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6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時萬時億,永作民主。無有後艱,受天之祜。群生既康, 干戈既息。刻此銘詩,以昭罔極。」

《善誘文序》
陳錬

丹穴老人,吾家之長兄也,僻好編集戒殺之文傳於 世,因戒而得善報者則編之,因不戒而得惡報者則 不敢編也。雖然,猶慮人不喜觀,復以前賢警世格言 渾殽乎其間,聊欲誘人之一睹也。或問之曰:「丹穴老 人何苦如是?」吾兄乃屈指笑而言曰:「予不願如楊寶 得玉環,予不願如宋郊奪魁選,予不願如竇禹鈞有 五枝芳,予不願如黃兼濟登仙籍,但願予在世蔬食 菜羹,不敢不飽,飯蔬飲水,樂在其中。如斯而已,盡乎 天年既沒之後,願如壽師不見閻王,徑歸淨土,得幸 西方聖人,講論佛道,且無輪迴之苦,死喪之威,豈不 樂哉!吾兄既得此理,欲與世人共之。俾弟錬趣刊版 而印施之,目曰《善誘文噫》。」觀吾兄之所編,則善誘之 意可知矣。

《龍樹庵放生池記》
明·周順昌

「放生」為佛法一門,實眾德根本,古德開導,不啻已詳, 近則獨甚於雲棲。龍樹庵傅公,固雲棲之所傳衣也, 戒律精虔,一秉雲棲之教。庵在白蓮涇,寬廣不盈數 畝,而有法堂以供佛,有禪堂以安僧,有普同塔以厝 闍,毗之眾骨。其環庵如帶,則皆放生池也。余暇日與 文起、朱德升過之,欽其嚴淨。見池之右有田畝許,頗 為池礙。詢之,為公家義田,不可以售,惟同區者得相 轉移。而里中殷汝良田適在跬步間,因勸汝良施之, 聞於邑宰易之。傅公募檀施吳經等,捐貲鑿之,而池 觀遂完,生亦日繁。傅公向余稽首曰:「茲庵刱於萬曆 丁未,即以放生為願,迄於今而未圓滿也。以三寶之 加,被宰官之賜,遂能竟此無上功德。」宰官固善因夙 植,冥修默證,生生世世,以有今茲。抑貧衲竊有所進 於宰官也?身為比丘,息心靜行,度不能有所普度於 世,而自私自了,諸佛所呵。故動念必求利生,利生必 先不殺。不殺之細而實者,無如放生。蓋力不能及人, 而姑及於物,則惟比丘之行。若夫宰官,寸念之發,生 生無限。其所生者,豈惟蜎蠕蠢動,即其所謂生者,亦 豈必相濡相沫,為沾沾之小仁小惠已哉?應以宰官 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倘宰官之生生,而 猶夫比丘之生生,恐非圓通第一矣。且今者比丘之 生生,非宰官不成,則知宰官能攝比丘行。而宰官生 生之念,非比丘不觸,比丘又能攝宰官行矣。然比丘 有願「十餘年不能成就,而成就於宰官之一念,願力 孰宏,成就孰捷?凡為宰官者,尚其冥修默證,無負此 圓通矣乎?」余恍然,顧文起、德升而歎曰:「儒者多排釋 氏,以謂自私自了。試證於傅公語云:何故?非傅公,不 聞此語。」因書以為記。天啟元年正月旦。

《放生池記》
祩宏

西湖,古放生池也。法久而敝,實亡名存,敝之久而安 焉。歲乙未,余演《圓覺》於佛國山之南屏。南屏故有池, 一時主會諸名士捐貲贖之,植蓮其中,斷漁業人。既 而,予復鑿池上方。既而北門有園,園有池,復贖之。上 方苦隘,茲頗閒曠。池聯比擴之,則濊然成浸,水涵而 上,出壘之,則然成山;循而界之,則幽然成徑。相其 宜而樹之竹木,則鬱然蔭而成林。園以東為興福禪 院,旋而南為養濟院,旋而西為得一道院。養濟者號 悲田,聖主賢臣,哀窮民之顛連無告者設也。今之困 矰餌,伏質於刀砧,必不可逃而待烹,其無告尤甚。貿 而畜之池,縱之林,俾終保殘壽,慈孰加焉?佛示三福 云:「慈心不殺。而」五福於箕疇,亦壽為其最。瀕殺而重 壽之,福孰加焉?天地之大德曰「生」,舜之德曰「好生。」德 一而已,上清下寧,侯王所以配兩間之久長,貞萬物 之壽命者,恆於斯,德孰加焉。儒、道、釋三聖人之偉績, 鼎峙夫三方,若環拱然,而園介乎其中,是曲阜之仁 里,摩朅之慈室,西華長生葆真之靈宅,天合而冥鄰 也,豈偶然之故歟?乃菴其園曰「長壽。」而園有荒廬數 楹,飾治之,為供接引導師及當來慈氏尊像。是役也, 始其事者,予與化鄉宋君,而諸上善人樂助而成斯 美者,得列書碑左云。

放生部藝文二

《放魚》
宋·王安石

捉魚淺水中,置之最深處。當暑脫煎熬,翛然泳而去。 豈無良庖者,可使供七箸。物我皆畏苦,捨之寧啖茹。

《次韻潛師放魚》
蘇軾

《參寥子詩集》載此詩,其序云:「虛白齋與子瞻共坐,有客饋魚於子瞻,子瞻遣放之,遂命賦是詩,有『使君事道不事腹,杞菊終年食甘美』之句,子瞻遂次其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