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1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凡痘瘡已靨,煩渴不止,或頭溫足冷,或腹脹,或瀉,或 嚙牙多致難愈,急用十一味木香散以救之。已上之 證,若誤與蜜水生冷之物,則轉加熱渴而死。

前證屬脾胃虧損,內真寒而外假熱耳,非溫補不救。如前藥未應,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以純補之。

凡身壯熱,經日不除,如無他證,用「六味柴胡麥門冬 散治之,熱退即止。如不止,服七味人參白朮散。」

前證「若肝膽熱毒,柴胡麥門冬散。若肝經血虛,用四物湯加黃芪、柴胡;若中氣虛熱,用人參白朮散。」

凡身壯熱,大便堅實,或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皆瘡毒 未盡,用四味射干鼠粘子湯。如不應,用七味人參白 朮散。

前證若壯熱飲冷,屬熱毒在表,宜用前湯。若兼大便不通,屬熱毒在內,少用四順清涼飲。若熱毒既去,胃氣虛而發熱,用七味人參白朮散。若因陰血虧損而發熱,用四物湯。

凡風熱咳嗽,咽膈不利,用「三味桔梗甘草防風湯」治 之。如不應,用七味人參白朮散主之。

前證如痘熱內作,宜用桔梗甘草防風湯;如兼痰熱咳嗽,佐以抱龍丸。若氣虛痰涎壅上,宜人參白朮散以補脾肺。

凡涕唾稠粘,身熱鼻乾,大便如常,小便黃赤,用十六 味「人參清膈散。」如不應,用「七味人參白朮散。」

前證屬脾肺蘊熱,痘邪為患,用清膈散解散邪氣。若脾肺虛熱,不能司攝,用人參白朮散,調補中氣。

凡痰實壯熱,胸中煩悶,大便堅實,臥則喘急,速用五 味前胡枳殼湯治之。

前證若因腸胃蘊熱,宜急用前湯,緩則熱毒延內,多致有悮。

凡飲冰雪不知寒者,陽盛陰虛也;飲沸湯不知熱者, 陰盛陽虛也。陽盛則補陰,木香散加丁香、官桂。陰盛 則補陽,異功散加木香、當歸,每一兩藥共加一錢。

陽盛者,當用清涼飲以補陰。陰盛者,用異功散以補陽。須審的實而用,若或少差,死在反掌。前云乃傳寫之誤。

凡痘瘡首尾若誤飲冷水,瘡靨之後,其痂遲落,或生 癰腫,或成疳蝕。蓋脾胃屬土而主肌肉,水濕所傷,則 津液衰少,榮衛澀滯,不能周流,故瘡痂遲落而生癰 腫。

痘癰之類,屬血熱未解而內作,外邪搏於肌膚之間,或餘毒蘊結經絡,輕則肌表浸淫瘙癢,重則肢節壅腫作痛。若餘毒熾盛,先用仙方活命飲以解其毒,卻用托裡消毒散。毒氣將盡,用四君、歸芪以補托元氣。大凡痘瘡始末,皆係脾胃之氣所主,若飲食藥餌失宜,多致變證。故凡飲食少思,內熱晡熱者,屬脾胃氣虛血弱,佐以四君、芎、歸、黃芪、升麻。若飲食如常,發熱作痛者,屬氣血虛弱,餘毒為患,佐以射干鼠粘子湯。若飲食如常,發熱作痛,大便祕結者,屬熱毒內蘊,用大連𧄍飲。如不應,仙方活命飲。若根赤而作癢,血虛也,四物加牡丹皮。色白而作癢,氣虛也,四君加當歸、芍藥。色赤而作痛,血熱也,四物加連、𧄍、金銀花。腫而不潰,血氣虛也,用托裡消毒散。潰而不愈,脾氣虛也,用六君子湯。

凡瘡疹已靨未愈之間,五臟未實,肌肉尚虛,血氣未 復,被風邪相搏,則津液澀滯,遂成疳蝕,宜用雄黃散、 綿繭散等藥治之。久而不愈,則潰多致不起。

前證屬足陽明胃經,其方解毒殺蟲之劑,若毒發於外,元氣未傷者,用之多效。若胃氣傷損,邪火上炎者,用蕪荑湯、六味丸。若赤痛者,用小柴胡湯。如生地黃。肝脾疳證,必用四味肥兒丸,及人參白朮散,佐以九味蘆薈丸。

《沈氏痘疹心傳必效良方》

《有餘不足分治》

小兒出痘發熱三日後,見苗熱緩,色淡紅光明稀朗 尖起,飲食如常睡寧,此陰陽適均,不藥自愈。又有色 甚紅稠,睡寧,飲食如常,一變則不可救。患家切不可 目為「吉證」,亦須預先清解。

一如暴熱暴出,色赤稠,或額上先出,腹痛脹滿,煩躁 不食,驚搐失音,嗽喘發渴,此有餘之證,乃屬腎經真 陰不足,陽極之證。《經》曰:「獨陽不長之謂。」色紅有頂陷 者,與色白頂陷者不同。紅陷非氣虛,乃熱則傷氣。治 者切不可吃黃、酒、葡萄、荔枝、人牙、胎衣、天靈蓋及魚、 羊等熱物,又不可輕用人參、黃芪、白朮、白芍藥補藥, 及穿山甲、麝香泄藥,及木香、丁香。熱藥,謂補能助氣, 熱能發散。既知痘毒屬陰臟,在骨中不動,即《經》曰「陰 藏」遇熱則動,即《經》曰「陽行陰也。」陽行則為陽證,再用 熱藥,陽極則亢,熬盡陰血,何以成膿?《經》又曰:陽生陰 長,陽殺陰藏,如豆種於地,非陽不生,非陰不長,陽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