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4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上獲舍利五千餘粒。詔賜號「靈感之塔。」時京師天清 寺興慈塔亦有舍利,見相輪上,上曰:「像教嘉祥,生民 之福也。」八月,兵部侍郎、譯經潤文官趙安仁奉詔編 脩《大藏經錄》成,凡二十一卷,賜名《大中祥符法寶錄》, 仍賜御製序云:「自太平興國以來,凡譯成經、律、論四 百十三卷,祕書監楊億、光梵大師惟淨等編次。」又請 以兩朝御製佛乘文集編入大藏。下詔褒許,諡「泗州 僧伽大士普照明覺大師」,公私不得指斥其名。九月, 西天竺沙門知賢等來進舍利梵經,賜紫服。十一月, 西天波羅奈沙門滿賢進梵經。無憂樹葉浮石崇矩 法師至京師。上聞其名,召入內殿,講《四十二章經》,盛 談名理,上心大悅,賜紫服、金幣、香藥。

大中祥符八年。詔以太宗御製《妙覺集》。編入大藏。南 海注輦國。遣使進天竺梵經。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大中祥符八 年,敕汀州南安巖名均慶院,賜太宗御書百二十軸, 詔以太宗御製《妙覺集》五卷付傳法院,編入大藏。南 海注輦國遣使來貢,進天竺梵經。其使言「四十年以 來海無風濤,意中國有聖人出世。」

大中祥符九年,天竺諸國沙門來進舍利、梵經。敕修 龍門山石龕,佛詔沙門智悟祈雨。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大中祥符九 年二月,北天竺優填曩國沙門天覺。南天竺師子國 沙門妙德、西天竺迦蹉國沙門等來,各進舍利梵經, 各賜紫衣金幣。四月中天竺薩縛羅國沙門童壽來 進梵經,賜紫服。五月東天竺縛鄰捺國沙門普積來 進梵經,賜紫服。西京龍門山石龕佛歲久廢壞,上命 沙」門栖演給工修飾,凡一萬七千三百三十九尊。九 月不雨,詔泗州龜山沙門智悟入京,止開寶寺祈雨。 悟先在泗州,祈雨有感,曾斷一臂。至是又曰:「若七日 得雨,更舍一臂。五日大雨,乃截一臂。」上遣使賜藥,悟 曰:「無害。」人見所截臂無血,甚異之。泗守與郡人皆夢 僧伽謂之曰:「悟是五百羅漢中,一來此」救世。

天禧元年詔新譯頻那夜迦經不許入藏賜台州東掖山智者教文印本四千餘卷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禧元年四 月詔曰:「金仙垂教實利含生。貝葉謄文當資傳譯。苟 師承之或異。必邪正以相參。既失精詳,濅成訛謬。而 況葷血之祀甚瀆於真乘;厭詛之辭尤乖於妙理。其 新譯《頻那夜迦經》四卷不許入藏。自今以後似此經 文不得翻譯。」七月詔賜台州東掖山智者教文印本 四千六百二十卷,住山本如勸郡人建教藏閣以奉 之。

天禧三年,詔以御注佛經入藏頒行,又詔賜女真國 《大藏經》。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禧三年。譯 經三藏法護等。請以御注四十二章經。御注遺教經。 入藏頒行。詔可。十一月東女真國入貢。乞賜大藏經。 詔給與之。

天禧四年,詔以御製《釋典法音集》附大藏,賜西天竺 沙門紫服,又特賜僧知禮號「法智。」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禧四年正 月。右街講經祕演等。請以御製《釋典法音集》命僧箋 注。凡三十卷。乞附大藏。詔可。初是楊億提舉其事。集 中有六種震動之語。一僧箋之。將三百字暗碎不可 觀。億削去自注云。「地體本靜。動必有變。」人服其簡。西 天竺沙門普善來進梵經。賜紫服。附馬都尉李遵勗 奏「四明知禮法師高行遺身」,上嘉歎不已,特賜「法智」 之號,仍宣旨「住世演教,不許遺身。」時譯經院證義簡 長等二十三人,各寄聲詩,贊美道德。

天禧五年,詔遣內侍請僧法智領眾修《法華懺》,又詔 建資聖禪院,為將士戰亡者追福。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天禧五年,詔 遣內侍俞源清往四明延慶,請法智法師領眾脩法 華懺,為國祈福。師為述脩懺要旨上之。詔於并州建 資聖禪院,為將士戰亡者追福,門下侍郎平章事丁 謂兼譯經潤文使,翰林學士晁迥李維兼潤文官。是 歲,天下僧數三十九萬七千六百十五人,尼六萬一 千二百四十人。

乾興元年仁宗即位章懿太后遣使請僧遵式為國行懺賜龜茲國僧紫服

按:《宋史仁宗本紀》:「乾興元年二月戊午即位。」

按《佛祖統紀》:「乾興元年,章懿太后遣使詣錢唐天竺, 請遵式法師為國行懺。師著《金光明護國道場儀》上 之。因奏天台教卷,乞入大藏。龜茲國僧華嚴來進佛 骨、舍利、梵經,賜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