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源》等觀、《禪源詮》《永嘉集》各數遍。所著《止觀義例》《法華 十妙不二門科節》數卷。自智者捐世,六代傳法,湛然 師之後二百餘齡,寂受遺寄,最克負荷,其如炎蒸講 貫,而無汗之霑洽,曾不久聽,而勝解佛乘。每一談揚, 則摐金玉,應召羽商和彼九旬說妙,相去幾何?又嘗 寓四明育王寺,夢登國清寺,上方有寶,莊嚴幢座,題 曰「文殊臺設。」枑梐闌隔,求入無由。俄睹觀音菩薩從 堂徐出,以手攘卻行馬,低迂相接。斯須覺已與觀音 身泯合不分,因而驚寤。自是之來,樂說無盡矣。或曰: 入普門智,乘利物悲。上合佛覺,證無上故;下合眾生, 凡同體故。開則群靈,混成一法。得是心者,非觀音而 誰歟?是以講談也,施戒也。自甌越之鄉,迨三天之障, 民多咈戾,俗尚畋獵,受寂之訓也,咸食椹革音說法 之功,所謂善建。由是堂室間可見者,曰澄彧,曰寶翔, 曰義通。及乎台之民庶,曾受戒法,迎真相來州治開 元寺祭饗,皆縞素哀泣。天為之變,慘其慈攝之所感。 知州鄭公元龜為詩悲悼焉。

緣德

按《宋高僧傳》:「緣德,俗姓黃,錢塘人也。父超,修學儒術, 而長於繢畫。傳周昉佛粉本,受筆法於吳興李沼長 史。德幼有出家之志,心性孤僻而寡合,遂往天台受 具,習禪法於天龍寺道怤禪師。尋往江西問道,自雲 居往廬阜,孤節高岸,實不見有所欲。江南國主李氏 召入內道場安置,慮其不群,別構羅漢院處之。苦求」 入山,請住廬山新院,乃列威儀導引焉。德且裝衣荷 擔而入,然後升座對答參問焉。其國主賜賚,未嘗以 表牋報謝。有國老宋齊丘者,禮以師道,以開寶中卒 於山院。德一生服用,熟韋褲襪而已。行杜多法,供億 諸禪侶,廚無匱乏。或謂德有黃白術焉。

德韶

按《宋高僧傳》:「德韶者,姓陳氏,縉雲人也。幼出家於本 郡登戒後同光中,尋訪名山,參見知識,屈指不勝其 數。初發心於投子山和尚,後見臨川法眼禪師,重了 心要,遂承嗣焉。始入天台山,建寺院道場無幾,韶大 興元,沙法道,歸依者眾。漢南國王錢氏嘗理丹丘,韶 有先見之明,謂曰:『他日為國王,當興佛法。其言信矣』。」 遣使入山,旁午後署大禪師號。每有言時,無不符合。 蘇州節使錢仁奉有疾,遣人齎香往乞願焉。乃題疏 云:「令公八十一。」仁奉得之甚喜曰:「我壽八十一也。」其 年八月十一日卒焉。凡多此類,韶未終之前也。華頂 石崩,震驚百里山如野燒,蔓延果應。韶終,焚舍利繁 多。營塔,命都僧正贊寧為塔碑焉。享年八十二,法臘 六十四。即開寶五年壬申歲六月二十八日也。《語錄》 大行,出弟子傳法百餘人。韶又興智者道場數十所, 功成不宰,心地坦夷。術數尢精,利人為上。至今江浙 間謂為「大和尚」焉。

巖俊

按《宋高僧傳》:「巖俊,姓廉氏,邢臺人也。誕育之來,蔚繁 神異,挺身去縛,誓入空門。從捧戒珠,終身圓瑩。乃持 杯錫,言遍參尋,陟彼衡廬,登乎岷蜀。嘗至鳳林,欻逢 深谷,見一區之晃耀,原七寶之縱橫。時同侶相顧曰: 『奇哉!可俯拾乎』?俊曰:『古人鋤園,觸黃金若瓦礫耳。苟 欲懷之,自速禍也。徯吾野菅覆頂,須此供四方僧』。」言 訖捨去,造謁舒州投子,山主問之曰:「客來昨宿何處?」 俊曰:「在不動道場。」曰:「既言不動,曷由至此?」對曰:「至此 豈是動耶?」曰:「元來宿不著處。」然山主默認,許之。迨思 還趙,路出陳留,抵今東京,屬乎梁少保隴西公資,即 河陽節度使贈中書令芝之昆也。雖居貴仕,酷信空 門,接俊談,元若劉遺民之奉賈遠也。相與議捨第宅, 俾建仁祠。俊弗讓違,以安形性。既考禪室,而行祖風, 慕道窮元,堂宇盈塞。周高祖、世宗二帝潛隱地與俊 布衣之交,每登方丈,必施跪禮。及其即位,延遲優渥。 至乎朝達,見必稽顙,高談虛論,若至寶山焉。以乾德 丙寅三月示身有疾彌留,弟子求醫奉藥,瞋目噤唇 不食。垂誡門人:「後已當怡顏儼肅,合掌訣眾而滅。」享 齡八十五,坐夏六十五。初俊被朝恩賜紫袈裟也,受 而不服,錫淨戒師號也,有而不稱。屬其策杖清羸。周 祖敕侍者輩,勿令大師一中食,俾其日昃更進佉闍 尼矣。俊諾而難遵。慈柔被物,暨乎自狹而廣,實三院 一門也。二堂東西恆不減數百眾,五十年間,計供僧 萬百千數,京城禪林居其甲矣。以其年四月八日歸 葬於東郊豐臺村,白塔存焉。於日神都寺院各率旛 幢吹貝,鳴鐃相繼,二三里道俗送殯者萬數。知制誥 王著為碑,「昭懋厥德」云。

從彥

按《宋高僧傳》:「從彥姓米氏,燕人也。始自識環,尋知跪 橘,顒昂挺質,豁達為襟。年距十五,父母聽許,出家於 并部慧覺禪院也。受戒後,經江鼓枻,論海化鯤,流輩 畏之,咸知宗奉。乃懷心於祖教,望攻玉於他山。由是 北別冰天,南觀桂海,不虞惡瘴,唯慕叢林。欣遇龍牙 山禪師,為決所疑,蔚成達者。後唐清泰丙申歲,還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