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2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多愛之。山中相傳有黃野人者,守安一日忽於菴前 見其足跡,長二尺許。」時蘇軾謫惠州,素重其人,聞其 事和韋蘇州寄全椒山中道士詩以戲之云:「一杯羅 浮春,遠餉採薇客。遙知獨酌罷,醉臥松下石。幽人不 可見,清嘯聞月夕。聊戲山中人,飛空本無跡。」守安嘗 于惠州建浮橋四十舟,鐵銷石矴,曰東新橋,以濟渡 者。軾捐犀帶助役,賦詩以落之云:「群鯨貫鐵索,背負 橫空霓。首搖翻雪江,尾插崩雲谿。機牙任伸縮,漲落 隨高低。轆轤卷巨索,青蛟掛長堤。奔舟免狂觸,脫筏 防撞擠。一橋何足云,讙傳廣東西。父」老有不識,喜笑 爭扳躋。魚龍亦驚逃,雷電生馬蹄。嗟此病涉久,公私 困留稽。姦民食此險,出沒如鳧鷖。似賣失船壺,如去 登樓梯。不知百年來,幾人隕沙泥。豈知濤瀾上,安若 堂與閨。往來無晨夜,醉病休扶攜。使君飲我言,妙割 無牛雞。不云二子勞,歎我捐腰犀。我亦壽使君,一言 聽扶藜。常當修未壞,「勿使後噬臍。」守安嘗聞人病,救 以符藥,又欲引蒲澗之水,以飲廣州之人。所謂勤身 濟物類如此。軾又有詩云:「少壯欲及物,老閒餘此心。 微生江海間,坐受瘴霧侵。可憐鄧道士,攝衣問呻吟。 覆舟卻私渡,斷橋費千金。」又軾《與表兄程正輔書》云: 「前者留博羅一日,再見鄧道士,所聞別無異者,方欲 邀來」款問也。「續寄丹砂已領,感愧之極。軾於大丹未 明,直欲以此砂試煮煉,萬一伏火,亦恐成藥爾。成否 當續布聞。」蓋軾欲煉金液,故與守安往來也。

按《冷齋夜話》,東坡曰:「羅浮有野人,山中隱者或見之, 相傳葛稚川之隸也。有鄧道士者,嘗見其足蹟。予偶 讀韋蘇州詩《寄全椒道士》云:『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 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遙持一樽酒,遠慰風雨 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蹟』。」味其風度,則全椒道士, 亦鄧君之流乎?因以酒往問,依蘇州韻,作詩寄之云:

李頎

按《春渚紀聞》:「李頎,字粹老,不知何許人。少舉進士,當 得官時,棄去為道人,遍歷湖湘間。晚樂吳中山水之 勝,遂隱於臨安大滌洞天,往來苕溪之上,遇名人勝 士,必與周旋。素善丹青,而間作小詩。東坡倅錢塘之 日,粹老以幅絹作春山橫軸,且書一詩。其後不通姓 名,付樵者,令俟坡之出投之。坡展視詩畫,蓋已奇之」 矣。及問樵者:誰遣汝也曰:「我負薪出市,始經公門,有 一道人與我百錢,令我呈此,實不知何人也。」坡益驚 異之,即散問西湖名僧輩,云是粹老。久之,偶會於湖 山僧居,相得甚喜,坡因和其詩云:「詩句對君難出手, 雲泉勸我早抽身」是也。粹老畫山,筆力之妙,盡物之 變,而秀潤簡遠,非若近世士人略得其形似,便復輕 訾前人,自謂超神之妙,出於法度之外者,然不能為 人特作,故世所有者絕少,得其小屏幅紙,以為寶玩 也。薳家所藏三橫軸,一《雪山》,一《春晴》。自兵火以來,餘 物散盡,此二畫幸常在老眼耳。

蔣興

按《廣西通志》:「蔣興,灌陽人。早中鄉試,不仕,隱於仙源 洞,修煉,不知所終。太守顧公璘嘗訪其洞,得興故棲 石,題詩其上。」

張憨子

按《黃州府志》:張憨子,隱居九螺山,自稱九螺山逸人。 《東坡志林》所云「黃州故縣張憨子,行止如狂」者也。人 使力作,終日不辭。時從人乞,與之錢,不受。冬夏一布 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覺有垢穢氣。

李斯立

按《續文獻通考》:「李斯立居東山靈隱觀,嘗從蘇軾遊, 年踰八袠,作詩不凡,如『巖溜連雲凍,溪梅帶雪香』」,「『有 意峰巒千嶂出,無名花草百般香』,皆佳句也。」

張道清

按《安陸府志》:「張道清,郢州人。宋熙寧間,入九宮山修 真。光宗疾,召治之,以符水進,輒愈。修醮夕,光景如晝, 賜號真君。寧宗書欽天瑞慶宮以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