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74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某處即放。」此客遣掩僧,并擭贓物,自是部內肅然不 言,咸稱其有神道,無拾遺。尋追入京,以年老多病,累 加優賜。頃之卒,年七十九。

來和

按《隋書來和傳》:「來和,字弘順,京兆長安人也。少好相 術,所言多驗,大蒙宰宇文護引之左右,由是出入公 卿之門。初為夏官府下士,累遷少卜上士,賜爵安定 鄉男,遷畿伯下大夫,進封洹水縣男。高祖微時,來詣 和相,和待人去,謂高祖曰:『公當王有四海』。及為丞相, 拜儀同。既受禪,進爵為子。開皇末,和上表自陳曰:『臣 早奉龍顏,自周代天和三年已來,數蒙陛下顧問,當 時具言至尊膺圖受命,光宅區宇,此乃天授,非由人 事所及。臣無勞效,坐致五品二十餘年。臣是何人,敢 不慚懼?愚臣不任區區之至,謹錄陛下龍潛之時,臣 有所言,一得書之祕府,死無所恨。昔陛下在周,嘗與 永富公竇榮定語臣曰:『我聞有行聲,即識其人。臣當 時即言:公眼如曙星,無所不照。當王有天下,願忍誅 殺』』。」建德四年五月,周武帝在雲陽宮謂臣曰:「諸公皆 汝所識,隋公相祿何如?」臣報武帝曰:「隋公止是守節 人,可鎮一方。若為將領,陣無不破。」臣即于宮東南奏 聞,陛下謂臣此語不忘。明年,烏丸軌言于武帝曰:「隋 公非人臣。」帝尋以問臣,臣知帝有疑,臣詭報曰:「是節 臣,更無異相。」于時王誼、梁彥光等知臣此語。大象二 年五月,至尊從永巷東門入,臣在永巷門東,北面立。 陛下問臣曰:「『我無災障不』?臣奏陛下曰:『公骨法氣色 相應,天命已有付屬』。」未幾,遂總百揆。上覽之大悅,進 位開府,賜物五百段,米三百石,地十頃。和同郡韓則 嘗詣和相,和謂之曰:「後四五當得大官。」人初不知所 謂,則至開皇十五年五月而終。人問其故,和曰:「十五 年為三五,加以五月為四五,大官槨也。」和言多此類。 著《相經》四十卷。道士張賓、焦子順應門人董子華。此 三人當高祖龍潛時,並私謂高祖曰:「公當為天子,善 自愛。」及踐阼,以張賓為華州刺史,子順為「開府,子華 為上儀同。」

袁天綱

按《唐書袁天綱傳》:「袁天綱,益州成都人,仕隋為鹽官 令,在洛陽與杜淹、王珪、韋挺游。天綱謂淹曰:『公蘭臺 學堂全且博,將以文章顯。謂珪:『法令成,天地相臨,不 十年,官五品。謂挺面如虎,當以武處官。然三君久當 皆得譴,吾且見之』。淹以侍御史入天策為學士,珪太 子中允,挺善隱,太子薦為左衛率。武德中,俱以事流』」 巂州,見天綱曰:「公等終且貴,杜位三品,難與言。」壽王 韋亦三品後于杜,而壽過之,但晚節皆困。見竇軌曰: 「君伏犀貫玉枕,輔角完,起十年且顯立功,其在梁、益 間邪!」軌後為益州行臺僕射,天綱復曰:「赤脈干瞳,方, 語而浮,赤入大宅。公為將必多殺,願自戒。」軌果坐事 見召,天綱曰:「公毋憂右輔澤而動,不久必還。」果還為 都督。貞觀初,太宗召見曰:「古有君平,朕今得爾,何如?」 對曰:「彼不逢時,臣固勝之。」武后之幼,天綱見其母曰: 「夫人法生貴子。」乃見二子:元慶、元爽,曰:「官三品,保家 主也。」見韓國夫人曰:「此女貴而不利夫。」后最幼,姆抱 以見,紿以男。天綱視其步與目,驚曰:「龍瞳鳳頸,極貴 驗也。若為女,當作天子。」帝在九成宮,令視岑文本,曰: 「學堂瑩夷眉過目,故文章振天下。首生骨未成,自前 而視,法三品,肉不稱骨,非壽兆也。」張行成、馬周見曰: 「馬君伏犀貫腦,背若有負,貴驗也。近古君臣相遇,未 有及公者。然面澤赤而耳無根,後骨不隆,壽不長也。」 張晚得官,終位宰相,其術精類如此。高士廉曰:「君終 作何官?」謝曰:「僕及夏四月」,數既盡,如期以火山令卒。 子客師亦傳其術,為廩犧令。高宗置一鼠于匳,令術 家射,皆曰:「鼠。」客師獨曰:「雖寔鼠,然入則一,出則四。」發 之,鼠生三子。嘗度江,叩舟而還,左右請故,曰:「舟中人 鼻下氣皆墨,不可以濟。」俄有一男子跛而負,直就舟, 客師曰:「貴人在,吾可以濟。」江中風忽起,幾覆而免。跛 男子,乃婁師德也。

按:《全唐詩話》:杜淹始見袁天綱于洛,天綱謂曰:「蘭臺 成就,學堂廣寬。」又曰:「二十年外,終恐責黜,暫去即還。」 武德六年,以善隱太子俱配流巂州。淹至益州,見天 綱曰:「洛邑之言,何其神也?」天綱曰:「不久即回。」至九年 六月召入,天綱曰:「杜公至京師,即得三品要職。」淹至 京,拜御史大夫,檢极吏部尚書。贈天綱詩曰:「伊呂深 可慕,松喬定是虛,繫風終不得,脫屣欲安如,且珍紈 素美,當與薜蘿疏,既逢楊得意,非復久閑居。」

按《大唐新語》:李義府僑居于蜀,袁天綱見而奇之曰: 「此郎君貴極人臣,但壽不長耳。」因請舍之,託其子曰: 「此子七品相,願公提挈之。」義府許諾,因問天綱壽幾 何,對曰:「五十二外,非所知也。」安撫使李大亮、侍中劉 洎等連薦之,召見,試令詠鳥,立成。其詩曰:「日裡颺朝 彩,琴中半夜啼。上林許多樹,不借一枝棲。」太宗深賞 之,曰:「我將全樹借汝,豈惟一枝。」自門下典儀,超拜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