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9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八難也;時世亂離,九難也。一六賊魔,二富貴魔,三六 情魔,四恩愛魔,五患難魔,六神佛為害,是聖賢魔,七 刀兵魔,八女樂魔,九女色魔,十貨利魔。」洞賓問:云何 證驗?曰:「始也淫邪盡絕,外行兼修,採藥之際,金精充 滿,陰魄銷融。次心經湧溢,口出甘液。次陰陽擊搏,腹 鳴如雷。次魂魄未定,夢寐驚恐。次或生微」疾,不療自 愈。次「丹田夜暖,形容晝清。次若處暗室,而神光自現。 次若抱嬰兒而上金闕。」次雷鳴一聲,關節通而驚汗 四溢。次玉液烹煉成凝酥,而雪花散墜。或化血成乳 而漸畏腥膻。或塵骨將輕而漸變金玉。次行如奔馬。 次對景無心。次吹氣療疾。次內觀明朗。次雙睛如漆。 次紺髮再生。次真氣足而常自飽。次食不多而酒無 量。次神體光澤,精氣秀媚。次口生異味,鼻有異香。次 目視萬里。次瘢痕銷滅。次涕淚涎汗皆絕。次三尸九 蟲悉除。次內志清高,上合太虛。凡情皆歇,心境俱空。 次魂魄不游,夢寐自絕,神采晶爽,不分晝夜。次陽精 成體,靈府堅固,寒暑不犯,生死不干。次噓呵可干外 汞。次神光常生,坐臥。次靜中時聞天樂,金石絲竹之 清,非世所常聞。次內觀或游華胥,樓臺殿閣之麗,非 世所常見。次見凡人腥穢。次見內神出現。次見外神 來朝,功圓行滿,膺籙受圖,紫霞滿目,金光罩體。或見 火龍飛,或見元鶴舞,綵雲繚繞,瑞氣繽紛,天花亂墜, 神女下降,出凡入聖,逍遙自然。此乃大丈夫功成名 遂之日也。雲房悉傳以《上真元訣》,盡豁塵濁。俄有扣 戶者,乃清溪鄭思遠與太華施真人,由東南而來,緩 步凌虛,體凝金碧,相揖共坐曰:「契闊來久,適尹思逸 煉丹所,遂造仙扉。」施真人曰:「此一侍者何也?」師曰:「本 朝呂海州讓之子,少習儒墨,失意上國,邂逅長安酒 肆,從吾奉道,通陰陽制煉形神」入妙之微。洞賓乃拜 二仙。鄭尹曰:「形清神在,目秀精藏,子欲脫塵網,可示 一詩」授洞賓金管霞箋,靈膠犀硯。洞賓立獻詩曰:「萬 劫干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覺飛輕。拋家別國雲山外, 煉魄全魂日月精。比見至人論九鼎,欲窮大藥訪三 清。如今獲遇真仙面,紫府仙扉得姓名。」三仙相見歎 其才清句麗,時春禽呦嚶,師謂洞賓曰:「可於洞口題 日:『春氣塞空花露滴,朝陽拍海嶽雲歸』。」又謂洞賓曰: 「吾朝元有期,十洲羽客至玉京,奏此功行,以陞仙階, 汝恐不久居此洞。」後十年,洞庭湖相見,取筆於洞中 石壁草書一十六字曰:「晝日高明,夜月圓清,陰陽魂 神,混合上升。」擲筆告洞賓曰:「世間遊行,當施利濟之」 道,行滿功成,復相際會。雲房又以《靈寶要法》授洞賓。 始雲房於終南石壁間,得《靈寶經》三部,上部曰《元始 金誥》,中部曰《元皇玉籙》,下部曰《太上真元義》,凡數千 卷。雲房撮其要法,分十六科及六義。蓋明陰中有陽, 陽中有陰,天地升降之道,氣中生水,水中生氣,心腎 交合之機。以八卦運十二時,而其要在《艮》;以三田互 相反復,而其要在泥丸。至下手工夫,姑借咽氣嗽液 為喻,而真氣口訣,實在口傳心授,不在文字間也。雲 房又以靈丹數粒示洞賓曰:「此非世間五金八石,乃 世間異寶合成,雖有質而無形,如雲如火,如光如影, 可見而不可執,服之與人魂識合為一體,輕虛微妙, 非如有形之丹也。」復贈詩一章曰:「知君幸有英雲骨, 所以教君心恍惚。含元殿上水晶宮,分明指出神仙 窟。大丈夫,遇真訣,須要執持心猛烈。五行匹配自刀 圭,執取龜蛇顛倒訣。三尸神,須打撤,進退天機明六 甲。知之三要萬神歸,來駕火龍離九闕。九九道至成 真日,三界四府朝元節。氣翱翔兮神烜爀,蓬萊便是 吾家宅。群仙會飲天樂喧,雙童引入昇元客。道心不 退故傳君,立誓約言親洒血。逢人兮莫亂說,遇友兮 不須訣。莫怪頻發此言辭,輕慢必有陰司折。執手相 別意如何,今日為君重作歌。說盡千般元妙理,未必 君心信也麼。此後分明說與汝,保惜吾言上。」《大羅》。《鍾 呂》授受將畢,忽有二仙綃衣霞綵,手捧金簡寶符,云: 上帝詔鍾離權為九天金闕選仙使,謂洞賓曰:「吾即 昇天,汝好住世間修功立德,他時亦當如我。」洞賓再 拜曰:「喦之志異於先生,必須度盡天下眾生,方上昇 未晚也。」於是翔鸞彩鳳,金幢玉節,仙吹嘹喨。鍾離先 生與捧詔二仙,乘雲冉冉而去。洞賓既得《雲房之道》, 又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一斷煩惱,二斷色慾,三斷 貪嗔。嘗有詩曰:「昔年曾遇火龍君,一劍相傳伴此身。 天地山河從結沫,星辰日月任停輪。須知本性綿多 劫,空向人間歷萬春。昨夜鍾離傳一語,六天宮殿欲 成塵。」洞賓初遊江淮,試靈劍,遂斬長蛟之害,隱顯變 化不一,迨今四百餘年。其對雲房發大誓願,至今浮 沉濁世,行化度人。洞賓今雖在世,然已出離世間矣。 《洞賓》曰:「世人競欲見吾,既見吾而不能行吾言,雖日 夕與吾同處,何益哉。人若能忠於國,孝,友於家,信於 交友,仁於待下,不慢自心,不欺暗室,以方便濟物,以 陰騭格天,人愛之,鬼神敬之,即此一念,已與吾同,雖 不見吾,猶見吾也。」蓋人之性,念於善則屬陽明,其性 入於輕清,此天堂之路。念於惡,則屬陰濁,其性入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