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5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七十一卷目錄

 釋教部藝文四

  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  梁沈約

  均聖論           前人

  答陶華陽          前人

  究竟慈悲論         前人

  述僧設會論         前人

  述僧中食論         前人

  因緣義           前人

  懺悔文           前人

  千僧會願文         前人

  為文惠太子禮佛願疏     前人

  為文惠太子解講疏      前人

  為齊竟陵王發講疏并頌  前人

  為齊竟陵王解講疏      前人

  又

  為南郡王捨身疏       前人

  捨身願疏          前人

  禮佛唱導發願文      王僧孺

  懺悔禮佛文         前人

  初夜文           前人

  答釋法雲書         陸倕

  答釋法雲書         王筠

  謝東宮賜聖僧餘饌啟    劉孝威

  謝東宮賜淨饌啟       前人

  南齊書高逸傳後論     蕭子顯

  與蕭諮議等書        元帝

  與劉智藏書         同前

  修心賦有序      陳江總

  香讚            前人

  花讚            前人

  燈讚            前人

  幡讚            前人

  群臣請陳武帝懺文      前人

  諫崇釋疏       北魏裴延儁

神異典第七十一卷

釋教部藝文四

《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
梁·沈約

竊以《六詩》雨散,百氏雲興,或事止褒刺,或義單小辨, 莫不雕風煙之氣狀,流日月之英華。明公該元體妙, 凝神宙表,廕法雲於六合,揚慧日於九天,因果悟其 初心,菩提證其後業,陟無生之遠岸,汎正水之安流, 受三遠十號之尊崇,建四辨八聲之妙,極法身與金 剛齊固,常住與至理俱存。

《均聖論》
前人

自天地權輿,民生攸始,遐哉眇邈,無得而言焉。無得 而言,因有可言之象。至於太虛之空曠,無始之杳茫, 豈惟言象莫窺,良以心慮事絕。及天地蕞爾,來宅其 中,毫端之泛巨海,方斯非譬。然則有此天地已來,猶 一念也。我之所久,莫過軒羲,而天地之在彼太虛,猶 軒羲之在彼天地。齷齪之徒,惟謂赫胥為遠,何其瑣 瑣為念之局耶?世之有佛,莫知其始。前佛後佛,其道 不異。法身湛然,各有應感。感之所召,跨大千而咫尺; 緣苟未應,雖踐跡而弗睹。娑婆南界,是曰閻浮;蔥嶺 以西,經塗密邇,緣運未開,自與理隔。何以言之?夏殷 已前,書傳簡寡;周室受命,經典備存。象寄狄鞮,隨方 受職。重譯入貢,總括要荒。而八蠻五「狄,莫不愚鄙,文 字靡識,訓義不通,咸納贄王府,登樂清廟。」西國密塗, 厥路非遠,雖葉書橫字,華梵不同,而深義妙理,于焉 自出。唐虞三代,不容未有,事獨西限,道未東流,豈非 區區中國,緣應未啟,求其會歸,尋其旨要,寧與四夷 之樂同日而語乎?非為姬公所遺,蓋由斯法宜隱故 也。炎昊之世,未火未「粒,肉食皮衣,仁惻之事,弗萌懷 抱。非肉非皮,死亡立至。雖復大聖殷勤,思存救免,而 身命是資,理難頓奪,實宜導之以漸,稍啟其源。故燧 人火化,變腥為熟。腥熟既變,蓋佛教之萌兆也。何者? 變腥為熟,其事漸難」,積此漸難,可以成著。迄乎神農, 復垂汲引,嘉穀肇播,民用粒食,歉腹充虛。非肉可飽, 則全命減殺,於事彌多。自此已降,矜護日廣,春蒐免 其懷孕,夏苗取其害穀,秋獼冬狩,所害誠多,頓去之 難,已備前說。周孔二聖,宗條稍廣,見其生不忍其死, 聞其聲不食其肉,草木斬伐有時,麛卵不得妄犯,漁 不竭澤,畋不燎原,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肉食蠶衣,皆 須耆齒,牛羊犬豕,無故不殺。此則戒有五支,又開其 一也。逮於酣醟於酒,淫迷乎色,詭妄於人,攘濫自己, 外典所禁,無待釋教。四者犯人,人為含靈之首;一者 害獸,獸為生品之末。上聖開宗,宜有次第。亦由佛戒 殺人,為業最重也。內聖外聖,義均理一。而蔽理之徒, 封著外教,以為烹羊豢豕,理固宜然。惑者又云:「若如 釋氏之書,咸有緣報之業」,則禹湯文武並受刲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