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3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後仍以防風通聖散量加參、芪、熟地以固氣血。或脾 胃弱者,白朮當倍用。

蟲因火盛,氣血沸騰,充滿經絡,外瘡延蔓,內蟲攻注, 蝕肝眉脫,蝕心足底穿,蝕脾聲啞,蝕肺鼻崩,蝕腎耳 鳴如雷。宜先服「瀉青丸」以瀉肝火,次隨證救治。虛癢 者,四物湯加酒芩調浮萍末,痒甚加荊芥、蟬退搔痒 皮。白屑者,白花蛇丸。眉髮落者,三蛇丹或柏葉煎。 眉脫鼻崩者,換肌散、補氣瀉榮湯。蝕眼者,蘆薈丸。肢 節廢者,蠲皮散。通用「凌霄花散、胡麻散、加味苦參丸、 大楓丸、換骨丸、大麻風丸、紫雲風丸、活神丹、腎氣丸、 四聖不老丹、八物湯。」外治摩風膏、浴癩方。髮落不生 者,先用生薑擦三次,後用半夏為末,麻油調搽,諸方 選用之。

《赤白癜治法》

面皮頸項身體皮肉變色,赤者謂之「赤癜」,白者謂之 「白癜。」乃肝風搏於皮膚,血氣不和所生。

赤屬血。「血熱者,九味羌活湯加金銀花、連、𧄍,或四物 湯加柴胡、山梔、牡丹皮。虛者,逍遙散加山梔,或腎氣 丸。」

白屬氣,氣熱者,敗毒散或小柴胡湯加防風。連𧄍虛 者,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如果係風毒者,胡麻散、 單蒼耳丸、單浮萍丸。此疾久者,只宜滋養氣血,則火 自息,風自定,痒自止。若用祛風辛苦之劑,則肝血愈 燥,風火愈熾,元氣愈虛,變為難治。

身上虛痒,血不榮於腠理故也,宜四物湯加黃芩入 紫浮萍末調服。或單凌霄花為末,酒調服。遍身及頭 上風屑癢者,單苦參丸,或薄荷、《蟬退》等分為末,酒調 服。

《薛己醫按》

《總論》

《內經》云: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間, 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膹䐜而有瘍。衛氣 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有榮衛熱胕,其氣 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 不去,名曰癘風。其治法:當刺肌肉骨髓,以泄榮衛之 怫熱。《靈樞經》以銳針刺腫上,出惡血。近代先哲云:「感 天地肅殺惡氣所致。其上體先見或多者,毒在上也; 下體先見或多者,毒在下也。蓋氣受邪則上多,血受 邪則下多,氣血俱受則上下齊見。」若眉毛先落者,毒 在肺;面發紫泡者,毒在肝;腳底先痛或穿者,毒在腎; 遍身如癬者,毒在脾;目先損者,毒在心。此五臟受證 之重也。一曰皮死,麻木不仁;二曰肉「死,針刺不痛,三 曰血死爛潰,四曰筋死指脫,五曰骨死,鼻柱壞」,此五 臟受傷之不可治也。若聲啞目盲,尤為難治。大抵此 證,多由勞傷氣血,腠理不密,或醉後房勞沐浴,或登 山涉水,外邪所乘,衛氣相搏,濕熱相火,血隨火化而 致,故淮揚、嶺南、閩越間多患之,治當辨本證兼證、變 證、類證,陰陽虛實而治焉。若妄投燥熱之類,膿水淋 漓,則肝血愈燥,風熱愈熾,腎水愈傷,相火愈旺,反致 敗證矣。

《本證治法》

一、癘瘍所患,非止一臟,然其血氣無有弗傷,兼證無 有弗雜。況積歲而發見於外,須分經絡之上下,病勢 之虛實,不可概施攻毒之藥,當先助胃壯氣,使根本 堅固,而後治其瘡可也。《經》云:「真氣奪則虛,邪氣盛則 實。」凡云病屬有餘,當認為不足。

一、「癘瘍當知有變、有類之不同,而治法有汗、有下、有 砭刺、有攻補之不一。蓋兼證當審輕重,變證當察先 後,類證當詳真偽,而汗、下、砭、刺、攻補之法,又當量其 人之虛實,究其病之源委而施治之。蓋虛者形氣虛 也,實者病氣實,而形氣則虛也。」

一癘瘍砭刺之法子和張先生謂「一汗扺千針」,蓋以 針血不如發汗之周遍也。然發汗即出血,出血即發 汗,二者一律。若惡血凝滯在肌表經絡者,宜刺宜汗, 取委中出血則效。若惡毒蘊結於臟,非蕩滌其內,則 不能痊。若毒在外者,非砭刺遍身患處,及兩臂腿腕、 兩手足指縫各出血,其毒必不能散。若表裏俱受毒 者,非外砭內泄,其毒決不能退。若上體患多,宜用「醉 仙散」,取其內畜惡血於齒縫中出,及刺手指縫并臂 腕,以去肌表毒血。下體患多,宜用「再造散」,令惡血陳 蟲於穀道中出,仍針足指縫并腿腕,隔一二日更刺 之,以血赤為度。如有寒熱頭疼等證,當大補血氣。 一癘瘍服輕粉之劑。若腹疼去後,兼有膿穢之物,不 可用藥止之。若口舌腫疼,穢水時流,作渴發熱喜冷, 此為上焦熱毒,宜用瀉黃散。若寒熱往來,宜用小柴 胡湯加知母。若口齒縫出血,發熱而大便祕結,此為 熱毒內淫,宜用黃連解毒湯。若大便調和,用《濟生》犀 角地黃湯。若穢水雖盡,口舌不愈,或發熱作渴,而不 飲冷,此為虛熱也,宜用七味白朮散。

一癘瘍手足或腿臂或各指拳攣者,由陰火熾盛,虧 損氣血,當用加味逍遙散加生地黃,及換肌散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