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4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江淮異人錄》:錢處士天祐末,遊於江淮,嘗止金陵楊 某家,中夜忽起曰:「地下兵馬相鬨,云接令公聒我不 得眠。」人莫之測。明日,義祖自京口至金陵,時人無有 預知者。錢又每為讖詩,說方來事,言李氏之祚曰:「髣 髴之間倍。」初,吳氏有江東四十六年,而李氏三十九 年。或謂楊氏自稱尊,至禪代二十年,故髣髴倍之耳。 《錄異記》:洪州北界大王埠胡氏子,亡其名。胡本家貧, 有子五人,其最小者氣狀殊偉。此子既生,家稍充給, 農桑營贍,力漸豐足,鄉里咸異之。其家令此子以船 載麥,泝流詣州市。未至間,江岸險絕,縴路不通,截江 而渡,船勢抵岸,力不能制,沙摧岸崩,穴中得錢數百 萬,棄麥載錢而歸,由是其家益富,市置僕馬,營飾服 裝,咸言此子有福,不欲久居村落。因令來往城市,稍 親狎人事。行及中道,所乘之馬跑地不進。顧謂其僕 曰:「船所抵處,岸中得錢,馬所跑處,亦恐有物。」因令左 右斸之,得金五百兩,齎之還家。他日復詣城市,因有 商胡遇之,知其頭中有珠,使人誘之,以其狎熟,飲之 以酒,取其珠而去。初,額上有肉隱起,如半毬子形。失 珠之後,其肉遂陷。既還家,親友眷屬,咸共嗟訝。自是 此子精神減耗,成疾而卒。其家生計,亦漸亡落焉。 宣州節使趙鍠,額上亦有肉隱起,時人疑其有珠。既 為淮南攻奪其郡縣,鍠為亂兵所害。有卒訪其首級, 剖額得珠而去。貨與商胡,胡云:「此人珠既死矣,不可 復用。」乃售與塑畫之人為佛額珠而已。

黃齊衙隊軍偏裨也,常好道,行陰功,有歲年矣。於朝 天嶺遇一老人,髭鬢皎白,顏色。請幫助識別此字。孺,肌膚如玉,與之 語曰:「子既好道,五年之後當有大厄,吾必相救。勉思 陰德,無退前志。」其後齊下峽,舟船覆溺,流至灘上,如 有人相拯,得及於岸。視之,乃前所遇老人也,尋失所 在,自是往往見之。忽於什邡縣市中相見,召齊過其 所居,出北郭外,行樹林中,可二三里,即到其家。山川 林木,境趣幽勝。留止一夕,因言曰:「蜀之山川是大福 之地,久合為帝王之都,多是前代聖賢鎮壓岡原,穿 絕地脈,致其遲晚。凡此去處,吾皆知之。又蜀字若去 蟲著金,正應金德久遠,王於西方,四海可服。汝當為 我言之。」及明,相送出門,已在後城山內,去縣七十餘 里。既歸,亦話於人,終無申達之路。數月,齊卒。

李特,字元休,廩君之後。昔武落鍾離山崩,有石穴二 所,一赤如丹,一黑如漆。有人出於赤穴者,名務相,姓 巴氏。有出於黑穴者,凡四姓。皞氏、柏氏、樊氏、鄭氏五 姓皆出,皆爭為長。於是務相約以劍刺穴,能著者為 廩君。四姓莫著,而務相之劍懸焉。又以土為船,雕畫 之而浮水中,曰:「若其船浮者為廩君。」務相船又獨浮, 於是遂稱廩君,乘其土船,將其徒卒,當夷水而下,至 於鹽陽。鹽陽水神女子止廩君曰:「此魚鹽所有,地又 廣大,與君俱生,可止無行。」廩君曰:「我當為君求廩地, 不能止也。」鹽神夜從廩君宿,旦輒去為飛蟲,諸神皆 從,其飛蔽日。廩君欲殺之,不可別,又不知天地東西, 如此者十日,廩君即以青縷遺鹽神曰:「嬰此即宜之, 與汝俱生,不宜將去汝。」鹽神受而嬰之。廩君至碭石 上,望膺有青縷者,跪而射之,中鹽神。鹽神死,群神與 俱飛者皆去,天乃開元。廩君復乘土船,下及夷城。夷 城石岸曲,泉水亦曲,望之如穴狀。廩君嘆曰:「我新從 穴中出,今又入此,奈何?」岸即為崩,廣三丈餘,而階階 相承。廩君登之,岸上有平石長五尺,方一丈。廩君休 其上,投策計算,皆著石焉。因立城其旁而居之。其後 種類遂繁。秦并天下,以為黔中郡。薄賦斂之,歲出錢 四十萬。巴人呼賦為「賨」,因謂之「賨人」焉。

《稽神錄》:建康人杜魯賓,以賣藥為事。嘗有客自稱豫 章人,恆來市藥,未嘗還直,魯賓善待之。一日復至,市 藥甚多,曰:「吾欠君藥錢多矣,今更從君求此,吾將還 西天市版木,比及再來,足以併酬君矣。」杜許之。既去, 久之乃還,贈杜山桃木十條,委之而去,莫知所之。杜 得之不以介意,轉遺親友,所存三條,偶命工人剖之, 其中得小鐵杵臼一具,高可五六寸,臼有八足,間作 獸頭,製作精巧,不類人力。杜亦凡人,不知所用,竟為 人取,今失所在。杜又常治舍,有賣土者,自言金壇縣 人,來往甚數,杜亦厚資給之。治舍畢,賣土者將去,留 方尺之土,曰:「以此為別。」遂去,不復來。其土堅緻,有異 於常。杜置藥肆中,不以為貴。數年,杜之居為火所焚, 屋壞土裂。視之,有小赤蛇在其隙中。剖之,蛇縈繞一 白石龜,大可三二寸,蛇去龜存,至今寶於杜氏。 茅山道士陳某,壬子歲遊海陵,宿於逆旅。雨雪方甚, 有同宿者,身衣單葛,欲與同寢,而嫌其垢弊,乃曰:「寒 雪如此,何以過夜?」答曰:「君但臥,無以見憂。」既皆就寢, 陳竊視之,見懷中出三角碎瓦數片,練條貫之,燒於 燈上。俄而火熾,一室皆煖。陳去衣被,乃得寢。未明而 行,竟不復也。

《江淮異人錄》:「周廣順初,江南伏龜山圯得石函,長二 尺,廣八寸,中有鐵銘云:『維天監十四年秋八月,葬寶 公于是』。銘有引曰:『寶公嘗為偈,大字書於版,帛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