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5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非其翼工所託迅也。

《驂鸞錄》:桂林自唐以來,以山川奇秀稱。韓文公雖不 到,在潮熟聞之,故詩有「參天帶水,翠羽黃柑」之語,末 句乃曰「飛鸞不下驂。」蓋歆羡之如此,故余行記以「驂 鸞」名之。

鸞鳥部外編

《山海經海外西經》:「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 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窮山在 其北,不敢西射,畏軒轅之丘,在軒轅國北,其丘方四 蛇相繞。此諸天之野,鸞鳥自歌,鳳鳥自舞。」

《海內西經》:「開明西有鳳凰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 蛇。」

開明北有「視肉珠樹」、「文玉樹」、「玕琪樹、不死樹」,鳳凰鸞 鳥皆戴。 《大荒南經》「有臷民之國,帝舜生無淫,降臷處,是謂巫 臷民。巫臷民,朌姓。食穀不績,不經服也。不稼,不穡食 也。爰有歌舞之鳥,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 群,爰處,百穀所聚。」

《大荒西經》。《山有五彩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 一曰「鳳鳥。」

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國,沃民是處。沃之 野,鳳鳥之卵是食,甘露是飲。凡其所欲,其味盡存。爰 有甘華、甘柤、白柳、視肉三騅,琁瑰瑤碧,白木琅玕,白 丹青丹,多銀鐵。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 是處。是謂「沃之野。」

《海內經》「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爰有 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鸞鳥自歌, 鳳鳥自舞。」

《拾遺記》:「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壺盛數斗膏, 以獻燕王,王坐通雲之臺,亦曰通霞臺。是以龍膏為 燈,光燿百里,煙色丹紫,國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遙 拜之,燈以火浣布為纏,山西有照石,去石十里,視人 物之影如鏡焉。碎石片片皆能照人,而質方一丈則 重一兩,昭王舂此石為泥,泥通霞之臺,與西王母常」 遊居此臺上常有眾鸞鳳鼓舞,如琴瑟和鳴。

《洞冥記》:「元光中,帝起壽靈壇,此壇高八尺,帝使董謁 乘雲霞之輦以昇壇。至夜三更聞野雞鳴,忽如曙,西 王母駕元鸞歌春歸樂,謁乃聞王母歌聲而不見其 形。」

《漢武內傳》:西王母曰:「仙之次藥,有靈丘蒼鸞之血。」 《博物志》:「羽民國,民有翼,飛不遠,多鸞鳥,民食其卵。去 九疑四萬三千里。」

《異聞錄》:「開元中,明皇與申天師遊月中,見素娥十餘 人,皓衣,乘白鸞,笑舞於廣庭大桂樹下,樂音嘈雜清 麗。明皇歸,製《霓裳羽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