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9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王老。」元宗即召兼瓊,求訪王老,進之。兼瓊搜索青城 山前後,並無此人,唯草市藥肆云:「常有二人日來賣 藥,稱王老所使。」二人至,兼瓊即令衙官隨之。入山數 里,至一草堂,王老皤然鬢髮,隱几危坐。衙官隨入,遂 宣詔兼致兼瓊意。王老曰:「此必多言小兒張果也。」因 與兼瓊剋期至京師,令先發表,不肯乘傳,兼瓊從之。 使纔至銀臺,王老亦到,元宗即召問之,時張果猶在 元宗側,見王老惶恐再拜。王老叱果曰:「小子何不言 之,又遣遠取吾來?」果言:「小仙,不敢專,候仙伯言耳。」王 老乃奏曰:「盧二舅即太元夫人庫子,因假下遊,以亡 尉妻微有仙骨,故納為媵。無何,盜太元夫人衣服與 著,已受謫至重,今為鬱單天子矣。亡尉妻以衣太元 夫人衣服,墮無間獄矣。」奏訖,苦不願留,元宗命放還, 後不知所在。按此與前仙傳拾遺事同而姓名互異今俱錄之以備參考

盧二舅

按《逸史》:昔有盧李二生,隱居太白山讀書,兼習吐納 導引之術。一旦李生告歸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 跡江湖。」訣別而去。後李生知橘子園人吏隱欺欠折 官錢數萬貫,羈縻不得東歸,貧甚,偶過揚州阿使橋, 逢一人草蹻布衫,視之乃盧生,生昔號二舅。李生與 語,哀其襤縷,盧生大罵曰:「我貧賤,何畏公,不作好棄 身,凡敝之所,又有欠負,且被囚拘,尚有面目以相見 乎?」李生厚謝。二舅笑曰:「居處不遠,明日即將奉迎。」至 旦,果有一僕者馳駿足來,云:「二舅遣迎郎君。」既去,馬 疾如風,過城南十數里,路側朱門斜開,二舅出迎,星 冠霞帔,容貌光澤,侍婢數十人,與橋下儀狀全別。邀 李生中堂宴饌,名花異木,若在雲霄。又累呈藥物,皆 殊美。既夜,引李生入北亭命酌,曰:「兼與公求得佐酒 者,頗善箜篌。」須臾,紅燭引一女子至,容色極艷,新聲 甚嘉。李生視箜,篌上有朱字一行云:「天際識歸舟,雲 間辨江樹。」罷酒,二舅曰:「莫願作婚姻否?此人名家,質 貌若此。」李生曰:「某安敢。」二舅許為成之。又曰:「公所欠 官錢多少?」曰:「二萬貫。」乃與一拄杖曰:「將此於波斯店 取錢,可從此學道,無自穢身陷盬鐵也。」纔曉,前馬至, 二舅令李生去送出門。波斯見拄杖,驚曰:「此盧二舅 拄杖,何以得之?」依言付錢,遂得無事。其年往汴州,行 軍陸長源以女嫁之。既婚,頗類盧二舅《北亭子》所睹 者。復解箜篌,果有朱書字。視之,天際之詩兩句也。李 生具說揚州城南盧二舅亭中筵宴之事。妻曰:「少年 兄弟戲書此。昨夢見使者云仙官追一,如公所言也。」 李生歎訝。卻尋二舅之居,唯見荒草,不復睹亭臺也。

薛肇

按《仙傳拾遺》:「薛肇,不知何許人也,與進士崔宇於廬 山讀書,同志四人,二人業未成而去,崔宇勤苦,尋已 擢第,唯肇獨以修道為務,不知師匠何人,數年之間, 已得神仙之道。廬山下有患風勞者,積年醫藥不效, 尸居候時而已。肇過其門,憩樹陰下,因語及疾者,肇 欲視之,既見曰:『此甚易耳,可以愈也。留丹一粒,小於』」 粒米,謂疾者所親曰:「明晨搯半粒,水吞之,自當有應。 未愈,三日外更服半粒也。」其家自以久疾求醫,所費 鉅萬,尚未致愈。疾者柴立,僅存餘喘,豈此半粒而能 救耶?明日試服之,疾者已起,洎午能飲食,策杖而行。 如此三日,充盛康壯。又服半粒,即神氣邁逸,肌膚如 玉,髭髮青鬒狀,可二十歲許人。月餘,肇復來曰:「子骨 符《仙錄》,吾此藥不唯愈疾,兼可得道矣。」乃授其所修 之要。此人遂登五老峰,訪洞府而去。崔宇既及第,尋 授東畿尉。赴任過三鄉驛,忽逢薛肇,下馬敘舊,見肇 顏貌風塵,頗有哀嗟之色。宇自以擢第拜官,揚揚矜 負,會話久之,日已晡矣。薛謂崔曰:「貧居不遠,難於相 逢,過所居宵話可乎?」崔許之,隨薛而行,僕乘皆留店 中。初入一小徑,甚荒梗。行一二里間,田疇花木,異於 凡境。良久,已及高樓大門,殿閣森沉,若王者所理,崔 心驚異之。薛先入,有數十人擁接升殿。然後召崔升 階與坐。款話久之,謂崔曰:「子有好官,未可此住,但一 宵話舊可爾。」促令召樂開筵。頃刻,即於別殿宴樂,更 無諸客,唯崔薛二人,女樂四十餘輩,拜坐奏樂,選女 妓十輩同飲。有一箜篌妓,最為姝穎,崔與並坐。崔見 箜篌上有十字云:「天際識歸舟,雲間辨江樹。」崔默記 之。席散,薛問崔坐中所悅,崔以箜篌者對。薛曰:「他日 與君,今且未可及。」明與崔送別,遺金三十斤,送至官 路,慘別而去。崔至官月餘,求婚得柳氏。常疑曾識而 不記其處。暇日命取箜篌理曲,崔見十字書在焉。問 其故,云:「某時患熱疾,夢中見使人追云西城大仙陳 溪薛君,有客五百里內解音聲,處女盡追,可四十餘 人。」因隨去。與薛及客崔少府同飲,一夕覺來,疾已愈。 薛君即神仙也。崔少府風貌與君無異,各話其事,大 為驚駭,方知薛已得道爾。按箜篌一事與盧二舅同而姓名互異

方響女

按《疑仙傳》:「長安樂人鄭文家生一女,生而能言,及年 七歲,容貌端莊,而善於方響,其親族皆稱為方響女。 貴妃知之,因欲取焉,父母問之,方響女曰:『我豈是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