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1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純陽宮

宮在貢院東天衢街,明萬曆年建。凡起造規畫,皆仙 乩布置。內八卦樓、降筆樓,亭洞幽雅,俱非人思意所 及。即對額皆乩筆所題。碑記乃李太白乩筆也。用《醉 翁亭》體,文甚奇雋。

昊天觀

觀在太原縣西十里龍山絕頂,元元貞年建。東崖有 石室八龕:一曰虛皇龕,二曰三清龕,三曰臥如龕,四 曰元真龕,五曰三天大法師龕,六曰七真龕,七八俱 名「辨道龕」,道者姓宋,號披雲子所鑿。

元真觀

觀在文水縣東北隅。唐開元二年建。明洪武間置道 會司。

長春觀

觀在壽陽縣治南北街,一名「清微觀。」元大德八年建。 明洪武間置道會司。

天慶觀

觀在靜樂縣治東南隅,宋大中祥符年建。明洪武間, 置道會司於內。

白鶴觀

觀在忻州內西岡上。宋大中祥符年建,初名天慶觀, 元好問有《記》。明洪武初,置道正司,後改今名。

鳳凰觀

觀在代州鳳山之陽。魏太武迎嵩山寇謙之居此中。 又葛洪、孫思邈、董思珍、朱自然、劉海蟾、闞道寧俱寓 此修仙。

三清觀

觀在代州城外西關,明洪武二十八年,置道正司,景 泰年,徙建城西門外。

萬聖觀

觀在平陽府襄陵縣西齊村。元至元初,真人酈希誠 修煉之處。世祖賜額。又「龍祥觀」,在浪泉村。

元都觀

觀在洪洞縣治東北朝陽坊,元泰定四年建。明洪武 間置道會司,玉虛、玉峰、玉清三觀入焉。

寧真觀

觀在浮山縣西八里辛村,元延祐七年建。明洪武間, 置道會司,併洪禧二真、龍祥、太清、太華觀入焉。

天聖宮

宮在浮山縣南三十五里。唐武德三年,神見於龍角 山下,敕建。舍人柳憲立混元殿於此,以祀老子,因改 縣為神山縣。開元十四年改為慶唐觀,御製《碑》「命高 力士董其役」,重修。五代唐長興中增修。宋大中祥符 七年,遣宰相王旦致祭,改觀名為天聖宮。

騰雲觀

觀在趙城縣東南一里信義坊。周顯德三年建,後名 「臥雲觀。」明洪武間置道會司。

真游觀

觀在太平縣東四十里伯益村中多柏,皆千百年物。 前一株號三清柏。相傳唐天寶八年,王叟得仙瓜于 此進上命于瓜所建觀額曰「真游。」

修真觀

觀,在太平縣南關高阜殿壁間人物,元朱好古筆,精 妙入神。有鐘聲聞百里。

延慶觀

觀在岳陽縣東山上。宋宣和二年建玉皇閣,前後殿 宇森嚴。觀內泉即聖泉,所謂「活水龍吟」是也。明洪武 間,置道會司,併通元、清華、仙遊、棲真、臨溪、龍泉、清泉 七觀入焉。

九龍觀

觀在曲沃縣二十里景明村,門對懸流,座面青黛。內 有古柏一株,大十數圍,乃千年物也。相傳「九龍神為 本村人。」

紫陽宮

宮在翼城縣唐城坊,相傳即宋紫陽真人張伯端修 養處也。元至元初建,明洪武間置道會司。

沖祐觀

觀在汾西縣西北禮義坊,初名「玉兔觀」,以其地常出 白兔也。宋宣和五年,改今額。明洪武間置道會司,併 招仙、葆光、虛靜三觀入焉。

慶雲觀

觀在蒲州東二十里張華村,元泰定元年建。後併「道 靖」、「祐聖」、「遠塵」、「復真」、「摩雲」五觀入焉。

永樂純陽宮

宮在蒲州南一百二十里南張村,唐為呂公祠,又為 觀。元中統三年重建,改為宮。後併法逸、玉泉、棲霞、長 春、通元、峽石六觀入焉。

寥陽宮

宮在蒲州治西南隅明遠坊,至元四年建。其下院在 城南十五里韓陽鎮。後併元都、「丹陽、太虛、廣孝、棲雲」 五觀入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