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9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因桔槔頓有省悟,頌曰:『軋軋相從響發時,不從他得 豁然知。桔槔說盡無生曲,井裏泥蛇舞柘枝』。」二老然 之,自爾頓悟無上圓明,真寶法要。機鋒迅捷,宗說兼 通,且復雅意金丹導養。宋徽宗崇寧五年丙戌冬,寓 郿遇石杏林,傳授口訣真要,乃註解《悟真篇》,作《復命 篇》及《丹髓歌》行世。壽一百十四歲。尸解作頌云:「鐵馬 奔入海,泥蛇飛上天。蓬萊三島路,元不在西邊。」明年, 沙門道昭復見紫賢於霍童山。

按《武進縣志》:道光雅好金丹導養。宋徽宗丙戌冬,遇 石杏林,年八十五,綠髮朱顏,夜事縫紉,道光異之,偶 舉張紫陽詩,石曰:「此吾師也。」光乃稽首,盡得張紫陽 金丹之祕,號紫賢弟子稱為毗陵祖師。紹興中尸解。

張繼先

按《續文獻通考》:「張繼先,字嘉聞,號翛然子。三十代天 師,五歲不言,一日聞雞鳴,忽有所詠,九歲嗣教。崇寧 中召至闕,問曰:『汝居龍虎,曾見龍虎否』?對曰:『虎則常 見龍顏,今始睹之』。上悅。後治解池水溢,鹽課復故,封 為崇寧真君。建醮內庭,密奏赤馬紅羊之兆,請修德 以禳之,賜號靜虛先生。金師犯汴,二帝召之至泗州」 天慶觀,作頌曰:「西山下紅日,煙雨落潸潸。」書終而化, 汴京亦以是陷。後人有遇於武夷及羅浮西蜀者。 按《鳳陽府志》:靜虛先生姓張,名繼先,字嘉聞。靖康中, 召入京,至泗州天慶觀,索筆寫詩,隱几而化,瘞於龜 山之麓。後十六年,西河薩守堅遊青成山,相遇於峽 口。繼先以書一封,赤舄一隻,令達嗣天師家。嗣天師 大驚。使人啟龜山之窆。惟一舄存。

秦志通 李志亨

按《陝西通志》:「秦志通、李志亨,俱金縣人。自幼聰敏,能 讀書,即知慕道。兩人各相規勉,元宗內外二典,無不 精研,得遇太虛真人,授以金液大丹,五行生剋,七返 九還之道,遂專心烹鍊,數足功完,於政和二年,白日 拔宅昇天。」今興隆山乃遊覽處,清虛觀其故里也。

李思廣

按《吉安府志》:「李思廣,字景淵,吉水人。放意山水間,得 錢即以易酒,或醉臥市中。政和四年,來螺川,常止習 溪橋,有酒嫗頗異之,每飲不問其直,久益不替。一日, 忽謂嫗曰:『我將往,當別』。後奉書報謝。晨起視,則已死, 體發熱如生,召所親葬之。後有自衡嶽來者,為景淵 致書謝嫗。郡少年發其塚,獨有空棺。」

王樂仙

按《春渚紀聞》:道人王樂仙,或云潭州人。初為舉子,赴 試禮部,一不中,即裂冠從太一宮王道錄行胎養之 術,歲餘勤至不怠。王云:「『我非汝師,相州天慶觀李先 生,汝師也。汝持我書訪之,當有所授』。樂仙得書,徑至 湯陰求之,無有也。一日坐觀門,有老道士見之,呼與 語曰:『子尋李先生,此去市口茶肆中候之,果見赤目』」 蓬首,攜瓶至前瀹茶者。因揖之,便呼李先生。李佯驚 曰:「汝何人也?」樂仙探懷出王書授之,李微笑曰:「王師 乃爾,管人閒事耶?此非相語處。三日黎明,候我於觀 門也。」樂仙辭謝而歸。三日雞鳴,坐門未久,李至,以手 撩髮,則兩目煜然,如嚴電燭人,握手入觀中,謂樂仙 曰:「汝刳心求道,而燒假銀,何也?」樂仙謝:「誠有之,但以 備乏絕無告耳。然是乾水銀法,非若世人點銅為之, 以誤後人也。」李探懷出銀小錠,「請以是易子所作,如 何?」樂仙取以示之,範制輕重,與李所授無異也。即令 取油鐺於前,投樂仙所作烹之,須臾粉碎還原,曰:「豈 不誤後人耶?」樂仙悔謝久之,李勉之曰:「如子不妄用, 亦欲子知此術,於子無益耳。我且歸,後更就汝語也。」 明日訪之,主人云:「夙昔折券而去,不云所適也。」樂仙 既蹤跡,數日不復再見,乃西遊黨山中,寓一僧舍,主 僧亦喜延客,因留止旬日,而主僧復善《壬遁》,旦日必 焚香轉式,以占一日之事。忽謂樂仙曰:「今日當有一 大貴人臨門,不然亦非常之士,見過當與子候之。」并 戒其徒掃室以待。至日欲入,略無貴達至者。忽遠望 林下,有一舉子從羸童負書篋竹笥而來。主僧揣之 曰:「我所占貴人,豈此舉子異日非常之兆耶?更當復 占以驗之。」即喜躍而出,謂樂仙曰:「貴者審此人也。」因 相與迎門,延至客室,相語甚久,云:「姓蔡,嘗舉進士也。」 既而主僧請具飯,蔡曰:「某行李中亦自有薄具。二公 居山之久,若不拘葷素,當可共享也。」即呼燭設席,命 其僮於竹笥中出果實數種,既皆遠方珍新,至傾酒 榼樂仙味之元是潭州公廚十香酒也。酒行笥中,出 三大煎鮭魚,尚未冷。酒再行,又出三肉餅,亦若新出 爐者。至餘品燒羊鵝炙,皆若公侯家珍饌,而取諸左 右,笑語至夜半而罷。二公大異之,而不敢詰其所從 至也。蔡繼云:「某亦於此候一親知罷官者,當與二公 少周旋也。」日復一日,亦問及養煉事,樂仙心獨喜之, 亦意其有道者。至夕,主僧與僕從皆已熟寢,唯樂仙 炷香前拜,而請其從來。即以先生禮之,且哀懇言其 罷舉求道,了未有遇,願賜憐憫,生死骨肉也。蔡徐笑 曰:「我南嶽蔡真人也。固知子棲心之久,更俟與子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