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1 (1700-1725).djvu/1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真宇。守常乃蓬首徒跣十稔。邑善士鍾寧感而施粟 百石為倡,由是施者漸眾,鳩工市材,伐石負木,「每有 弗勝,輒拜號呼天,若有神陰翊者焉。」聞者異之,助緣 者日增。經始於庚午之春,落成於辛未之秋。中建正 殿石柱若干楹,旁建堂廉一十餘楹。黝堊丹雘,煥然 一新。金容玉像,裝飾儼雅。鐘鼓筍簴,方丈庖湢,次第 而舉。工以億計,金以萬數計。雖出於眾,而守常實有 以致之也。希仙之徒林輔元來京徵文,以彰守常之 異志,以重希仙之所付,得人而來者有徵以繼承焉。 於乎!太初之氣無始,眾玅之門無名,積而形像,散而 杳冥,如環無端,固不假於作為,而仙蹟往往敻絕。宋 范文正公有「便是蓬萊第一宮」之句,遺刻煇煌,林谷 先後,題品者益廣,宜為銘以垂不朽。銘曰:鰲聳鳳舉, 峰巒鼎峙;豹蹲龍騰。虛谷如壘,架石鑿岩,峻宇雕欄。 飛甍絢綵,傑棟流丹。鳴鐘攷鼓,排雲扣關。「飆車羽輪, 朝往暮還,倏焉滄桑。」元範恢張,「前作後繼,愈熾愈昌。 河清海晏,地久天長,勒珉高岡,萬古輝光。」

《元妙觀重建彌羅閣記》
前人

正統五年秋八月望日,兵科給事中郭璘,禮部司務 陳珪,率道士張宗繼,不遠數千里,齎姑蘇。道紀郭貴 謙,副都紀呂志清疏狀,謁余南宮徵記。按狀,蘇州府 在城元妙觀刱,自晉朝名真慶道院,唐更名開元觀, 宋賜額天慶觀。高宗御書「金闕寥陽之閣」,揭於殿端, 光榮罕儷。有蓑衣何真人寓居其中,靈跡顯著。孝宗 召赴行在,眷賚甚厚,人咸傾向。郡守陳峴命羽士募 緣增崇修建,雄冠諸郡。寶祐、景定間,住持嚴守柔、蔣 處仁重加修飾,施以欄楯。元至元間,黜「天慶」之號,而 改今額。道士嚴煥文、張善淵復為修理。時左轄朱文 清大捐帑廩,以相其役。由是穹門邃廡,奧殿嵬閣,傑 出吳中。元末至正間,燬於兵燹,迨今百有餘年,殿堂 廊廡,漸次修建,率皆完美。惟「彌羅寶閣,工費浩繁,久 虛未建,誠為缺典。」宗繼乃募眾緣,遂為創始。正統三 年,巡撫侍郎廬陵周公恂如、郡守南昌況公伯律,因 歲旱禱於其觀,遂獲甘霖。二公暨合郡吏民,咸欲修 隳舉廢,戮力同心,首捐俸資,以興復為己任。委都紀 郭貴謙鳩材庀工。貴謙先令化士、尤元真、張養正至 鎮江,市木栰,從揚子江歸,遇大風衝散,化士仰天告 曰:「買木蓋造彌羅寶閣,供奉玉帝。今木衝散不存,斯 閣焉能成就?」頃間,風恬浪靜,忽見元帝見於雲端。化 士驚愕再拜。至孟瀆河口,木皆先集,舉無漂遺。眾咸 駭嘆,歸以白。侍郎、郡守,罔不竦敬,二公為之益力。今 年夏,厥功告成,複霤重檐,金碧輝煥,極其壯麗。威儀 像設,嚴奉惟謹。謂不可以無紀神明顯應之靈,與夫 侍郎、郡守作興之績,用垂示於久遠也。請記於予,又 安得不深喜樂道而獎與其能乎?是為之《記》,俾勒諸 貞珉,庶幾來者知所崇重而祗事于無窮焉。

《高真堂記》
王鏊

東洞庭之陰,有峰端正媚秀,曰嵩夏。嵩之麓,呀然下 飲太湖,如鳥之張喙,曰「梁家瀨。」前為太湖,其襟抱虧 疏,浪石鬥齒。自宋時則有高真堂以鎮其衝。元季兵 燬,光怪時見,行者相戒莫敢出於其塗。成化間,里人 上其事於縣,作祠肖元武像以鎮之。於是光怪滅息, 人和歲豐,相率請予記其事。謹按《文耀鉤元》,「北宮黑」 帝具精元武,北方之神也。《真誥》則云:昔軒轅子昌意, 娶蜀山之女,生陽德,號顓頊,伏萬靈以信順,監眾神 以導物,役御百氣,召致雷霆,此所謂元帝也。莊周云: 顓頊得之,以處元宮。而道家之說,謂有人焉,產于凈 樂之國,來居武當,道成飛昇。然亦武靈元姥始炁之 化,復位坎宮,變化威靈,固宜祗事。或謂方今太嶽太 和,朝廷崇飾,琳宮寶殿,炤耀海宇,顧茲愧焉,神其饗 之乎?予以為神之在天,其次為奎婁,其威為雷霆。雲 車風馬,陟降于天,大而大安焉;琳宮寶殿不為侈,小 而小安焉;土階木椽不為陋,又何擇于高卑之間乎? 且山人皈依,誠敬萃焉。吾安知神之不昭答,肹饗依 遲而不去也?故為之記,使鑱之石。

《重建福濟觀記》
徐有貞

蘇城之乾維,有靈宇焉。巋其山峙,翼其翬飛,傑出乎 闤闠之中,而超軼乎埃壒之表者,所謂福濟觀也。觀 之刱,自宋淳熙初,舊名巖天道院。院有羽士陸道堅 者,嘗與省幹王大猷,設雲水齋於此,感會純陽呂仙, 授以神方,大猷子孫傳以濟生。元至大間,葉竹居繼 之,奏請觀額。後嗣法者為王無為、鄒道安,營作亦盛。 迨元季至國初,洊罹兵燹,數十年來,風摧雨剝,旁侵 午陊,寖以敝。今臥雲煉師郭宗衡產崑邑,學道冶城。 初師朝天提舉陳淵默,繼師長春真人劉淵然,游居 兩京,侍祠行宮,久之,乃領是觀,顧而嘆曰:「主張是,綱 維是,而使敝。敝若是,前乎吾者往矣,後乎吾者誰歟? 然則吾其可以已乎?」乃白于郡守況公鍾首,復觀地 之旁侵,用其法為人禬禳祈禜,得欠助焉。慎入約出, 鳩工庀材,以漸經營。中建元天之殿為祝釐所。旁作 二翌宇,一祠純陽及南五祖,北七真,一祠長春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