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9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十四卷目錄

 僧寺部藝文三

  龍興寺碑記        唐房琯

  大唐泗州臨淮縣普光王寺碑  李邕

  嵩岳寺碑          前人

  五臺山清涼寺碑       前人

  麓山寺碑          前人

  魏州開元寺新建三門樓碑   封演

  蘇州乾元寺碑        顧況

  九華山化城寺記      費冠卿

  柳州復大雲寺記      柳宗元

  永州法華寺新作西亭記    前人

  永州龍興寺修淨土院記    前人

  上元縣開善寺修誌公和尚堂石柱記

               李顧行

  西京興善寺傳法堂碑    白居易

  東林寺經藏西廊記      前人

  修香山寺記         前人

  魏州開元寺琉璃戒壇碑    李輔

  寺塔記序         段成式

  彭州九隴縣再建龍興寺碑   陳會

神異典第一百十四卷

僧寺部藝文三

《龍興寺碑記》
唐·房琯

厥初,道在人和,上皇取象,以濟其略。中古淳薄人散, 東周出禮,以順其動;後代澆極人妄,西方流化,以復 其情。夫動與禮違,靜與道遇。《詩》《書》之義,尚乎聰明,其 終動以乖;乘戒之旨,反乎聽視,其終靜以適。然。則先 王之作,其未盡歟?如來之道,其無上歟?觀其數乘方 駕,愚智各新其業;大慈一貫,胎化咸遂其情。法要颺 言,佛性可以懸得;禪宗陰契,菩提可以程至。通天上 地下之事,達前生後身之理,歷劫必遇其勝因,累生 固成其前果。輪迴拯厄,無物不盡,非釋迦如來,孰能 至於此乎?精宮為歸誠之地,比丘是覺後之人,非明 王良臣,孰能崇於此乎?此宇宙我高祖創集之,我烈 祖潤色之;則天皇后中微之,孝和皇「帝再興之。」此龍 興寺,則孝和之天下諸州各建同號,所以慶王業也。 雖棟宇已立,而裝持未嚴。開元十七年,天火下焚,寺 僅獲存,州將皇三,從叔無言,聖裔帝緒,稟受自高,發 慮存誠,與世品不類。於彼無度外之物,在我無累己 之人。廣不可尋,深難以測。政成化溥,身逸俗康。位居 藩牧,與天子共理;親「則叔父與人主同家,護社稷深 於他臣,視龍興別於餘寺。」興言多感,舉意大成,以家 率先,施錢數萬,合境僧尼等,道會一體,物通十方,同 力來奉佛塔。此州是闔閭故國,泰伯始封,習俗尚華, 人亡克讓,聞義風偃,捨財雲集,上座戒嚴,長江氣雄, 寸心朗傑。寺主行虔,外想遺形,苦心堅行,相與勠力, 營衛「受仗州主。由是發人取材,輦貨購匠」,川流咽塞, 道路相望。體製諮決於公輸,瓌巧採奇於眾藝。程式 既定,百工齊舉。素無特起,舊有增飾,引正殿之西霤, 蔓長廡之南垂,廓開房室,增加廐庫。高閣疊起以下 覆,三門並建以相挾。如「少華之承西嶽,少室之拱維 嵩。」彩翠虹新,欒櫨雲密,欻爾已就,宛然化「城,右驛亭, 左城堞,亙望直視,增面齊啟,背倚闤闠,俯朝盈夕散 之人,前枕通莊,閱朝京聚落之眾,雄壯為塔廟之首, 標吳中之巨麗,實天下之景福。向若眾生無緣,則佛 不出世,象教何由及此乎?聖祀非長,則帝不出震,龍 興何以建寺乎?州無賢牧,則蒸庶不化,財力何以得 廣乎?百祥畢備,成是寶功。」是可以光揚前烈,孚佑下 人也。琯浮客一過,捨舟投體,目駭奇功,心賞勝跡,輕 率敘事,不甚明暢。銘而頌之,實在能者。

《大唐泗州臨淮縣普光王寺碑》
李邕

嘻!代人以「塔廟者,即有象也;儀象者,非有相也。」邕嘗 論之,未始諒矣。其或執之於我,安住為十劫之場;什 之於空,循捨得一如之智。皆所以頌其願,酌其心。必 於無作之時,敷弘正法之故。俾或禮或見,能超因因 之緣;若我若人,盡登果果之業。則曷為不應,曷道不 行?豈空寂之門,獨階證入;事相之地,遂阻圓明者哉? 普光王寺者,僧伽和尚之所經始焉。和尚之姓,何何 國人,得眼入地。龍朔初,忽乎西來,飄然東化,獨步三 界,遍遊十方。烏飛於空,月見於水,泥鍵鐵鎖,降伏貢 高,長著錦書,散除文字。深以慾為苦器,道實法鈞,消 一無於太常,越諸有於真際。豈徒福河灌頂,慈雲覆 身,舉手而安喻四因,動足而興復三見。或以沉香作 炭,有枉言者,則誘而進之;沙末求珠,不知其量者,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