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8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宣室志》:唐貞觀中,有王順山悟真寺僧,夜如藍溪,忽 聞有誦《法華經》者,其聲纖遠。時星月迥臨,四望數十 里,閴然無睹。其僧慘然有懼,及至寺,且白其事于群 僧。明夕俱於藍溪聽之,乃聞經聲自地中發,于是以 標表其所。明日窮表下,得一顱骨,在積壤中,其骨槁 然,獨脣吻與舌,鮮而且潤,遂持歸寺。乃以石函置于 千佛殿西軒下,自是每夕常有誦《法華經》聲在石函 中,長安士女觀者千數。後新羅僧客於寺,僅歲餘。一 日,寺僧盡下山,獨新羅僧在,遂竊石函而去。寺僧跡 其往,已歸海東矣。時開元末年也。

《法苑珠林》。唐釋道俗者,不測所由,止醴泉山原,誦《法 華經》為業,乃至遍數千。貞觀中,因疾將終,告友人慧 廓禪師曰:「此雖誦經,意望有驗。吾死之後,當以十年 為限,試發視之。若舌朽滅,知誦無功;若舌如初,為起 一塔,庶生俗信。」言訖而終。至十一年,依言發之,身肉 都盡,唯舌不朽。一縣士女,咸共讚歎。乃函盛舌本,起 塔於「《甘谷》岸上。」

唐郊南福水之陰,有史村史阿誓者,誦《法華經》,職充 令史,往還步涉,未嘗乘騎以依經云:「哀愍一切故也。」 病終本邑,香氣充村,道俗驚怪而莫測其緣。終後十 年,其妻死,乃發塚合葬,見其舌根如本生肉,斯誠轉 誦《法華》之靈驗也。

唐王弘之,貞觀中為沁州和川令,有女適博陵崔軌。 崔于和川病卒,經數十日,其家忽于夜中聞崔語。初 時傾家驚恐,其後乃以為常,云:「軌是女婿,雖不合於 妻家立靈,然而苦無所依,但為置立也。」妻從其請,朝 夕置食,不許置肉,唯要素食,恆勸禮佛。又說地獄中 事云:「人一生恆不免殺生及不孝,其餘之罪,蓋亦小」 耳。又云:「軌雖無罪,然大資福助。為軌數設齋供,并寫 《法華》《金剛》《觀音》等經各三兩部。自茲已後,即不復來 王家。一依其言,寫經設供。軌忽更來愧謝,因云:『今即 取別』。」舉家哭而送之。軌有遺腹之子,已年五六歲。軌 云:「此子必有名宦,願善養育。」自此不復來矣。

唐貞觀年中,有河東董雄為大理寺丞,少來信敬,蔬 食十年。至十四年中,為坐李仙童事,主上大怒,使侍 御韋琮鞫問甚急,因禁數十人。大理丞李敬元、司直 王欣,同連此坐。雄與同屋囚鎖,專念《普門品》,日得三 千遍,夜坐誦經,鎖忽自解落地。雄驚告欣元,欣元共 視鎖,堅全在地,而鉤鎖相離數尺,即告守者共夜。監 察御史張守一宿直,命吏關鎖,以火燭之,見鎖不開 而相離甚怪。又重鎖紙封書上而去。雄如常誦經,五 更中,鎖又解落有聲。雄又告欣元等,至明告李敬元, 視之,封題如故,而鎖自相離。敬元素不信佛法,其妻 讀經,常謂曰:「何為胡神所媚,而讀此書耶?」及見雄此 事,乃深悟不信之咎,方知佛為大聖也。時欣亦誦《八 菩薩名》,滿三萬遍,晝鎖解落,雄異其事。臺中內外具 皆聞見。不久俱免。

法華持驗唐蒲州釋法徹,絳州人。少勤苦,通法華經, 嘗以是經誘化一切。邑有孤山,師依而結業,刱立蘭 若。嘗于道中遇一癩者,引至山中,為鑿穴給食,令誦 《法華》。癩者素不識字,加又頑鈍,句句授之,終不辭倦。 至第六卷,癩病漸愈。經完,眉鬚復生,膚已如故。 《冥報記》:唐吳郡陸懷素,貞觀二十年失火,屋宇焚燒, 並從煙滅,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獨存。函及標軸亦 盡,惟經字竟如故。聞者莫不驚歎。懷素即高陽許仁 則妻之兄也,仁則當時目睹,常與人言之。

《冥報拾遺》:「唐并州石壁寺有一老僧,禪誦為業,精進 練行。貞觀末,有鵒巢其房楹上,哺養二鶵。法師每有 餘食,恆就巢哺之。鵒鶵後雖漸長,羽翼未成,因學飛, 俱墮地死。僧收瘞之。經旬後,僧夜夢二小兒曰:『某等 為先有小罪,遂受鵒身。比來日,聞法師誦《法華》,既聞 妙法,得受人身。兒等今于此寺側十餘里,某村姓名』」 家,託生為男,十月之外,當即誕育。僧乃依期視之,見 此家婦果同時誕育二子,因為作滿月。僧呼為鵒兒, 並應之曰:「唯。」

《華嚴》持驗孫思邈服流珠丹、雲母粉,年百五十歲,顏 如童子。至長安說齊魏間事,有如目睹。常書寫《華嚴 經》七百五十部。時太宗召見,問:「佛經何經為大?」孫曰: 「華嚴經佛所尊大者。」帝曰:「近元奘三藏譯《大般若》六 百卷,何不為大?而八十卷《華嚴經》獨得大乎?」孫曰:「華 嚴法界,具一切門,于一門中可演出大千經卷。般若 經乃《華嚴》中一門耳。」太宗方悟,乃受持《華嚴》。

金剛持驗唐廖等觀知善化縣時,有婆每日誦《金剛 經》,于街市乞食,夜則歸宿山阿。忽數日不見,群鴉噪 集于其止處,人爭往視之,則懷金剛經,傍巖而化,群 鴉銜土以覆之,遂名鴉葬婆。

唐永徽元年,釋明濬暴死,見二青衣引見。冥王問一 生何藝,濬答以但誦《金剛經》。王曰:「善哉!若誦十萬遍, 明年必生淨土,弟子不見師也。」乃放還。濬愈加精進, 至二年三月坐化,咸聞異香。

《華嚴持驗》唐定州中山修德禪師,苦節成性,守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