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9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如是也。若夫壇場之原,乃與碣石而長存。比丘之功, 非法無以入善,非趾無以出俗。出俗歸真,此其趾也。 故崇登頓,以攝威儀。威儀既明,定慧斯了。居凡匪造, 履達方遊。在昔三聖有言,後生傳法,莫不以為四生 路廣,人天業殊。炎赫清涼,所乘異境,先迷後得,無患 無悔,從悵悵而行,聖人惻隱,慈者用是興悲,義者於 焉外護。外護之仁,非大君大臣不能以有施,解極之 理,要道斯存,伊釋命微,罔能弘綽。公曰:「然。定慧之深, 吾所未極,惻隱之際,儒釋何殊?且或利用生式,戒亦 導人之理。」因令除地約戒,俾築壇其心,命曰莊嚴之 度。締「構之工,一以予之。」之度立工懸告,公乃捐其真 俸,以成梓陶之具,俾會恩錄之。一歲而壇上下俱構, 賁以琉璃雘之丹漆,疊午文房,張軒達戶,如龍之蟠, 如鳳之騫,㸌縮撐廅,觀者動然。神寘其隅,珠內其頂, 重級頒平,大光輝映。刱於東序,擬議東方,法生於東, 我願無已。寺德又言:「前有三門,旁有二樓」,二樓三門 可以加飾。公曰:「然」,其亦琉璃壇之畢。會恩請事,公遂 奏置義壇,以資法侶。行者不囊一錢,居者不輸毫髮, 樵疏絲穀,仰公私廩。先法一日,有瘖僧就筵;後法一 日,而瘖僧遂口。寺者以為祥感之應。其然豈不然耶? 輔植業於儒,異門釋氏,其間等級尚較,故希有歎揚 之聲。令此抽毫,以公有命,「具序釋氏,來告之門,非有 準繩,非多要賾,亦蓋之而已矣。在書有序,在物有容, 事立功成,宜論篆刻。述者敢廢斯文」,銘曰:「崇維祇園, 在藩之東,爰立其壇,有隆有豐,賁以琉璃,覆之窮隆, 上高下厚,中焉有融,有融伊何?鑒彼威儀,實繁茲構, 童童耆耆,在昔初法,築之締之,及今大輅,斲斯礱斯, 妙取天巧,固擬神保。論是機祥,永資壽考。無此端本, 定慧不生。無我明公,追琢不成。郁茲介福,肅彼緇英。 涉級東方,永載厥名。」

《寺塔記序》
段成式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與張君希復善繼同官祕書,鄭 君符夢復連職仙署。會暇日,遊大興善寺。因問《兩京 新記》及《遊目記》,多所遺略,乃約一旬尋兩街寺,以街 東興善為首。二記所不具,則別錄之。遊及慈恩,初知 官將併寺,僧眾草草,乃泛問一二上人及記塔下畫 跡,遊於此遂絕。後三年,予職於京洛。及刺安成,至大 中七年歸京。在外六甲子,所留書籍,揃壞居半。於故 簡中,睹「與二亡友遊寺,瀝血淚交。」當時造適樂事,邈 不可追,復方刊整,纔足續穿蠹,然十亡五六矣。次成 兩卷,傳諸釋子。

《彭州九隴縣再建龍興寺碑》
陳會

郡之雉東方。萬楹橫空,屹然麗譙之欲造乎天倪者 某名曰再建龍興之佛寺焉。厥初寺號大空,天授二 年為大雲,我唐開元中詔號龍興,會昌五年廢為閑 地。僧俄巾像示滅,鐘聲絕耳,樓臺為薪。嗚呼!表成毀 哀之數者,其實在言。然而不知言者,徒行咨坐歎,以 為吾釋門之大教,將灰燼於今日矣。殊不知流濁者 「攪而清,糠多者簸而精。」由是未經歲,我皇馭九土,懷 八荒,以為我之提大化也,無欲其一事之不得其所 於我也。而況釋之教毗我之為理者,深可取焉。弘大 法則生死皆無,是鎖我之七情也;推小乘則禍福皆 有,是割人之眾惡也。惡之興我,刑止於殺;惡之釋我, 刑惟其生。由是澄上流,禁浮俗,曾何「以異我之理焉。」 由是我負扆元郊,而復詔天下,使率土郡府,各復其 寺。寺之數,郡府有差;釋之數,男女一致。其與夫彭為 郡,得復寺之二焉。二之數,龍興居一。一寺度僧三十, 精選進行,能臻不二之門者,居其右焉。開須達之園 者,抑其次矣。謹住持,善完緝,使材無遺用,眾有所歸。 肩一心,紹前構,不瞬「目使其寺如從踴出者,其慎選 得人力焉。」其始也,披蒿萊,割榛莾,重疊敗棟,草創危 梁。嚴贊頌晝夜以聳其信心;示因果教化以開其眾 意。既而遠近咸萃,耆艾畢臻。浹月疊旬,資糧山峙。嘯 良工,度貞木,繚以周牆七百餘尺,一旦以備廓,間百 十四。然後中堂雲構,三門洞開。儼八臂之瑞容,赩丈 六之金質,崢嶸曤落哉。飾邃宇而鳳欲狂飛,抱危梁 而蟉將拗力。吁呼!䆗窱瓌嚴,固不可一二言之也。況 乎列開講宇,周繪四牖。東序設以聖神,部五合沓西 廂。施治無畏,常晬慈容。然後倣以天途,寫其地府。笙 牖鐃鈸,嘗聞真界之音;鼎鑊砧鎚,盡載酆都之苦。是 使即之者勇善,望之者悛惡。誠象設之多岐,亦箴規 之別戶者也。況創浮圖,建寶剎,請金口之妙典,萬軸 玉崇;銘佛頂之真言,講幢珠綴。是知摩勝建寺,豈滯 有為;如來葺門,寧妨無著?以是因復寺而破性相者, 以為空寂兩忘,方歸真諦;性相俱在,未入妙塗。如是 則理乖圓對,法閡影從,俾迷方者不得出於三途,溺 川者何緣極於五衍?茫茫八表盡從心猿,浩浩群生, 誰調意馬?因知空寂與性相同途,性相與空寂易軌, 非性相無以臻空寂,非空寂無以見性相。是知性相 為空寂之筌蹄,空寂因性相而超度。如是則寺不得 不復,道不得不弘。捨之不可,猶四教之在躬;為之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