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4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師,其人物皆雄偉,故杲老謂臨濟若不為僧,必作一 渠魁也。又嘗在廬山見歸宗像。尤為可畏。若不為僧。 必作大賊矣。

問:「釋氏之無,與老氏之無何以異?」曰:「老氏依舊有,如 所謂『無欲觀其妙,有欲觀其竅』是也。若釋氏則以天 地為幻妄,以四大為假合,則是全無也。」

老氏欲保全其身底意思多,釋氏又全不以其身為 事,自謂別有一物不生不滅。歐公嘗言,老氏貪生,釋 氏畏死,其說亦好。氣聚則生,氣散則死,順之而已,釋 老則皆悖之者也。

佛氏之失,出於自私之厭。老氏之失,出於自私之巧。 厭薄世故,而盡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關機巧, 便盡天下之術數」者,老氏之失也。故世之用兵,算數 刑名,多本於老氏之意。

佛老之學,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廢三綱五常。」這一事 已是極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說。

釋氏見得高底儘高。或問他何故只說空?曰:「說頑空, 又說真空。頑空便是空無物,真空卻是有物,與吾儒 說略同。但是他都不管天地四方,只是理會一箇心。 如老氏亦只是要存得一箇神氣。伊川云:『只就跡上 斷便了』。不知他如此要何用!」

有言莊老禪佛之害者,曰:「禪學最害道。莊老於義理 絕滅猶未盡,佛則人倫已壞,至禪則又從頭將許多 義理掃滅無餘。以此言之,禪最為害之深者。」頃之,復 曰:「要其實則一耳,害未有不由淺而深者。」

聖人之學所以異於老、釋之徒者,以其精粗隱顯,體 用渾然,莫非大中至正之矩,而無偏倚過不及之差。 是以君子智雖極乎高明,而見於言行者,未嘗不道 乎中庸,非故使之然,高明中庸,實無異體故也。故曰: 「道之不行也,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賢 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又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聖 人丁寧之意亦可見矣。答江元適

元史

《釋老傳序》

釋、老之教行乎中國也千數百年,而其盛衰,每繫乎 時君之好惡。是故佛於晉宋、梁陳、黃、老於漢魏唐宋, 而其效可睹矣。元興,崇尚釋氏,而帝師之盛,尢不可 與古昔同語。維道家方士之流,假禱祠之說,乘時以 起,曾不及其什一焉。《宋舊史》嘗志老、釋,厥有旨哉。乃 本其意,作《釋老傳》。

明朱得之宵練匣

《論三教》

或問三教同異。陽明老師曰:「道大無外。若曰各道其 道,是小其道矣。」心學純明之時,天下同風,各求自盡, 就如此廳事,元是統成一間。其後子孫分居,便有中 有傍。又傳漸設藩籬,猶能往來相助。再久來漸有相 較相爭,甚而至於相敵。其初只是一家,去其藩籬,仍 舊是一家。三教之分,亦只是此。其初各以資質相近 處,學成片段,再傳至四五,則失其本之同,而從之者 亦各以資質之近者而往,是以遂不相通。名利所在, 至於相爭相敵,亦其勢然也。故曰:「仁者見之謂之仁, 知者見之謂之知。」纔有所見,便有所偏。

屠隆鴻苞

《鹿園論三教》

鹿園居士曰:「儒一以貫之,一者無也;貫者有也;一以 貫之,有無合一也。費而隱,費者有也;隱者無也;費而 隱者,有無合一也。」「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者, 無也;生其心者,有也。無住生心,有無合一也。老谷神 不死,谷神無也。呼之即應,不死也有也;谷神不死,有 無合一也。儒顧諟天之明命,顧諟即內照也。天命無 聲臭,而聲臭所由生,故必顧諟焉。」「佛照見五蘊皆空, 照即顧諟也。五蘊非無也,皆空非有也。《老故常無,欲 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觀即照也,即顧諟也。兩 觀最重,是其入道之功。」愚按有無合一,非無非有,乃 三教至道,非頓悟。何以知之?故聖功即在內照,別無 下手處也。儒人心情識,人也。道心見性,天也;佛煩惱, 情識人也;菩提見性,天也。老知白,情識人也;守黑,見 性,天也。夫是之謂天人之界也。人止一心,但靈光外 馳,則為人心,所謂情識也。靈光內照,則為道心,所謂 見性也。元門指情識為順行,見性為逆行,故曰:「五行 順行,法界火坑;五行顛倒,大地七寶。」《壇經》曰:「煩惱即 是菩提,但在悟與不」悟爾。故《偈》曰:「誰知火宅內,元是 法中王。」又曰:「前念迷,則佛是眾生;後念悟,則眾生是 佛。」人無二心,非離眾生而為佛也。

又曰:「未悟人遇悟人,知其心境,於答問間,潛誘至萬 丈崖邊,忽地一推落去,便得了手,此是頓法。未悟人 不遇悟人,自為生死,發勇猛心,不著邪見,惟求見性, 去尋出路,東撞西撞,忽然一撞落在萬丈崖下,如夢 方覺,亦是頓法。若不頓悟,自見本性,便通得千經萬 論,元微祕密之言,亦只屬情識一邊,不是了手。此神 秀之所以不得傳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