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4 (1700-1725).djvu/1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韋曰:「可返矣。」妻曰:「我乃神女,固非君匹。君到宋州,刺 史必嫁女與君。但娶之,勿洩吾事。」事露,兩不相益。子 卿至宋州,刺史果與議親,遂娶之。神女嘗訪子卿曰: 「君新獲佳儷,不可得新忘故。」後刺史女抱疾,治療不 效,有道士妙解符禁,曰:「韋郎身有妖氣,此女所患,自 韋而得。」以符攝子卿鞫之,具述本末。道士飛黑符追 神女曰:「罪雖非汝,緣為神鬼,敢通生路。」因懲責之,乃 杖五下。後逾月,刺史女卒,子卿忽見神女曰:「囑君勿 洩,懼禍相及。」今果如言。神女叱左右曰:「不與死手,更 待何時?」從者拽子卿捶扑之,其夜遂卒。

華亭衛寬夫喪其妻,未踰年,再娶劉氏女。故妻屢附 童妾,出言怨詈。室中常有怪,或聞彈指歎息聲。家人 白晝見其坐堂上,就之則亡一櫃貯錢帛,扄鐍甚固, 忽蛙聲群鬨於內,移時不已。遽開視,空無一物,惟擲 出千錢,自能卓立,如為人扶挈,久之乃仆。劉氏生子, 踰晬得疾,巫者言「故妻作祟,祈謝之萬方不少愈。」寬 夫怒,取影堂木主斧碎之,每刃一加,兒輒大叫。凡三 斫三叫,兒死怪亦息。

《廣東通志》:黃鬼子墳在花坑山南。相傳宋時洪氏嫁 黃家,有孕病故,家人葬之。柩至花坑,天黑風起,柩陷 地成墳。後洪氏墳內生子,往店賒麪哺之。店家索值, 氏曰:「我某家婦,豈少若值耶?」後賒之屢,店家徑往其 家索之,公姑始覺,啟墳得子,氏不復甦矣。故人名其 子曰黃鬼子,今子孫尚多人。

《續明道雜志》:某舅氏李君武者,少才勇,以武舉中第。 常押兵之夔州,行峽路,暮投一山驛。驛吏曰:「從前此 驛不宿客,相傳堂中夜有怪物。」君武少年,氣豪健不 顧,遂宿堂中。至半夜,忽有物自天窗中下,類大飛鳥, 左右擊搏,君武捫常所弄鐵鞭揮擊,俄中之,遂墜地, 乃取盆覆之。至天明,發盆視之,乃一大水鳥,如雛鸂, 細視乃有四目,因斃之,自後驛無怪。

《元池說林》:金陵極多蟹,古傳有巨蟹,背圓五尺,足長 倍之,深夜每出囓人。其地有貞女,三十不嫁,夜遇盜, 逃出,遇巨蟹橫道,忽化作美男子誘之,貞女怒曰:「汝 何等精怪,乃敢辱我?我死當化毒霧以殺汝。」遂自觸 石而死。明日大霧中人見巨蟹死於道,於是行人無 復慮矣。至今大霧中蟹多僵者。

《幽怪錄》:宋時臨安風俗,嬉遊湖上者競買泥孩鸚歌 花湖船,回家分送鄰里,名曰湖上土。宜象院西一民 家女買得一壓被孩兒,歸至屏橋之上,玩弄不厭。一 日午睡,忽聞有歌詩者云:「繡被長年勞展轉,香幃還 許暫偎隨。」及覺,不見有人,是夜將半,復聞歌聲,時月 影朦朧,見一少年漸近帳下,女子驚起,少年進撫之 曰:「毋恐,我所居去此不遠,慕子姿色,神魂到此,人無 知者。」女亦愛其丰采,遂與合焉。因遺女金環,女密置 箱篋,明日啟篋視環,乃土造者。女大驚,忽見壓被孩 兒左臂失去金環,遂碎之,其怪乃絕。

《稽神錄》:池州民楊氏,以賣鮓為業。嘗烹鯉魚十枚,令 兒守之。將熟,忽聞釜中乞命者數四,兒驚懼,走告其 親,往視之,釜中無復一魚,求之不得。期年所畜犬恆 窺戶限下而吠。數日,其家人曰:「去年鯉魚,得非在此 耶?」即撤視之,得龜十頭,送之水中,家亦無恙。

廬陵有人應舉行,遇夜,詣一村舍求宿。有老翁出見 客曰:「吾旅人,唯容一榻可矣。」因止其家,屋室百餘間, 但窄小甚。久之告饑,翁曰:「吾家貧,所食惟野菜耳。」即 以設客,食之甚甘美,與常菜殊。及就寢,惟聞訌訌之 聲,既曉而寤,身臥田中,旁有大蜂窠,客嘗患風,因而 遂愈,蓋食蜂之餘爾。

《輟耕錄》:元統間,杭州鹽倉宋監納者,嘗客大都,求功 名不遂,甚至窮窘。然頗慎行止,不敢非為。遂出齊化 門求一死所,望見水潭,將欲投入,虛空中有鬼作人 聲云:「宋某陽壽未終,不可死也。」四顧一無所有,於是 默然而回,中途拾得一紙帖云:「宋某可於吏部某令 史下某典吏處,習學書寫。」翌日物色之,果得其人,遂 獲進步。再得一帖云:「汝可求託某人,謀請俸祿。」因依 所言,一舉而成,凡歷俸數十月,至於受敕命,獲財寶, 取妻買妾,生子育女,為富家翁,一皆陰冥所佑。平昔 卻未嘗睹其形狀,祗見一矮小影子而已,但有所見, 即便祭獻,稱名爺爺。忽一日有一帖云:「我要葉子金 一百八十兩。」索之甚急,未免數數祭獻求免。因問云: 「爺爺要此何用?」一帖云:「我要去揚州天寧寺裝佛也。」 又一夕,其妻臂上失去金釧金鐲,急告之,一帖云:「在 汝第幾隻箱內,權去付還。」又一日失去熟羊背皮,一 帖云:「我借用了,明日當還。」次日一大綿羊自外走入, 如此等類甚多,不可枚舉。及宋受前職,鬼亦隨到,恐 被竊其所有,乃令人詣龍虎山,求天師符命,懸於所 寓室內。晨興,但見一樣符四十道,皆倒懸之,莫辨其 真偽。及禮請功行法師驅治,而壇內牌位顛倒錯亂, 弗能措手而止。又一日,鹽倉印信不知所在,告之哀 切,一帖云:「在汝第四十幾隻箱內,第幾個緞子下」開 尋,果有時與張大使同寅將印寄於伊家。一帖飛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