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1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氣已出而未結痂疕,恐毒氣再入臟腑,餘毒為害,卻 宜疏利之,則不生他疾矣。以此觀之,疏利在未發瘡 子之前,及已愈之後,不在瘡子正發出時利也。

已出諸證不一

響應,桴影逐形,動則隨之。病有證,藥有性,用則應之。 如虛補實瀉,未嘗不愈也;瀉虛而補實,未嘗不危也。 「瘡疹本蘊熱毒於內,及其發也,體熱則血脈敷榮於 外,要在血氣溫深,胃氣盛壯,水升火降,然後熱不能 伏藏,隨血氣以流於肌絡,結瘡痘而出,豈一證可拘? 有胃虛不食而出,或吐或瀉,不食可見也,則宜溫之。」 有榮衛虛弱不能出者,惡寒,面青白,肌膚軟慢,似出 不出者,是榮衛弱也,當和其榮衛,如活血散可也。有 已出被風所感不能出者,或發熱,或狂言,或風搐,或 遍身青紫紋是也。當發散,如「惺惺散、殭蠶散。」有已出 而服冷藥,或食生冷而內寒沉伏不出者,則令瘡黑 靨,潮熱啼哭,或白色腹脹,口氣目閉,四肢微厥,如《人 齒散》,理中湯可也。有出甚,被穢氣所熏,觸則成血片, 燒乳香如胡荽酒可也。有悮,服表藥過多,遍身變成 一片,謂之斑爛者,宜安養之,如六神七珍散、內補散、 雙和湯可也。有正出盛,服涼心藥,沉伏在裡,發心寒 戰靨伏者,如丁香、豆蔻、薑、桂、當歸、附子可也。有本虛 少用藥大發之,出得正盛,忽然氣脫者,此裡本虛也, 如丹砂養氣、理中、益黃等可也。有出毒氣彌盛,內外 通遂,無陰氣所感,但血疱灌注結痂疕不成者,七日 已上,豬尾膏證是也。其證各異,宜細辨之。

論熱毒所起之由

「熱毒伏於臟腑,則蒸於肌膚而成瘡疹,非熱毒則不 能出。或感四時非節之氣,或感外寒相搏於榮衛,邪 氣盛則實,實則生熱,因熱而成斑;或傷食滯於中焦, 心氣不下,隔熱而斑生;或心熱甚則生風,風盛搐搦 如驚癇而生斑」,是皆熱有所起之由,其熱至極,動臟 腑之熱而成瘡疹也。則五臟各見一證,且呵欠煩悶, 「肝熱也;時發驚悸,心熱也;乍涼乍熱手足冷,脾熱也; 面目顋頰赤,嗽嚏,肺熱也。腎居下焦,不受穢,無諸證, 但瘡黑者屬腎也。」良由不謹風冷,或因過利內虛,毒 氣伏陷歸腎,則變黑色靨黯。世皆言瘡疹是熱,此人 之通稱也。因熱而內外相蒸,兩熱相合,陽喜歸外,熱 蒸而出。昧者不察,見瘡疹發熱諸證已見,便與疏利, 殊不知疏轉當時未覺為害,後因瘡子出盛之時,胃 氣因疏而致虛,不能運出,使人不覺,是先疏轉為害, 則因內虛為倒靨,為不食,為下利,為昏倦,變證百出。 不知所遇之初,因疏轉為害,而瘡疹出遲,醫者不察, 當此又增發散,更或下之,愈增重困,因此又救之不 善,他疾必生。殊不知傷寒因身熱而下,早為結胸。傷 寒身熱固不可下,瘡疹毒氣已發在表,尤不可疏轉。 固言小兒因身熱耳冷、尻冷咳嗽,輒用利藥,毒氣入 裡則殺人。因知傷寒身熱為汗解,瘡疹身熱為瘡疹, 為血疱,為膿疱,為痂疕而方愈,則瘡疹又不宜利,甚 於傷寒身熱不可下,無以異也。其瘡疹有宜利者,在 合下證詳論之矣。大抵瘡疹是熱毒,非熱則不能出, 瘡子有大熱者,當利其小便,有小熱者,當解毒,是亦 利其熱也,何必須轉利反虛其穀氣耶?故知瘡疹是 熱毒,剉其熱則瘡疹反不出,為陷伏,為害更深矣。

已出不可服油劑

冬嚴寒而反溫,小兒陽盛而陰微,無陰以制之,則熱 停於胸膈,令兒頭髮豎直,飲食以減,此伏熱之兆,便 宜解之。服油劑隨時便服,預以防之也。如《千金方》論, 人之初生,服生地黃汁一蜆殼,則不害瘡疹。龐氏論: 冬月天氣溫暖,小兒至春陽氣發生,必發瘡疹,宜預 服三豆飲子。常論瘡疹未發,服升麻葛根湯。此皆未 見紅點時先服以防之,豈是身熱斑生而用者?且油 劑三豆飲子、升麻湯是皆預用之。或是冬月應寒而 反熱,名曰冬溫。前人推度之,小兒純陽,至春陽氣發 生,與伏熱相搏,必作瘡疹,故隨冬溫時以服之,又何 嘗見斑點時服耶。《千金》論人之初生,服生地黃汁數 蜆殼,終身不患瘡疹,此為知幾,尤預於未然者。若斑 點已出。則不可服油劑矣。

有發出有溫出有解毒

病之在人,所得有輕重,善用藥者,能使病重者即輕, 病輕者即安,故仲景謂之「隨證滲泄」,最為活法。且瘡 疹身熱而煩躁,喘滿脈促,有諸瘡疹證,不見斑點,其 熱未退者,以麻黃等湯以發之。若已出斑點者,即止 後服,不爾再服,此表發出之也。或稟受虛寒,脾胃怯 弱,或服冷藥至多傷於脾胃,令兒手足逆冷,脈息遲 細,大便溏而小便清者,炮乾薑炙甘草湯,荳蔻、丁香 參朮藥,可選而用之,此溫裡使令自出也。或瘡疹出 後有餘毒者,下利黃赤膿血,身熱而渴,當以薤白湯 與解之。於斯三者,或發或溫或解,能審而用之,瘡疹 可保無虞矣。

雖有熱證大便如常過則不可再下

「事物以中為正,臟腑以溫為平,故過熱太涼,皆非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