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1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歸真觀

觀在丹陽縣東南七十里,舊名東疁觀,漢焦光修煉 之所。唐開元間,名「清虛。」宋祥符中,改今名。舊有呂洞 賓《透壁》詩,兵燹不存。

元陽觀

觀在金壇縣西六十里,大茅峰南茅洞之上。唐置,後 廢。宋隆興初,吳興道人沈善智,穴居五十年,自稱洞 主。時有黑虎隨其出入,人皆異之。後韓蘄王夫人茅 氏與侍從者來訪遺跡,果皆黑虎隨道人周旋起伏, 因號為伏虎真人,助貲建立殿宇,後改名「沖虛。」慶元 間,仍請今額為觀。

洞虛觀

觀在金壇縣西五十里陶村,即陶隱居故廬,後為觀, 初名「仙居」,《石記》猶存。宋天禧中賜今額,至今有隱居 丹井。

崇壽觀

觀在金壇西七十里,遊仙鄉大茅峰下,華陽洞南便 門之前,即晉真人任敦成道之故宅也。宋元嘉十一 年,路太后始建壇宇。建元二年,齊太祖臨幸,乃敕句 容人王文清為館主,開置室宇廂廊,號為「宗元觀。」唐 貞觀初,敕改曰崇元觀。天寶七年,懸靜李舍光奉敕 重修,仍取側近百姓一百戶,蠲免租徭,長充修護。宋 大中祥符七年,賜今名。元至治二年重修。

太霞宮

宮在安慶府桐城縣西城外,晉裴、阮、郭三仙同遊邑 中,見彩霞燭天,因祀之,呼為「太霞福地。」元至正五年 建。

真源觀

觀有二:一在懷寧縣景定坊,明創,名萬壽宮;一在潛 山縣北十五里山谷寺左,宋徽宗御書「萬壽宮」後加 「真源」二字,明末寇焚,僅存東嶽府三間。

許仙宮

宮在徽州府歙縣南山許宣平修真處。山上有「南山 道院」,宋建炎中改今名。

乾明觀

觀在郡城內東北隅。唐乾封元年置櫺星觀,後改龍 興觀。天寶元年改開元天寶觀。宋太平興國六年敕 建今名。理宗書「玉樞之府」四字於觀後,明嘉靖間,建 玉皇樓。

靈虛觀

觀在黟縣西南,舊名「洞靈」,常有雲氣覆其上,得天尊 像於石巖之側。

元妙觀

觀在寧國府治西南鰲峰上。唐為紫極宮。宋大中祥 符改名「天慶。」元大德中,更定今名。道士賀汝迪有道 術,被召入朝,賜劍履圭環。明洪武初,建昊天閣。丁卯, 奉旨頒《道藏經》,貯三清閣。

沖妙觀

觀在府城東三十里,麻姑山之西。相傳麻姑修煉處。 初為洞仙觀,宋重和戊戌,改今額。慶元中,別建「洞仙 觀」于此。

九隆觀

觀在太平縣西六十里涇陽鄉。舊傳漢永平九年,地 湧九泉,因穿九井。唐開平嘗為僧舍,宋政和敕改今 觀。

仙壇宮

宮在池州府石埭縣一都陵陽山中峰之半。唐開寶 中建。竇子明煉丹所。

希夷觀

觀在太平府城崇教坊,宋紹興年建,祀陳希夷。巡撫 周忱置《道經》一,藏於觀內。

天靜宮

宮在鳳陽府,係老子所妊之地。在亳州東一百二十 里福寧鎮。基趾猶存,有元碑。

淳熙觀

觀在和州南四十里,葛仙翁嘗煉丹于此,有八卦池。 迨宋太祖駕幸此,誕生太子,又名為壽寧宮。

《蘇州府志》

清真觀

觀在城西北隅會仙橋東,即宋放生池也。乾道七年, 道士瞿守真自天台來止此,遂募緣鳩工,刱立真武 殿。又適得民家樟木一叚,鋸出儼具聖像,披髮握劍, 遂裝繪供奉。淳熙元年,敕賜「清真觀」扁額。嘉定四年, 知觀馬拱辰建昊天閣。元大德壬寅燬。延祐中,主觀 錢益謙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清理道教,為正一叢 林。永樂二年圮,六年,道士張宗源重建。又於放生池 東建「玉皇閣」,後圮。宣德七年,主觀徐善淵重建。嘉靖 二十年燬,惟高真殿獨存。邑紳方鳳等,復助建「玉皇 殿。」萬曆辛亥,道士黃應魁等重修。內有「竹洲館」,為一 觀之勝。正德中,楊煉師重建。

《吳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