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3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禍不免矣。及患後,當調養。若瘰𤻤流注之證,尤當 補益,否則更患他證,必難措置,慎之。

一女髀樞穴生附骨疽,在外側廉,少陽經分始末,用 五香湯、十宣散,一日惡寒發熱,膈滿猶大,服五香湯, 一夕喘死。此升散太過,孤陽發越於上也。

一人年踰四十,夏患附骨疽,予以火針刺去瘀血,更 服托裏藥而愈。至秋忽不飲食,痰氣壅甚,勞則口舌 生瘡,服寒藥腹痛。彼疑為瘡,脾胃脈輕取似大,按之 無力,此真氣不足,虛火炎上也,治以八味丸。彼不信, 自服二陳、四物幾殆,復請,予仍以前丸治之而愈。 一人附骨癰,畏針不開,臀膝通潰,脈數發渴,煩躁時 嗽,飲食少思。齊氏曰:「瘡瘍煩躁時嗽,腹痛渴甚,或泄 利無度,或小便如淋,此惡證也。膿出之後,若脈洪數, 難治;微濇遲緩,易治。刺之膿出四五椀,即服參、芪歸 朮大劑,翼日脈稍斂,更服八珍湯加五味子、麥門冬、 肉桂、白蘞三十餘貼,脈緩膿稠,三月乃愈。」

一老人腿患附骨疽,腫硬大,按方痛,口乾脈弱,腫聚 不潰,飲食少思。予謂:「腫下而堅者,發於筋骨;肉色不 變者,發於骨髓。」遂托以參芪等藥,三十餘劑,膿雖熟 不穿。予謂藥力難達,必須針刺,不聽。至旬日方刺,湧 出清膿五六椀。然衰老氣血不足,養毒又久,竟不救。 大抵瘡瘍旬日不退,宜托之,有膿,刺之,有腐肉取之, 虛則補之。此十全之功也。

一人患貼骨疽,腿細短輭,瘡口不合。以十全大補湯, 外灸附子餅,貼補藥膏,調護得宜,百貼而愈。

一後生叉骨痛,以風藥飲酒一年,予以防風通聖散 去硝、黃,加生犀角、浮萍,百餘帖,成一疽,得皮革膿出 而愈。後五六年,其處再痛。予曰:「舊病作,無能為矣。」蓋 發於新娶之後,多得香辣肉味,若能茹淡,遠房勞,猶 可生也。出膿血四五年,延及腰背皆空,又三年而死。 此純乎病熱者。

一婦年四十餘,近環跳生疽,尺脈沉緊,腿不能伸。《經》 曰:「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蓋脾主肉,肝主筋,肉溫則 筋舒,肉冷則筋急。遂與乳香定痛丸,少愈。更以助胃 壯氣血藥二十餘劑而消。

一少年天寒極,勞叉骨痛,兩月後生疽,深入骨邊,臥 二年,取剩骨而安。此寒搏熱者也。取久疽及痔漏中 朽骨,用烏雞脛骨,以砒實之,鹽泥固濟,火煅紅,地上 出火毒,去泥用骨研細,飯丸如粟米大,以紙撚送入 竅內,更以膏貼之。

一婦人因怒,脅下腫痛,胸膈不利,脈沉遲,以《方脈》流 氣飲數劑少愈。以小柴胡湯對二陳,加青皮、桔梗、貝 母,數劑頓退。更以小柴胡湯對四物,二十餘劑而痊。 一男子腿患潰而不斂,用人參養榮湯及附子餅,更 以補劑煎膏藥貼之,兩月餘而愈。

一男子腿患腫,肉色不變,不痛,脈浮而滑,以補中益 氣湯加半夏、茯苓、枳殼、木香飲之,以香附餅熨之。彼 謂氣無補法,乃服方脈流氣飲,愈虛。復求治,以六君 子湯加芎、歸數劑,飲食少進,再用補劑,月餘而消。夫 氣無補法,俗論也。以其為病,痞悶壅塞,似難於補,殊 不知正氣虛而不能運行,則邪氣滯而為病。《經》云:「壯 者氣行則愈。怯者則著而為病。」苟不用補法。氣何由 而行乎。

一男子臂腫,筋攣骨痛,年餘方潰不斂,診其脈更虛, 以內塞散一料少愈,以十全大補湯及附子餅灸之 而愈。《精要》云:「留積經久,極陰生陽,寒化為熱,以此潰 多成瘻,宜早月內塞散排之。」 一男子腿患,久而不斂,飲大補藥及灸附子餅,更用 鍼頭散絍之而愈。 一男子臂患,年餘尚硬,飲食少思,朝寒暮熱,以八珍 湯加柴胡、地骨皮、牡丹皮,月餘寒熱少止,繼以益氣 養榮湯及附子餅灸之,兩月餘膿成,針之,更服人參 養榮湯,半載而痊。

一婦人膿潰清稀,脈弱惡寒,久而不愈,服「內塞散」,灸 以附子餅而瘳。

一婦人久而不斂,忽發寒熱,予決其氣血俱虛,彼反 服表散之劑,果大熱而死。大抵流注之證,多因鬱結, 或暴怒,或脾氣虛,濕氣逆於肉理,或腠理不密,寒邪 客於經絡,或閃仆,或產後瘀血流注關節,或傷寒餘 邪未盡為患,皆因真氣不足,邪得以乘之。常治鬱者 開之,怒者平之,閃仆及產後瘀血者散之,脾虛及腠 理不密者,除而補之。傷寒餘邪者,調而解之。大要以 固元氣為主,佐以見證之藥。如久而瘡口寒者,更用 豆豉餅或附子餅灸之。有膿管或瘀肉者,用《針頭散》 腐之自愈,《錠子》尤效。若不補血氣,及不慎飲食起居 七情,俱不治。

一男子元氣素弱,將欲患此,胸膈不利,飲食少思,予 欲治以「健脾胃,解鬱結,養血氣。」彼不從,乃服辛香流 利之劑,致腹脹,又服三稜、蓬朮、厚朴之類,飲食愈少, 四肢微腫,兼腰腫一塊,不潰而歿。蓋此證本虛痞,今 用剋伐之劑,何以不死?況辛香燥熱之劑,但能劫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