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9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十九卷目錄

 僧寺部紀事二

 僧寺部雜錄

 僧寺部外編

神異典第一百十九卷

僧寺部紀事二

《遼史室昉傳》:昉同政事門下平章事,致政,令常居南 京,封鄭國公。初,晉國公主建佛寺于南京,上許賜額。 昉奏曰:「詔書悉罪無名寺院,今以主請賜額,不惟違 前詔,恐此風愈熾。」上從之。

《蓼花洲閒錄》:五代時有僧某,卓菴道邊,藝蔬丐錢。一 日晝寢,夢一金色龍,食所藝萵苣數畦。僧驚寤,且曰: 「必有異人至。」已而見一偉丈夫于所夢之處取萵苣 食之,僧視其狀貌凜然,遂攝衣延之,餽食甚勤,頃刻 告去。僧囑之曰:「富貴無相忘。」因以所夢告,且曰:「公他 日得志,願為老僧于此地建一大寺。」偉丈夫乃藝祖 也。既即位,求其僧尚存,遂命建寺,賜名普安,都人稱 為「道者院」,則壽皇聖帝王封之名,已兆于此。

《隨手雜錄》:「錢王有外國所獻頗眩伽寶,其方尺餘,其 狀如水精,云可厭十里火殃。」乃置于龍興寺佛髻中。 餘杭數回祿,而龍興不可近也。有盜嘗焚其殿柱,木 悉灰燼,而煙焰竟不熾。皇朝改為太平祥符寺。自唐 至皇朝,凡有十寶,此其一也。

《學佛考訓》:「宋太祖屢造佛寺,每歲度僧八千人。修京 師封禪寺為開寶寺,北鎮五丈河,極其巨麗。」

《佛祖統紀》:太平興國元年,初,周世宗廢龍興寺以為 官倉。國初,寺僧擊鼓求復,至是不已。上遣使持劍詰 之曰:「前朝為倉日久,何為煩瀆天廷?」且密戒懼,即斬 之。僧辭自若,曰:「前朝不道,毀像廢寺,正賴今日聖明 興復之耳,貧道何畏一死。」中使以聞,上大感歎,敕復 以為寺。

《宋史石守信傳》:「守信累任節鎮,專務聚斂,積財鉅萬, 尤信奉釋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輦瓦木,驅迫甚 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

《韓重贇傳》。「重贇信奉釋氏。在安陽六七年。課民採木 為寺。郡內苦之。」

《遯齋閒覽》:太平興國中,江東有僧詣闕,請修天台寺, 且言寺成願焚身以報。太宗命入內高品衛紹欽督 其事。紹欽日與僧笑語無間,及營繕畢,乃積薪于庭, 呼僧從願。僧言:「願見至尊面謝」,紹欽不許,僧大怖,泣 告紹欽,促令登薪。火盛,僧欲下,紹欽遣左右以杖抑 按,焚之而退。

《燕翼貽謀錄》:太宗皇帝命內侍裴愈與山陰令李易 直訪王羲之蘭亭舊跡,其流杯修禊處在越州,僧子 謙,因請建寺于舊地,以藏御札。至道二年二月壬辰, 詔從子謙之請,賜寺名「天章」,仍以御書賜之。

《宋史王賓傳》:「賓,許州許田人,為右羽林軍大將軍,判 左金吾,兼六軍諸衛儀仗司事。淳化四年,出知揚州, 兼淮南發連使,徙為通許鎮都監。至道元年卒,年七 十三,賻贈加等。賓事宣祖、太祖、太宗殆六十年,最為 勳舊,故恩寵尤異。前後賜賚數千萬,俱奉釋氏。在黎 陽日,按見古寺基,即以奉錢修之,掘地丈餘,得數石」 佛及石碣,有賓姓名。賓異其事以聞,詔名寺為「淳化」, 賜新印經一藏、錢三百萬以助之。

《聞見前錄》:章獻明肅太后,成都華陽人。少隨父下峽, 至玉泉寺,有長老者,善相人,謂其父曰:「君貴人也。」及 見后,則大驚曰:「君之貴以此女。」因曰:「遠方不足留,盍 遊京師乎?」父以貧為辭,長老者贈以中金百兩。后之 家至京師,真宗判南衙,因張耆納后宮中。帝即位,為 才人,進宸妃,至正位宮闈,聲勢動天下。仁宗即位,以 太皇太后垂簾聽政,玉泉長老者已居長蘆矣,后屢 召不至,遣使就問所須,則曰:「道人無所須也。」玉泉寺 無僧堂,長蘆寺無三門,后其念之。后以本閤服用物 下兩寺為錢建。獨長蘆寺臨江,門起水中,既成輒為 蛟所壞。后必欲起之,用生鐵數萬斤疊其下,門乃成。 蓋蛟畏鐵也。今玉泉寺僧堂,《梁記》曰「后所建」云。 《澠水燕談錄》:西都北寺應天禪院,乃太祖誕聖之地。 國初為傳舍,真宗幸洛陽,顧瞻遺跡,徘徊感愴,乃命 建為僧舍,功成,賜院額,奉安神御,命知制誥劉筠誌 之。仁宗初,又建別殿,分二位,塑太宗、真宗聖像,丞相 王欽若為之記。後園植牡丹萬本,皆洛中尤品。慶曆 末,仁宗御篆《神御三殿碑》,藝祖曰興先,太宗曰帝華, 真宗曰昭孝,今為忌日行香地,去留府甚遠,故《詩》曰 「正夢寐中行十里」,此之謂也。

《蔣氏日錄》:實聖石佛院在嘉興縣東南,唐至德二年, 于寺基掘石佛四軀,至今現存。天聖中,賜名「寶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