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1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應終,講《法華》力,更延一紀。今七十四,復致斯應,生 期畢矣。」即集內眾,訓將來事曰:「欲生善道,欲備神力; 欲出生死,欲具佛法。宜須持戒,修定學慧,弘通正法, 勿令空過,無所得也。」爾日,天台送書,并致香蘇、石蜜。 觀覽。書曰:「宿世因緣,最後信矣。」命兩如意:一東向天 台,一留西法志。諸雜服式,吾眼自分。一還僧羯磨,二 成第五僧施。嘗有人夢飛殿來迎沙門寶慧,又聞空 中伎樂,至七月七日中夜,跏趺而坐,盥漱整服,曰:「有 人請講菩薩戒也。」端坐怡然,不覺已滅。逝於眾善之 舊寺。從子至午,心頂俱暖,身體柔軟,顏色不變。右手 內屈三指,信宿流汗遍身。至四日移入禪龕。時屬流 火,炎氣尚嚴,而儼若生存,實資神力。從此至二十五 日,四方輻湊,六縣同集,道俗公私,一期咸萃。皆就屍 手傳香表別。攀德號慕,悲起纏雲,追惟戒德,泣垂零 雨。至於香華供獻,日有千群。隨次大齋,開龕瞻奉。而 色相光潔,眉毫更長,倍異生前,咸加奇歎。至二十六 日,乃窆於靈隱山。《真容》掩方墳,寫狀留天竺。是日四 部亙一由旬,香蓋成陰,幢旛蔽野。存亡榮慶,非可勝 言。初觀聲辯之雄,最稱宏富,江表文國,莫敢爭先。自 正法東流,談導之功,衛安為其稱首。自爾詞人莫不 宗猷於觀。是知五百一賢,代興有日,佛法榮顯,實賴 斯乎?

法韻

按《續高僧傳》:「法韻姓陳氏,蘇州人。追慕朋從,偏工席 上,騷索遠度,罕得其節。誦諸碑誌及古導文百有餘 卷,并王僧孺等諸賢所撰。至於導達,善能引用。又通 經聲七百餘契。每有宿齋,經導兩務,並委於韻。年至 三十,弊於諠梗,邀延疏請,日別重疊,乃於正旦割繩 永斷,即聽華嚴,不久便覆。恨浪棄功,妄銷脣舌。承栖」 霞清眾,江表所推,尋聲即造,從受禪道。又聞泰嶽靈 巖,因往追蹤,般舟苦行,立志梗潔,不希名聞,擔石破 薪,供給為任。晚還故鄉,有浮江石像者,如前傳述,後 被燒燼,而不委相量,無由可建。便於石像故基願禮 八萬四千塔。樹功既滿,感遇野姥,送一卷書,及披讀 之,乃是昔像之緣也。既有樣度,依而造成,大有徵應。 海中有《陽虎島》者,去岸三里,韻往安禪,惟服布艾,行 慈故也。初達逢怪大風鬼物,既見如常,心毛不動。九 十日後,恬然大安。自知命終事,還返栖霞,不久便卒, 春秋三十五,即仁壽四年矣。

立身

按《續高僧傳》:「立身,江東金陵人。志節雄果,不緣浮綺, 威容肅然,見者憚懾。有文章攻辯對。時江左文士多 興法會,每集名僧,連宵法集,導達之務,偏所牽心。及 身之登座也,創發謦欬,砰磕如雷,道俗斂襟,毛豎目 整。至於談述業緣,布列當果,泠然若面,人懷厭勇。晚 入慧日,優贈日隆。大業初年,聲唱尢重。帝以聲辯之」 功,動衷情抱,賜帛四百段,氈四十領。性本清儉,無兼 諸蓄,率命門學通共均分。從駕東都,遂終於彼,時年 八十餘矣。時西京興善,官供尋常唱導之士,人分羽 翼。其中高者,則惠寧、廣壽、法達、寶嚴,哮吼之勢有餘, 機變之能未顯,人世可覿,故不廣也。

善權附法綱

按《續高僧傳》:「善權,揚都人,住寶田寺,聽採成論,深有 義能。欻爾迴思,樂體人物,隨言聯貫,若珠璧也。眾以 學功將立,不願弘之。而權發悟時機,為功不少,適詣 為得,遂從其務。然海內包括,言辯之最,無出江南。至 於銓品時事,機斷不思,莫有高者。晚以才術之舉,煬 帝所知,召入京師,住日嚴寺。獻后既崩,下令行道,英」 聲大德五十許人,皆號智囊。同集宮內,六時樹業,令 必親臨,權與立身,分番禮導。既絕文墨,惟存心計。四 十九夜,總委二僧,將三百度,言無再述。身則聲調陵 人,權則機神駭眾。或三言為句,便盡一時;七五為章, 其例亦爾。煬帝與學士柳顧言、諸葛穎等語曰:「法師 談寫,乍可相從;導達鼓言,奇能切對。甚可訝也。」穎曰: 「天授英辯,世罕高者。」時有竊誦其言,寫為卷軸,以問 於權。權曰:「唱導之法,設務在知機。誦言行事,自貽打 棒。雜藏明誡,何能輒傳?宜速焚之,勿漏人口。」故權之 導文,不存紙墨。每讀碑誌,多疏儷詞。傍有觀者,若夢 遊海。及登席列,用牽引囀之,人謂拔情,實惟巧附也。 大業初年,終日嚴寺,時年五十三矣。門人法綱,傳師 導法,汪汪放曠,譎詭多奇,言雖不繁,寫情都盡。蕭僕 射昆季,時號學宗,常營福祀,登臨莫逮。每有檀會,必 遣邀迎,然其令響如飛,颯焉早逝。釋門掩扇,道俗咸 惋。

智果附智騫 元應

按《續高僧傳》:「智果,會稽剡人。率素輕清,慈物在性。常 誦《法華》,頗愛文筆。經史固其本圖,摛目得其清致。時 弘唱讀,文學所欣,俗以其書勢逼右軍,用呈藩。晉王 乃召令寫書,果曰:『吾出家人也,復為他役,都不可矣。 一負聲教之寄,二違發足之誡。王逼吾身,心不可逼』。 乃云:『眼闇不能運筆』。王大怒,長囚江都,令守寶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