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3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而反生得晉君。初,繆公亡善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

之者三百餘人,吏逐得,欲法之。繆公曰:「君子不以畜 產害人。吾聞食善馬肉,不飲酒傷人。」乃皆賜酒而赦 之。三百人者,聞秦擊晉,皆求從,從而見繆公窘,亦皆 推鋒爭死,以報食馬之德。於是繆公虜晉君以歸。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及齊,齊桓公妻之, 有馬二十乘。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

二十八年,楚子使子玉無從晉師,子玉使鬥勃請戰。 晉師陳于莘北,胥臣以下軍之佐當陳、蔡,蒙馬以虎 皮,先犯陳、蔡。陳、蔡奔,楚右師潰。

三十二年冬,杞子自鄭告于秦,使襲鄭。三十三年「春, 秦師及滑,鄭商人弦高遇之,遽告于鄭。鄭穆公使視 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三十三年夏四月,晉敗秦師于殽,獲百里孟明視、西 乞術、白乙丙以歸。文嬴請三帥,公舍之。先軫怒曰:「武 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讎, 亡無日矣。」不顧而唾。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 舟中矣。釋左驂,以公命贈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 不以纍臣釁鼓,使歸就戮于秦。寡君之以為戮,死且」 不朽。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

《列子·說符篇》: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 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 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臣 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 臣有所與共擔纏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 之下也。請見之。」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 「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使人 往取之,牡而驪。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 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 而無數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 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 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馬 至,果天下之馬也。」

《史記滑稽傳》:「優孟者,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辨,常 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 華屋之下,席以露床,啗以棗脯。馬病肥死,使群臣喪 之,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左右爭之,以為不可。王下 令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優孟聞之,入殿門,仰天 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 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 君禮葬之』。」王曰:「何如?」對曰:「臣請以彫玉為棺,文梓為 槨,梗楓豫章為題湊,發甲卒為穿壙,老弱負土,齊趙 陪位於前,韓魏翼衛其後,廟食太牢,奉以萬戶之邑。 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王曰:「寡人之過, 一至此乎?為之奈何?」優孟曰:「請為大王六畜葬之,以 壟竈為槨,銅歷為棺,齎以薑棗,薦以木蘭,祭以粳稻, 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腸。」於是王乃使以馬屬太官, 無令天下久聞也。

《後漢書郭丹傳》:「昔孫叔敖相楚,馬不秣粟。」

《說苑至公》篇:楚莊王有茅門者法曰:「群臣大夫諸公 子入朝,馬蹄蹂霤者,斬其輈而戮其御。」太子入朝,馬 蹄蹂霤,廷理斬其輈而戮其御。太子大怒,入為王泣 曰:「『為我誅廷理』。王曰:『法者,所以敬宗廟,尊社稷,故能 立法從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安可以加誅』?」 《正諫》篇:「楚莊王伐陽夏,師久而不罷,群臣欲諫而不 敢。」莊王獵于雲夢,椒舉進諫曰:「王所以多得獸者,馬 也,而王國亡,王之馬豈可得哉?」莊王曰:「善。《不穀》知詘! 強國之可以長諸侯也,而忘吾民之不用也。」明日,罷 陽夏之師。

《左傳·宣公二年》:「鄭公子歸生受命于楚,伐宋。宋華元、 樂呂御之,戰于大棘,宋師敗績,囚華元,獲樂呂。宋人 以兵車百乘、文馬百駟,以贖華元于鄭,半入,華元逃 歸。」

五年春,公如齊。高固使齊侯止公,請叔姬馬。夏,公至 自齊。秋九月,齊高固來逆女。冬,來反馬也。《禮》「送女, 留其送馬」,謙不敢自安。三月,廟見,遣使反馬。

《十二年》,楚子圍鄭,晉師救鄭。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為 右,以致晉師。樂伯左射馬而右射人。晉人或以廣隊 不能進。楚人惎之,脫扃少進馬。還又惎之,拔斾投衡, 乃出。顧曰:「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趙旃以其良馬二 濟,其兄與叔父,以他馬反,遇敵不能去,棄車而走。《林 國語》: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 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願之。然吾 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 乎?且吾聞以德榮為國華,不聞以妾與馬。」《文子》以告 孟獻子,獻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過七升 之布,馬餼不過稂莠。文子聞之曰:「過而能改者,民之 上也。」使為上大夫