用黃芪二錢,柴胡梢、生地各一 錢,連𧄍一錢二分,肉桂、土瓜根各三分,酒黃蘗二分, 歸尾七分半,酒水煎,空心服,一劑愈。

朱震亨《心法》曰:「朱紹八官,右腿腫,生附骨癰,喫草藥 酒,多生膈痰,熱壅無力。予用人參、黃連、茯苓各一錢, 䒷蔞子四十九粒,分二貼,入竹瀝熱飲而愈。」 《衛生實鑑》曰:「至元壬午,有王伯祿者,年五十七,右臂 膊腫盛,上至肩,下至手指,色變,皮膚涼,六脈沉細而 微,脈證俱寒。瘍醫孫彥和視之曰:『此乃附骨癰,開發 已遲,以』」燔針起之,膿清稀,次日再開之,加吃逆不絕。 彥和與丁香柿蔕湯兩服,稍緩,待日吃逆尤甚,自利, 臍腹冷痛,腹滿,飲食減少,時發昏憒,於左乳下黑盡 處,灸之二七壯,又處以乾薑、附子、木香、沉香、茴香、羌 活數藥,㕮咀一兩半,欲與服。或者曰:「諸痛痒瘡,皆屬 心火,又當盛暑之時,用乾薑、附子可乎?」予應之曰:「理 所當然,不得不然。《內經》曰:『脈細皮寒,瀉利前後,飲食 不入,此謂五虛。吃逆者,胃中虛極也。諸腫瘡瘍,皆屬 心火,是定理也。此證內外相反,須當捨時從證,非大 方辛熱之劑急治之,則不能愈也』。」遂投之,諸證悉去, 飲食進,瘡勢溫,膿色正。彥和又與五香湯數服,月餘 平復。噫!守常者,眾人之見;知變者,大人之事。知常而 不知變,細事因而取敗者亦多矣。兄醫乎。守常知變, 豈可同日而語哉。

薛己《醫按》曰:「大尹都成慶患附骨疽,內痛如錐,外色 不變,勢不可消。喜其未用寒劑,祇因痛傷胃氣而不 思飲食,用六君子湯治之,飲食少進。更以十全大補 二十餘劑而膿成。針去仍以大補湯,倍用參、芪、歸、朮, 加麥門、五味、遠志、貝母,數服膿漸止而瘡亦愈。」按二 證蓋因濕熱滯於肉理,真氣不能運化,其始治宜實 脾土。和氣血。隔蒜灸而疽自消矣。

李戶部孟卿,環跳穴患附骨疽,彼謂小瘡,遂服敗毒 之劑,更用寒涼藥敷之,因痛極,刺之,膿瘀大泄,方知 為癰也。請予治。診其脈右關浮大,此胃氣已傷,故瘡 口開張,肉紫下陷,捫之不熱。彼云:「瘡內更覺微冷」,自 意必成漏矣。遂以豆豉餅灸之,飲以六君子湯加藿 香、砂仁、炮薑,數劑胃氣漸醒,飲食漸進,患處漸煖,肌 肉漸生。再以「十全大補湯」而愈。

王時亨室,產後腰間腫痛,兩腿尤甚,此由瘀血滯於 經絡而然也,不早治,必作骨疽。遂與桃仁湯二劑稍 愈,更以沒藥丸數服而痊。亦有惡血未盡,臍腹刺痛, 或流注於四肢,或注股內疼痛如錐,或兩股腫痛,此 由冷熱不調,或思慮動作,氣所壅遏,血畜經絡而然, 宜沒藥丸治之。亦有經血不行,流注四肢,或股內痛 如錐,或因水濕所觸,經水不行而腫痛者,宜當歸丸 治之。凡惡血停滯,為患匪輕,治之稍緩,則流注而為 骨疽,多致不救。

一婦人患「附骨癰,久而不斂,致腿細短軟,脈來遲緩, 以十全大補湯加牛膝、杜仲及附子餅灸之,兩月餘 而愈。凡膿潰之後,脈澀遲緩者易愈,以其有胃氣故 也。脈來細而沉,時直者,裏虛而欲變證也。若煩痛尚 未痊也,洪滑粗散者難療,以其正氣虛而邪氣實也。 一男子腰中患此,發而不潰,其氣血止能起發,不能 培養為膿也。」投大補藥數劑而潰,又數劑,膿出尚清, 乃服參芪歸朮膏斤餘,膿少稠;數斤膿漸稠,肌肉頓 生。大凡癰疽藉氣血為主,若患而不起,或潰而不腐, 或不收斂,及膿少或清,皆氣血之虛也,宜大補之,最 忌攻伐之劑。亦有膿反多者,乃氣血虛而不能禁止 也。若潰後發熱作渴,脈大而膿愈多,屬真氣虛而邪 氣實也,俱不治。常見氣血充實之人患瘡,皆腫高色 赤,易腐潰而膿且稠,又易於收斂。怯弱之人,多不起 發,不腐潰,及難於收斂。若不審察而妄投攻劑,虛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