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2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聲曰:「君不聞志士不忘在溝壑耶?」江漲,壞其室,巡撫 馬森欲為營之,固辭不可。隆慶初,贈光祿少卿,諡《文 莊》。

按《武當山志》:「『洪先官翰林贊善,以諫罷歸,初寓南嶽。 楚中有給諫祝公詠者,先生同年友也。一日祝公閽 者方啟門,有方袍布巾操吳音者,呼祝詠何在』?閽者 驚訝,奔入告給諫公曰:『此吾念庵也』。攝衣追之,至三 十里始及焉。褫馬踏芒鞋,同入衡山,嘯吟良久乃去。 從此先生登太和,棲息於老君洞之對巖,人莫悉其」 動止,至今人名之為羅狀元巖云。 李長庚天啟中 策杖入武當,至均陽滄浪亭,遇道者,龐眉丹顴,年可 六七十許,號為「四維長者。」道俗年半百者為言。長者 居山多年,予等為兒時所見,貌已如此,人或測之為 羅念庵云。

李長庚

按《衡嶽志》:「李長庚,號皓白,青州人。生而好道,於書無 所不讀。年二十餘,以公事走長安,見宮闕車馬之盛, 遊公卿間,名藉甚。已而嘆曰:『京洛緇塵,化盡勞人,富 貴幾何,朝華易悴。從此遂生物外。想慕終南五嶽之 勝,以天啟甲子中出遊,遇異人,潛心五千言之學。亡 何,策杖入武當,至均陽滄浪亭,遇道者,龐眉丹顴,年』」 可六七十許,號為「四維長者」,道俗年半百者為言。長 者居山多年,予為兒時所見,貌已如此。人或測之,以 為羅念庵云。繼遊吳越,旅巢廬間,尢久後乃結茅隆 中,與諸葛廬衡相望。既而念中原戰場不可居,乃遊 江漢,居黃鵠磯下。因扁舟過洞庭,卜居衡麓之朱陵 洞口九仙臺,建飛觀數間,植北方桃、杏梨㮏諸果物, 簇簇成林。將帥所贈遺,買山田若干畝。日覽諸子書, 隨筆各有論著,議論風生,晤仕路人輒勸以救民為 主,然則道士非道士也。禹峰曰:「如是則斯觀也,不十 仙不止矣。黃兩鎮不相能,各樹幟對壘,蜂擁數十萬 眾,村落城邑數百里,人洶洶不保其生。道人出死力 解兩家之爭,否則陳」餘、張耳喋血無已時矣。湖南呼 為「李道翁」,相依為命云。

韓太湖

按《畿輔通志》:「韓太湖,號弘陽,曲周第二畽人。早歲未 嘗知書,自能解醫,於北禪曹溪洞得真人口訣,靜修 數年,著《明心經》《救苦懺文》若干卷,敕封正德明醫真 人,經懺刊行於世。天啟元年,復用玉璽印造,頒行天 下,人稱為弘陽教祖。」

孫化南

按《江西通志》:「孫化南,不知何許人。天啟間,愛廬山詠 真洞幽秀,作墓圜其側。垂成,投身以入而封之。留一 竇,略通清濁,朝夕誦皇經,禮北斗。其術以清淨自然 為宗,坐圜三載,一夕吐三昧火,鬚眉皆焦,遂蛻去。道 家咸云:我法性命雙修。」化南所修,似先性後命,故營 魄不守。然其精進勇猛,自桂風子後,近之稱煉者,皆 不能及焉。

張一

按《桃源縣志》:「張一一,號坐墳」,又號「邋遢。明崇禎時,本 縣鄒市人,不居廬舍,日夜坐野墳上,赤身裸體,雖隆 冬雨雪,不知寒也。入城市索飲食,人如所求則受,有 意與之則不受,得銀錢,隨給貧者。人與之言,輒以拳 塞兩耳,不答。後不知所終。」

顧元本

按《蘇州府志》:「顧元本,家貧落魄,為黃冠,浪跡江湖,遇 異人授以五雷符訣,歸試甚驗。嘉邑大旱,謝令召祈 雨,元本方食犬肉,以汁書符於瓦授役令歸報,尹怒 擲瓦階下。雷從碎聲出,大雨如注。所書符不皆用筆。 一日登廁,以手虛書神將已至,令取拭穢紙,及起雷 擊死,其書亦焚。」

貧極道人

按《松江府志》:貧極道人,年可三十餘,面赭色,日披髮 走市中,能以稻草心作筆,為署書府學博士某。離家 甚遠,居悒悒,思得近地一官以事母。一日乘輿出,貧 極從街頭撫其肩曰:「『而佳音至矣。待信至,我當自來』。 一日晨往謂曰:『報者已在西關外』。即遣人偵之,果如 其言。喜甚,跪請曰:『不知何以為壽』?貧極曰:『第取佳酒 來』。」遂延二友善飲者共酌,進酒三樽,二友俱醉,貧極 更索獨酌,連傾七樽。贈以金帛,皆辭。第受一襖一靴 服之。眾覘其動止,時往僻處,列如師弟相坐狀,微語 移晷而去。後不知所之。

王致清

按《鎮江府志》:「王致清,丹陽人。家素饒裕,棄妻子入茅 山。後聞集真道院張致遠,粹於妙道,師事之,草衣木 食,不混流俗。其師既化,乃集眾曰:『吾亦從此逝矣』。遂 沐浴坐化。」

馬法師

按《江陰縣志》:「馬法師,號天然,邑之祝塘人,得法於穹 窿山施法官,有《召鶴詩》《殄狐記》、元門功課行於世。」

沈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