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5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與諸弟有隙。鎮王洪澤居邕州,有善政。是歲,鳳凰見 邕州,晟怒,使人酖殺之。」

《安重榮傳》:饒陽令劉巖獻水鳥五色,重榮曰:「此鳳也。」 畜之後潭。

《遼史天祚本紀》:「乾統四年十月己酉,鳳凰見於漷陰。」 《宋史太宗本紀》:「端拱元年秋八月,鳳凰集廣州清遠 縣廨合歡樹,樹下生芝三莖。」

《五行志》:「建隆三年七月,南唐李景獻鳳卵。」

端拱元年八月,清遠縣廨舍有鳳集柏樹,高六尺,眾 禽隨之東北去,知州李昌齡圖以獻。

景德元年五月庚寅午時,白州有三鳳自東來,入城 中,眾禽圍繞,至萬歲寺樓百尺,木上,身長九尺,高五 尺,文五色,冠如金杯。申時,北向而去。畫圖以聞。 熙寧七年六月乙未,增城縣鳳凰見。

《李皇后傳》:光宗慈懿李皇后,安陽人,慶遠軍節度使 贈太尉道之中女。初,后生,有黑鳳集道營前石上,道 心異之,遂字后曰鳳娘。道帥湖北,聞道士皇甫坦善 相人,乃出諸女拜坦。坦見后驚不敢受拜,曰:「此女當 母天下。」坦言於高宗,送聘為恭王妃,封榮國夫人,進 定國夫人。乾道四年,生嘉王。七年,立為皇太子妃。 《聞見後錄》:仁皇帝幸天章閣,召兩府以下觀瑞物十 三種,有鳳卵,色白而大。

《鐵圍山叢談》:博白有遠村,號錄含,皆高山大水,人跡 罕及,斗米一二錢,蓋山險不可出。有小江號龍潛魚, 大者動長六七尺,癡不識人,村民自誇我山多鳳凰。 吾且謂妄,從而詰之,則曰其大如鵝,五色有冠,率居 大木之顛,冗木而巢焉。遇天氣清明必出,出必雙飛, 所過則諸鳥斂翼,俯首而伏,不敢鳴,皆久之。吾歎曰: 「此真鳳凰也。古人謂南方丹山產鳳為信。」

《金史章宗本紀》:泰和二年「秋八月丙申,鳳凰見于磁 州武安縣鼓山石聖臺。冬十月甲申,以鳳凰見詔中 外。丙戌,獵於近郊。」

《五行志》:「泰和二年八月丙申,磁州武安縣鼓山石聖 臺有大鳥十,集於臺上,其羽五色爛然,文多赤黃,赭 冠雞項,尾闊而修,狀若鯉魚尾而長,高可逾人,九子 差小,侍傍,亦高四五尺。禽鳥萬數,形色各異,或飛或 蹲,或步或立,皆成行列,首皆正向,如朝拱然。初自東 南來,勢如連雲,聲如殷雷,林木震動。牧者驚惶,即驅」 牛擊物以驚之,殊不為動。俄有大鳥如鵰鶚者,怒來 搏擊之,民益恐,奔告縣官,皆以為鳳凰也,命工圖上 之。留二日,西北去,按視其處,糞跡數頃,其色各異。遺 禽數千,累日不能去,所食皆巨鯉,大者丈餘,魚骨蔽 地。章宗以其事告宗廟,詔中外。

《元妃李氏傳》:李氏師兒,其家有罪,沒入宮籍,章宗納 之,遂大愛幸。自欽懷皇后沒世,中宮虛位久,章宗意 屬李氏,而李氏微甚,章宗欲立之,大臣固執不從,臺 諫以為言,帝不得已,進封為元妃。一日,章宗宴宮中, 優人玳瑁頭者戲於前,或問:「上國有何符瑞?」優曰:「汝 不聞鳳凰見乎?」其人曰:「知之而未聞其詳。」優曰:「其飛 有四,所應亦異。若嚮上飛則風雨順時,嚮下飛則五 穀豐登,嚮外飛則四國來朝,嚮裏飛則加官進祿。」上 笑而罷。

《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一年,廣西慶遠府有異禽雙飛, 見於述昆鄉,飛鳥千百隨之,蓋鳳凰云。其一飛去,其 一留止者,為獞人射死。首長尺許,毛羽五色,有藏之 以獻於帥府者,久而其色鮮明如生云。五月,興國有 大鳥百餘飛至郡西白朗山顛,狀如人立,去而復至, 至者數次。」

《瑯嬛記》:「姑蘇城中有小橋名鶴舞。父老相傳,吳時有 二鶴對舞,已而化為鳳凰,飛入雲端,今鳳凰橋是也。」 《偃曝談餘》:「華陰班家莊謁漢定遠侯班超墓,墓已為 民居。離班莊出大道,登鳳居山。山一名龍骨,其麓有 永慶禪院。老僧云:『唐開元中,有鳳逐二龍至此,龍墜 地化泉二道,鳳憤而死。其一龍被鳳爪傷,流血,泉色』」 遂赤。至今院中有飲龍泉,赤泉惟灌池而已。僧又云: 鳳喜食龍腦,故龍畏之。鳳死時,山之僧以石函瘞其 骨於山顛,壘磚為塔覆之,山因以名。景泰癸酉,鄉之 人因築城逼於州官,盡取塔磚以去,而石函始露。其 僧少年猶及見之,石上刻字云:「景祐四年重修啟函。 鳳脛骨長二尺,圍可六寸。股骨長一」尺五寸。圍如脛 骨。其潔如玉。龍之畏鳳。昔所未聞。斯亦異矣。

《金華子雜編》:「楊琢嘗話在淄青日,見有一百姓家燕 窠累年添接,僅踰三尺,其燕哺雛既飛,忽一旦有諸 野禽飛入庭除,俄而漸聚棟之上,棲息無空隙,不復 畏人。廚人饋食於堂,手中盤饌皆被眾禽搏撮,不可 驅逐。其家老人罔測災祥,顧之甚悶,忽以杖擊破燕 巢,隨手有一白鳳雛,長三寸許,自巢而墮,未及於地」, 即掀然出戶,望西南沖天而去。諸禽亦應時散逝,須 臾而盡。予往歲宰於晉陵,琢時為縣丞,云「皆目之所 睹耳。」

《雲南山川志》:「鳳羽山,在浪穹縣西南三十里,舊名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