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8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行符致雨,咸有殊效。嘗於吉州市中醉,太守擒而責 之,欲加凌辱。遷韶於階下大呼雷五一聲。時中旱,日 光猛熾,便震霹一聲,人皆顛沛。太守下階禮接之,請 為致雨。信宿大霔,雨澤遂足,因為遠近所傳。遊滑州 時,方久雨,黃河泛,官吏被水為勞,忘其寢食。遷韶以 鐵札長二尺,作一符,立於河岸之上,水湧溢堆阜之 形,而沿河流下,不敢出其符外,人免墊溺,於今傳之。 人有疾請符,不擇筆墨,書而授之,皆得其效。多在江 浙間周遊,好啗葷腥,不脩道行,後不知所之。

按《江西通志》:「晉葉遷韶,字魯聽,建昌人。少隱廬山學 道,辟穀服氣。常獨居,忽有一白衣人言君道德臻備, 仙籍褒昇,當在人間役使鬼神。其後能致風雨,救人 疾疫,其應如響,不知所終云。」

朱庫

按《洞仙傳》:朱庫者,不知何許人也。久服石春辟穀符 水,不饑不渴,強丁不老。庫忽云應得仙,剋日發與親 舊別,云:「當有迎者,單衣白袷,須臾有兩黃鶴下中庭, 庫便度世。中庭仍有三黃鶴相隨飛向東郭外,成三 黃衣道士」,㩦手東行,因鄉人附書於家,家人看尸,唯 有空殼者。

姜伯真

按《洞仙傳》:姜伯真者,不知何許人也。少好道,在猛山 採藥,忽值仙人使伯真平立日中,背後觀之,其心不 正。仙人曰:「勤學之至,而不知心不正為失。」因教之服 石腦,石腦色斑柔軟,形如小石,處所皆有,久服身熱 而不渴,後遂得仙。繁陽子服之亦得道。

嵩山叟

按《仙傳拾遺》:嵩山叟,晉時人也。《世說》云:「嵩山北有大 穴,莫測其深淺,百姓每歲遊觀其上,叟嘗誤墮穴中, 同輩冀其儻不死,投食於穴,墮者得而食之。巡穴而 行十許日,忽曠然見明,有草屋一區,中有二仙對碁, 局下有數杯白飲,墮者告以饑渴,碁者與之飲,飲畢 氣力十倍。碁者曰:『汝欲留此否』?」答:「不願停。碁者教云: 『從此西行數十步,有大井,井中多怪異,慎勿畏之,必 投身井中,自當得出。若饑,可取井中物食之』。」如其言, 入井中,多蛟龍,然見叟輒避其路。於是隨井而行,井 中物如青泥而香美,食之了不饑。半年許,乃出蜀青 城山,因得歸洛下。問張舉,舉曰:「此仙館,丈夫所飲者 玉漿,所食者龍穴石髓,子其得仙者乎?」遂尋洞卻往, 不知所之。《元中記》云:蜀郡青城山有洞穴,分為三道, 西北通崑崙。《茅君傳》云:青城是第五洞九仙寶室之 天,周迴二千里,十洞天之一也。入山十里得至焉。

蔡女仙

按《仙傳拾遺》:「蔡女仙者,襄陽人也。幼而巧慧,善刺繡, 鄰里稱之。忽有老父詣其門,請繡鳳眼,俟畢功之日, 自當指點。既而繡成,五綵光煥,老父觀之,指視安眼。 俄而功畢,雙鳳騰躍飛舞,老父與仙女各乘一鳳昇 天而去,時降於襄陽南山林木之上,時人名為鳳林 山。後於其地置鳳林關,南山側有鳳臺,敕於其宅置」 靜貞觀,有女仙真象存焉,云「晉時人也。」

元陽子

按《雲笈七籤》:「元陽子者,仙人也。生於北極之端,育於 虛無之中,與天地浮沈,隨日月周迴,被服自然,含剛 懷柔,優游乎太漠之外,踟躕乎中嶽之上,觀和氣之 布施,察萬物之經紀,覽緯度之差序,圖盛衰之終始, 乃過老君哀愍元陽,遺經一卷,名曰《黃庭》,乃太素之 始元,陰陽之至道,分理之真要,養神之訣文。上古之 人,行得其真,中古以來,不得其要,傳授謬誤,亦從來 久也。」本黃、老作此經,令學者皆得神仙。然黃、老以來, 英儒之士多為注解,不得黃、老之本旨,失其要說。於 是元陽憮然退思,採黃老之妙讖,粗為其注,不能究 盡道意,深遠至通,猶可為學之徒,使微悟之爾。有得 《黃庭經》者,老子也。《史記》或云:「黃者,黃帝;老者,老子。」今 亦謂《太上經》為正也。

按《濟南府志》:「晉元陽子長白長山人,得《金碧潛通》一 書於伏生墓中,細為注解,脩真於華陽宮,衍為還丹 訣,十九年仙去。在山人不見其飲食,而晝夜燃香,香 不用火,味隨達於城市。」

謝仲初

按《續文獻通考》:「謝仲初,萬載人。脩煉於閣皂山,得道 而歸,過縣西,見其無水,拔劍刺地,湧泉甘潔,過江無 舟,以竹葉渡之。後登謝山,冉冉仙去。」

按《瑞州府志》:「晉謝仲初,萬載人,住高安西北山中,今 即名謝山。《方輿記》謂山峰多奇丹竈,履跡猶存。」

丁秀英

按《續文獻通考》:「秀英,晉丁義君之女,嘗於揚州城西 七十里煉丹得道,今有丹井在焉。」

落魄仙

按《續文獻通考》:「落魄仙姓張,嘗賣鼠藥於梓州,獄吏 王昌㝢者,取藥以歸,鼠食,皆翼而飛。後昌㝢至瀘,又 遇之,乃易其藥以餌之,名昌㝢為易元子。取馬令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