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1 (1700-1725).djvu/6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一百四十四卷目錄

 僧部列傳二十

  隋五

  靈裕        慧藏

  智脫        法澄

  道莊        法論

  僧粲附僧鸞 僧鳳靖嵩

  靜元附明則   智潤

  智聚        慧曠

  智琳        淨願

  智凝附靈覺 道卓法彥

神異典第一百四十四卷

僧部列傳二十

隋五

靈裕

按《續高僧傳》:「靈裕,俗姓趙,定州鉅鹿曲陽人也。年居 童幼,異行感人。每見儀像沙門,必形心隨敬;聞屠殺 聲相,亦切愴胸懷。致使鄉黨傳芳,親緣為之止殺。年 登六歲,便知受戒,父母強之,誓心無毀。尋授章本,及 以千文,不盈晦朔,書誦俱了。至於《孝經》《論語》,纔讀文 詞,兼明注解。由是二親偏愛,望嗣門風。年七歲,啟父」 出家。父以慧解夙成,意宗繼世,決誓不許,唯令俗學 專尋世務,礙之道法。裕私嘆曰:「不得七歲出家,一生 壞矣。」遂通覽群籍,資於父兄,並包括異同,深契幽賾, 唯《老》《莊》及《易》未預承傳。年十五,潛欲逃世,會丁父艱, 便從世次,苫凷縈縛,杖而能起。服畢,厭俗,心猛不敢 辭。母嘿往趙郡應覺寺,投明、寶二禪師而出家焉。其 人亦東川之標領也。既初染大法,敕令誦經,裕執卷 而誓曰:「我今將學,必先要心。三藏微言,定當窮旨。終 無處中下之流。」暨於儒、釋兩教,遍須通曉也。年始登 冠,聞惠光律師英猷鄴下,即往歸稟。會已沒世,纔經 七日,獨嗟無遇,戒約何依,乃迴投憑師,聽於《地論》。荏 苒法席,終於三年二十有二,方進具戒,還從明、寶二 德求為本師,乃皆辭曰:「吾為汝緣,吾非汝師,可往勝 上所也。」遂赴定州而受大戒。即誦《四分》《僧祇》二戒,自 寫其文,八日之中,書誦俱了。有定州刺史侯景訪裕 道行,奏請度之,隸入公名,甚相器重。後南遊漳滏,於 隱公所遍學《四分》,隨聞尋記,五夏行之。又以《地論》初 與慧光開悟之元匠,流衍弘道。道憑即光師之所親 承,憑、光並有別傳。裕依憑法席,晨夜幽通,發奇剖新 者皆共推揖。有齊宣帝盛弘釋典,大統法上,勢覆群 英,學者望風嚮附,用津僥倖。惟裕仗節專貞,卓然不 偶倫類,但慮未聞所聞,用為翹結耳。後上統深委高 亮,欽而敬之。自此專業《華嚴》《涅槃》《地論》、律部,皆博尋 舊解,穿鑿新異,唯《大集》《般若》《觀經》《遺教》等疏,拔思胸 襟,非師講授。又從安、遊榮等三師聽《雜心義》,嵩林二 師學《成實論》,功將一紀,解貫二乘,綱領有存,皆備科 舉。而精爽弘贍,理相兼通。曾與諸僧共談儒教,旁有 講席,參涉間聞,兩聽同散,竟以相聞,覆述句義,並無 一遺。由此鄴下擅名,遐邇馳譽。且而剛梗嚴毅,守節 自專。至於都講,覆述勵懷非任,世供道望,銷聲隱避, 有事不獲已者,讓而受之。夏居十二,鄴京創講,名節 既著,言令若新,預聽歸依,遂號為「裕菩薩」也。皆從受 戒之。《三聚》大法自此廣焉,因以導物為恆務矣。意存 綱領,不在章句,致有前後重解,言義不同,忘筌者會 其宗歸,循文者失其宏趣。會齊后染患,願講《華嚴》《昭 元》諸統,舉裕以當法主,四方一會,雅為稱先。時有雄 雞一頭,常隨眾聽,逮於講散,乃大鳴高飛西南樹上, 經夜而終。俄爾,疾遂有瘳,斯亦通感之明應也。內宮 由是施袈裟三百領,裕受而散之。文宣之世,立寺非 一,敕召德望並處其中,國俸所資,隆重相架。裕時,蔚 為稱首。令住官寺,乃固讓曰:「國意深重,德非其人,幸 以此剎授堪受者。」其高謝時榮,為類若此。有善生法 供,則受而無憚。其攝引陶化,又若此也。故其所行藏, 不為世情之所同測矣。年四十有七,將鄰知命,便即 澄一,心想禪慮巖阿,未盈炎溽,范陽盧氏聞風遠請。 裕乘時弘濟,不滯行李,便往赴焉。至止,講供常溢千 人,聽徒嘉慶,前後重疊。後還鄴下,與諸法師連座談 說。齊安東王樓叡致敬諸僧,次至裕前,不覺怖而流 汗。退問,知其異度,即奉為戒師,寶山一寺。裕之經始, 叡為施主,傾撤金貝,其潛德感人,又此類也。周氏滅 齊,二教淪沒,乃潛形世壤,衣以斬縗,三升之布,頭絰 麻帶,如喪考妣,誓得佛法。更始方襲舊儀,引同侶二 十餘人,居於聚落,夜談正理,晝讀俗書。學既探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