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0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羊豕犬馬輒食之。邑令有馬,色潔而駿,牧於水際,蹄 傷吾末,因拘而噬之焉。」蓋呂產之報身也。邑人皆知, 予詳訪於予家而不獲,逮予父母入於囹圄,責以三 日,求予無狀,將見殺焉。次日,予化儒生謁令解之。令 曰:「張老夫婦家養妖蛇,食人六畜久矣,今又食吾馬, 吾將殺之,為民去害。張不見聽,是彼自為妖也,今必 戮之。」予曰:「物命相償,宿業所致,遇彼吞噬,亦非偶然。 今君為畜而殺人,豈令尹之事乎?」令叱予使退。予復 語之曰:「君有死氣,浮於面顏,宜善自愛,他日無悔。」語 畢,予隱形不見。令之左右皆以予為妖。予乃奏天稱 冤,陳以前世母子無辜,死於諸呂,今適逢之,願與之 較。辭上而未報。因變化風雷,呼吸雲霧,白晝而暝。一 邑之人相視而語曰:「汝頭那得為魚?」以手相捫,頭面 而泣。一夕,揚海水以為雨,灌注城邑,圍四十里皆陷。 予以身載父母而出焉。時孝宣之世,今所謂「陷河」者 是也。

「《第六十六解脫化》。予前以《呂后冤對》奏帝未報而擅 行之。雖一時快意,宿憤頓消,及心定氣平,良用深悔。 翌日,玉音存降,以海神晁閑劾予擅用海水,陷溺平 民五百餘戶,以口計之,二千餘命。除里域所具。予前 身讎對八十餘人,半在城隍,半居附郭外,其餘生齒, 皆係大枉。帝命陽譴,以予為卭池龍,而奪其神職。且」 使天吏監臨,不得干預雨澤,羈囚於積水之下。連年 旱虐,水復為泥,身既廣大,無穴可容。烈日上臨,內外 熱惱。八萬四千諸鱗甲中,各生小蟲,咂嚙不已,宛轉 困苦,不記春秋。一日晨涼,天光忽開,五色雲氣浮空 而過,中有瑞相,糾髮螺旋,金容月瑩,現諸勝妙,希有 光明。山靈河伯,萬眾稽首,讚嘆歡喜,聲動天地。復有 天香,繚繞四合,天花紛垂,隨處生春。予乃耳目聰明, 鼻觀通徹,心清口潤,聲音發揚,仰首哀號,乞垂救度。 萬靈諸聖,導衛先後咸謂予云:「此西方大聖正覺世 尊釋迦文佛也。今以教法流行東土,隨教化身,將往 中國。爾既遭逢,宿業可改。」予遂起改悔心,生悲愍念 身自踴躍入天光中,具陳往昔報應之理。世尊答言: 「善哉帝子!汝於向來,孝家忠國,作大饒益。又復閔世, 生護持心,因果未周,讎敵相爭,以人我相,肆興殘忍, 遷怒於物,業債當償。今復自悔,欲求解脫。汝於此時, 復有前生冤親之想,與夫嗔恚愚癡念否?予聞至理, 心地開明,內外罄然,如虛空住,無人無我,諸念頓息。 自顧」其身,隨念消滅。復為男子,聽佛宣說,得灌頂智, 得大辯才,得神通力,得圓滿相,龍天八部,皆大欣悅, 予歸依焉。

《第六十七,仁政化》。予既離惡趣,即得善生。受形於趙 國,為張禹之子,名勳。既長,為中正所推,為清河令。寬 明自任,人不忍欺,待吏如僚友,視民如「家人。吏有失 謬者定正之,弛慢者勉勵之,鹵莽者教誨之,貪饕者 廉察之,詭詐者詰難之,不用詰詔者免去之。惟曲法 我民,以白為黑,事千人命者,使自理之。辭窮心盡,然」 後付之於法,若初情可憫者猶宥之,「失出之罰,予所 自當,不敢辭焉。」民有爭財賄者以義平之,爭禮法者 以情喻之。為賊者使償其貲,傷人者使庭瘁其敵姦 及殺人者付之於法,其本心可恕者猶出之,容惡之 謗,亦不敢辭焉。以是一方之內,雨暘以時,蝗蟲不作, 偷賊相戒而出境,姦邪革心而改行。為政五年,怨懟 不聞。四民為之歌曰:「吾有師師,嚴而不慈。教我恕我, 張公能之。吾有友友,信而不戒。親我正我,張君是賴。 我有親母,恩掩於義。張君似之,柔而不制。我有親兄, 實敬於情。張君似之,和而不爭。後為太守,責以趨進, 予解組焉。」時乃章帝元和之末也。

《第六十八幽明化》。予以先世善政有成,根葉滋茂,天 年甫盡,即遂受形於順帝永和間,載生斯世。所謂「張 孝仲者,猶不忘於故稱也。復為郭有道之所品題,雖 不登顯仕,浮沉閭里,而上帝有旨,俾予日應世務,夜 治幽冥。凡人之屈抑冤枉,陰德隱謀,予皆知而籍之, 以至鬼靈邪祟,無不預焉。如此三紀,幽明兼濟,人鬼 皆利」,予有功焉。

《第六十九籌帷化》:「予以善功世修,漸復神職,而命債 未償者,猶不吾置。復生於河朔,少負氣節,眼見世變, 嘗以功名自期,乃為大將軍鄧艾見知,辟請為從事, 凡所舉揚,予必與焉。及伐蜀之年,予為行軍司馬,勸 艾以間道出奇,以省鋒鏑之禍。入蜀深境,遇諸葛瞻, 許以封王琅邪,瞻不之聽。至於交鋒,瞻之中堅,予所 當也。或有流矢星飛,集於予體,瞻方就擒,予欲營救 之,而創甚矣。蓋向者卭池未償之報者也,可不戒哉! 《第七十如意化》,予既滿前緣,詔詣玉京洗除業籍,鼎 新神位,俾予永福坤維。」帝又以所執之杖賜予,帝旨 若曰:「咨爾孝仲,萬靈之雄,忠孝全節,世資爾功,賚汝 斯杖,無所不通。」又曰:「此如意也。」予以杖契宿名。欣然 受之。

第七十一,「丁未化。予以寶杖自隨,無適不可。因念前 身西海之隅,復經從焉。越裳之西,越嶲之南,兩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