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2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赤生黑死分明別。忽然錦片出肌膚,溫毒發時從兩 脅。」《奇效方》又云:「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痘疹蘊熱,非 一日之熱。宜預服升麻湯、消毒散、紫草散及油劑之 法為良。」又有傷風邪熱在表,發而為斑為疹。又有痘 瘡已出未靨之間,餘毒未除,發而為疹,名曰「蓋痘疹。」 所患雖異,所治則同,必先使疹收靨,然後可施治療 之功。不然未免有得此失彼之患。

《痘疹所屬經絡》

痘疹之狀,皆五臟之液,肝主淚,肺主涕,心主血,脾為 裹血。其瘡有五名:「肝為水疱,以淚出如水,其色青而 小;肺為膿疱,以涕稠濁,色白而大;心為斑,主心血,色 赤而小,次於水疱;脾為疹小,次於斑瘡;其主裹血,故 色赤黃淺也;涕淚出多,故膿疱水疱皆大;血營於內, 所出不多,故斑疹皆小也。心主驚,實則叫哭而搐,虛 則困臥不寧。肝主風,實則直視大叫,呵欠煩悶;虛則 咬牙欠氣;脾主困,實則困睡身熱飲水,虛則吐瀉主 風;肺主喘,實則悶亂喘促,有飲水者,有不飲水者,虛 則哽氣長出氣,腎主虛無實也。」惟痘疹腎實則黑陷 已上,當視病之新久虛實,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也。又視其睡,口中氣溫,或合面睡,及「上竄咬牙,皆心 熱也,導赤散主之。心氣熱則心胸亦熱,言不能出,而 有就冷之意,故合面臥。若心氣實而合臥,則氣不得 通,故喜仰臥,氣得上下通也,瀉心湯主之。」以手循衣 摸牀,及亂捻物者,肝熱也,瀉青丸主之。飲水喘悶者, 肺熱也,瀉白散主之。手揑眉目鼻面者,肺熱也,甘桔 湯主之。脣深紅色,肺虛熱也,少服瀉白散。脣白色,當 用補肺,阿膠散主之。若悶亂氣粗,喘促哽氣者難治, 肺虛損故也。脾肺病久,則虛而脣白。脾者肺之母也, 母子皆虛,不能相營,名之曰「肺怯。」肺主脣白,白而澤 者吉,白如枯骨者死。肺氣熱則胸滿氣急,惟傷寒則 不胸滿,腎氣不足則下竄,蓋骨重亦墜下而縮身也。 腎水陰也,虛則畏明,皆宜補腎,地黃丸主之。而上證, 「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赤者 熱也,隨證治之。」目內證赤者心熱,導赤散。淡紅者心 虛熱,生犀散。青者肝熱,瀉青丸。淺淡者補之,地黃丸。 黃者脾熱,瀉黃散。無精者腎虛,地黃丸。

按:已上皆歷論各經所屬不同,能明乎此,非特可治痘疹,凡治小兒諸疾之法,舉不越乎此耳。咬牙之證,既曰肝虛,又曰「心熱,蓋肝為心之母,心為肝之子,其所來有自矣,初未可以岐而二之也。」

《傷寒產後與痘疹傳變證治》

傷寒之證,從表入裏,其傳變病在表,則當發表,病在 裏,則當解裏。痘疹之證,從裏出表,其傳變病在裏,則 疏之,病在表,則溫之。若產後婦人血脈虛損,與小兒 痘疹耗散元氣者不甚相遠,其生血補血,如生地黃 之劑,用之當無所別也。

《寒熱用藥不同》

陳氏之藥主於熱。錢氏之藥主於寒。今之醫者。不可 執一。因時制宜可也。

寒則因表虛而入,熱則因裏實而生。治者須分內外虛實,一向發舉,固不可一向解毒,亦不可寒用發舉,熱用解毒,斯為活法也。何以主為。

《陳氏方》多用木香散、異功散,有丁香、官桂、附子、半夏之熱,可治不足之證。《錢氏方》多用解肌湯、涼膈散,有大黃、𥐚、硝之寒,可治有餘之證。醫不察此。宗陳氏者,雖痘瘡稠密,其色過度,亦用木香散、異功散。宗錢氏者,雖痘瘡稀疏,亦用解肌湯、涼膈散,此蓋不仁不智之甚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