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86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相國及聖朝呂侍郎二十二處見存,六處有寫貌人 名,一十六處亡失寫貌人姓氏,皆評妙格。」

大聖慈寺六祖院羅漢閣上,峨眉山、青城山、羅浮山、 霧中四堵,中和年畫,不留姓名,評「妙格中品。」

三學院,舊名「東廚」,院門兩畔畫東北二方天王兩堵 王蜀先主修改,後移在院內北廊下,亡失姓名,評能 格上品。

多寶塔下南北二方天王、彌勒佛會、師子國王、《菩薩》, 普賢閣外北方天王,不記畫人姓名,評能格中品。 聖壽寺東廊下,維摩詰堂內畫居士方丈,花竹、《芭蕉》 《山水、松石》《風候、雲氣》三堵,景福年畫,不留姓名,評能 格中品。

昭覺寺大悲堂內《四天王》兩堵,堂外《觀音》一堵。寺門 後兩畔東西《天王》兩堵,並中和年畫,不知畫人姓名, 評「能格中品。」

《益州學館記》云:「獻帝興平元年,陳留高朕為益州太 守,更葺成都玉堂石室。東別創一石室,自為周公禮 殿。其壁上圖畫上古、盤古、李老等神,及歷代帝王之 像。梁上又畫仲尼七十二弟子、三皇以來名臣。」《耆舊》 云:「西晉太康中,益州刺史張收筆。古有《益州學堂圖》, 今已別重妝,無舊跡矣。」劉瑱,齊永明十年,成都刺史 劉悛,再修玉堂禮殿,靈宇嚴肅。悛弟瑱,性自天真,時 推妙手。畫《仲尼》四科十哲像,并車服禮器,今已重妝 別畫,無舊蹤矣。

浣花龍興寺,《成都記》云:「本正覺寺,內有前益州長史 臨淮武公元衡并從事五人,具朝服繪於中堂。」淳化 五年兵火後無畫蹤矣。

《成都記》云:「府衙西北前益州五長史真李太尉德裕 文記,今無畫蹤,唯文字相傳爾。」

《談苑》:魏氏有李後主畫竹,題跋甚多,其一云:「宗孟噪 清,臣誠同一觀。」又有李書云:「元豐辛酉清明後三日, 中書昭文位觀傳正邃明、邦直、志道三公執政張誠 一武人用事者耳。」

《墨客揮犀》:「世人畫韓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紗帽,此乃 江南韓熙載耳。尚有當時所畫,題誌甚明。熙載諡文 靖,江南人謂之韓文公,因此遂謬以為退之。退之肥 而寡髯。元豐中,以退之從享文宣王廟,郡縣所畫,皆 是熙載,後世不復可辯,退之遂為熙載矣。」

藏書,畫者多取空名,偶傳為鍾、王、顧、陸之筆,見者爭 售,此所謂《耳鑒》。又以觀畫而以手摹之,相傳以為色 不印指者為佳畫,此又在《耳鑒》之下,謂之揣骨聽聲。 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樷其下有一貓,永叔未知 其精妙,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公家相近,一見曰:「此正 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時花」 也。貓眼黑睛如線,此正午貓眼也。有帶露花,則房斂 而色澤。貓眼早暮則睛圓,正午則如一線耳。此亦善 求古人之意也。

《筆記》:「宋周曾《秋塘圖》一卷,元皇娣太長公主所藏,前 有皇娣圖書印記,後有集賢翰林諸詞臣奉皇娣教 旨所題,自大學士趙世延、王約而下凡十六人。時鄧 文原、袁伯長俱為直學士,李洞以翰林待制居京師, 為監修國史,實至治三年也。元運方隆,皇娣雅尚文 學,一時名公鉅儒,以文章翰墨寵遇當世,其盛蓋可」 想見也。

《歸田錄》:「近時名畫,李成、巨然山水,包鼎虎,趙昌花。果 成官至尚書郎。其山水寒林,往往人家有之。巨然之 筆,惟學士院玉堂北壁獨存,人間不復見也。包氏宣 州人,世以畫虎名家,而鼎最為妙。今子孫猶以畫虎 為業,而曾不得其髣髴也。昌花寫生逼真,而筆法軟 俗,殊無古人格致,然時亦未有其比。」

「南豐類槁。」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西狹頌》稱翕 嘗令澠池,治崤嶔之道,有黃龍白鹿之瑞。其後治武 都,又有嘉禾、甘露、木連理之祥,皆圖畫其像,刻石在 側。近世士大夫喜藏畫,自晉以來,能畫者,其筆跡有 存於尺帛幅紙,蓋莫知其真偽,往往皆傳而貴之,而 漢畫則未有能得之者。及得此圖,所畫龍鹿、承露人、 嘉禾連理之木,然後漢畫始見於今,又皆出於石刻, 可知其非偽也。

《聞見後錄》:荊浩論曰:「山水之學,吳道子有筆而無墨, 項容有墨而無筆,王維、李思訓之流不數也。」其所自 立可知矣。然入吾本朝,如長安關同、營丘李成、華原 范寬之絕藝,荊浩者又不數也。故本朝畫山水之學, 為古今第一。

國初,營丘李成畫山水,前無古人,後河陽郭熙得其 遺法。「成之子覺,熙之子思,俱為從官,頗廣求兩父之 畫,故見於世者益少益可貴」云。

觀漢李翕《王稚子高貫方墓碑》,多刻山林人物,乃知 顧愷之、陸探微、宗處士輩尚有其遺法。至吳道元絕 藝入神,然始用巧思,而古意少減矣,況其下者!此可 為知者道也。

畫花,趙昌意在似,徐熙意不在似。非高於畫者,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